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疗法,将药物制成膏、糊、丸等剂型贴在体表穴位。原理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引发经气,调整阴阳平衡,使药物经皮肤渗透,参与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实用病症广泛,如呼吸体系疾病、消化体系疾病、妇科疾病等。该方法简便,药物经皮吸收,对肠胃刺激小,副作用少,患者易接受。但贴敷时间、药物选择需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调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科护理服务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中医贴敷穴位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方法,在缓解产后宫缩痛和促进排气方面显现出突出的应用效果。
一.穴位贴敷的作用
1.调整阴阳:通过药物刺激穴位,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如在夏季三伏天贴敷,可温阳散寒,改善阳虚体质,到达“冬病夏治”效果;冬季三九天贴敷,能滋养阴气,是“夏病冬防”的方法。
2.疏通经络:刺激穴位可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像在关节疼痛部位及相干穴位贴敷,能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运动倒霉等症状。
3.扶正祛邪:借助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加强机体免疫力,进步抗病能力,抵御外邪入侵,起到防备疾病的作用。
二.穴位贴敷的特点
1.副作用小:贴敷药物经皮肤吸收,减少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相较于口服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
2.利用便捷:只需将药物贴敷于相应穴位,患者可自行操纵,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依从性高。
3.疗效持久:穴位贴敷刺激穴位,可引发经气,持续调治脏腑功能,药物经皮肤渗透迟钝释放,延伸作用时间,疗效持久稳固且该疗法无创伤、无痛楚,特殊得当惧针者、体弱以及不肯或不能服药的患者。
4.取材广泛、方便:穴位贴敷所用药物多为常见中草药,代价低廉,少数名贵药材的利用也不影响团体成本,使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贴敷疗法联合针灸和药物治疗的优点,所用药方颠末验证,疗效明显。
三.穴位贴敷在产科中的现实应用
1.针对产后子宫紧缩痛可选用当归15克、延胡索1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益母草15克研制成细末加入陈醋调匀,将其按照雷同厚度的饼糊状放在无菌敷料贴上,敷于以下穴位:
神阙穴:即肚脐,药物贴于此能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疼痛,且操纵方便。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它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贴敷此处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子宫紧缩状态,减轻疼痛。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穴位,对妇科疾病有调治作用,贴敷可缓解产后宫缩痛。
2.排气耽误的我们可选用大黄、厚朴、枳实、陈皮以2:1:1:2的比例研制成细末,加入温水调匀后制成饼糊状敷以下穴位: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心,是任脉要穴,与人体诸经百脉相通。药物贴敷此穴可引发经气,调整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恢复,加快排气。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刺激该穴位能和胃健脾、降逆止呕,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缓解产后腹胀、促进排气。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贴敷此穴能调治脾胃功能,加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气。
3.具体操纵:产后4小时开始穴位贴敷干预,每次贴敷6小时,每天1次,连续贴敷2天。
四.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在进行穴位贴敷前,应进行护理评估,包罗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
3.贴敷时应充实袒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患者隐私。
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样寻常以0.2-0.3厘米为宜,并保持肯定的湿度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渗透。
5.在贴敷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及浑身情况,一旦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立刻停止利用并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理。
6.贴敷期间,患者需平淡饮食,克制食用生冷辛辣食品,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7.操纵完毕后,应具体纪录贴敷的穴位、时间及患者感受及局部皮肤情况,以便评估疗效。(六安市中医院妇产科 夏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