《不为所动》一书中说:“人类的敏感程度呈光谱状,有的人高,有的人低,共感人就像是一块情绪的海绵,同时吸收这个天下的压力与喜乐。”
适度共情可以改善我们的密切关系,但过分共情,却带来身心的创伤,乃至会毁掉我们的生活。
01
高阶共情,懂共情更懂保护自己
相比“高度共情”,“适度共情”才是真正的高阶共情。人对于共情谊图的捕捉、肯定与积极反馈,远重于共情的结果,所以,在懂得共情的同时更要留意的是要懂得保护自己。
菲姐的朋侪是一个善于谛听且乐于助人的知心大姐姐。
当身边的朋侪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会第一时间跟她说,而她也会很好地扮演一个“谛听者”“疗愈师”的脚色。
耐烦地谛听对方的哭诉,十分怜悯对方的遭遇并为其分析事变发生的原因,告诉他怎样去办理。然后自己也通过读书、旅游,和朋侪分享来排解负面情绪。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没有让自己陷入伤心。
她是一个情绪的过滤器,输出自己的正能量,也能过滤自己的坏情绪。
高阶的共情,可以或许帮助别人,也会保护自己。
共情从来不是错事,但没有界限的共情是灾难,能自我排解的共情才是幸事。
02
低阶共情,用他人的伤心给自己套上枷锁
作家伊米·诺说:“不把自己的感受同他人的感受区分开来,你可能会被来自四周人的高压和痛苦淹没。”
一个人对别人的情绪高度敏感,他就有可能被别人的情绪给腐蚀。
朋侪小米,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特殊是碰到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她的情绪总是很轻易受到影响。
前段时间,小区有个孩子因大人没有看守好,从楼道滚下来,摔成重伤。她听到这个消息后,沉浸在伤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因共情过分,她总畏惧自己孩子也因没有看好而发生意外,她一遍各处查抄家里的围栏,不准孩子出去表面玩。只要孩子一离开她的视线,她马上抱负孩子倒在血泊中,自己无力嘶喊的场景。
只要她听到大概看到这些不幸的信息,就陷入对方的困境中,并把这些不幸植入自己的生活,抱负着自己就是不幸的主人公,坐卧不宁,患得患失。
高度的共情者,是伤心的吸收器,悲情的投影仪。
用他人的故事给自己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用他人的伤心给自己的生活套上枷锁,流着血却无法挣脱。
03
学会适度共情,让善良安放得当
有人说:“自由过了头,一切乱了套。”
共情太上头,生活会很糟糕。
学会适度共情,我们需要以下3种本领。
第一:创建界限感,在源头上避免过分共情
《大学》里有说:“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有界限感。
共情者会在帮助别人和牺牲自身长处的抵牾中徘徊,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每一次没有界限的付出,都是一种灾难。
创建一份“共情界限表”,明确那些让自己感到不惬意的界限。
当别人快要跨过这条红线时,应断交地说:我很怜悯你的遭遇,但我有自己的生活,我可以给予你一些帮助,但我不能替换你去生活。
如果对方不明白你,不必在意,由于我们的善良不需要雨露均沾。
第二:快速辨认共情陷阱,实时抽离
怎样快速辨认自己是否正在陷入共情陷阱?
1.敏捷觉察他人的情绪变革,哪怕对方说:“我没事”,你依然可以感觉对方心田的波涛汹涌。
2.与他人相处变得小心翼翼,不自觉地去媚谄别人,哪怕要牺牲自己的长处。
3.当身边的人有负面情绪,大概观看阅读了负面的信息,会“入戏过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如果有以上3点中一点,说明你正陷入共情的陷阱。
这时,我们必须学会抽离。
当碰到这种环境时,请尽力退却一步。屏蔽负面的信息,拉开生理和情感的距离。
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看一些正能量的书籍,或实验独处和冥想。
远离负能量的磁场,进入欢快的频道。
第三:学会自我关照,摆脱共情困局
书生维琴尼亚·萨提亚说:“爱自己,是生命的法则。”
想要摆脱共情困局,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关注自己的生理康健。
当你因共情焦虑、烦躁、痛苦时,多做一些让自己幸福的事变。
适当的运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观光,吃自己爱吃的食品。让自己变快乐。
心存善意,保持理性。
当你陷入共情时,不妨问问自己:
他人的苦难,我需要背负吗?
他人的困境,我需要负担吗?
当你找到答案时,就会明白:尊重他人的人生,才华对自己释怀。
04 写在末了
有人说:“凡事失去限度,就难免会行差踏错。逾越了限度的约束,也会过早地凋零。”
我们可以心存善意,共情他人,但也应守住底线,保持芬芳。
愿你能做一个共情有度,施善有方的良人。
让生活,在你睿智的调配中芳香四溢,绵远流长。
<hr>作者简介:若初,用文字转达价值,用真诚滋养灵魂,我是爱笑的若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