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斜风细雨不须归:六首闻名的雨中曲,欣赏诗人们多姿多彩的雨中情

[复制链接]
挖机维修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7-15 00:56:35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时,看过一本名人传记(如今记不得是写谁了),印象深刻得是,他说本身四十岁之前下雨从不打伞,由此非常佩服他。从那时起,只要不是暴雨天,我也从不打伞,这个风俗一直连续到四十多岁。
在绵绵的春雨中,在淅沥的夏雨中,在飒飒的秋雨中,有时悠然闲步,有时快速前行。情愿全身湿透,也要享受雨水淋到身上的感觉,既愉悦了心情,又磨练了身体,这是我的雨中情。

诗人们的雨中情更是丰富多彩,在三秋雨夜,白居易安闲地写道:“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在西塞山前,张志和舒服地垂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蛙鸣声中,赵师秀优雅地等待:“有约不来留宿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志南僧人悠然地享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样的诗句另有很多,笔者精心选取了六首闻名的雨中曲,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们多姿多彩的雨中情吧:

请您关注我,行健不息,一位古典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让我们携手在古典文化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一、最安闲的雨中情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三秋深夜,一位清静悠闲的老翁在灭灯之后,躺在床上许久,才伴随着淅沥的秋雨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清早天晴了,天气有些严寒,这位老人从暖和的被窝起来,给熄灭的火盆加了点火,又点燃一支清香,他看到屋外的台阶上,已经落满了被秋霜打成红色的树叶。

这位老翁就是大唐诗魔白居易,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六十岁的白居易调任河南尹。此时的他,年老体衰又多病,再加上他的铁哥们元稹已于去年谢世,白居易的心情难免有些孤寂落寞。
夜幕中,秋雨如烟又如雾,给诗魔带来了舒心的清冷,让这位心灰意懒的老诗人度过了一个安适闲淡的夜晚,为我们留下了这首最安闲的雨中情。

二、最具画面感的雨中情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音:lài)是辋川别墅附近的一处景点。王维四十多岁就在辋川别墅隐居,他无心政事,用心礼佛修禅。裴迪是他的好友,两人常常一起去附近的山中游玩。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秋日里,王维又来到这里赏秋。他看到浅浅的溪水在山谷中轻快地活动,山谷中的石头将溪水碰撞得发出巨大的声响,正在用心觅食的白鹭受到惊吓忽然腾飞,当白鹭发现这是一场虚惊后,又悄然落下。
王维以画家和音乐家的敏感,将这颇具画面感的一幕记载下来,写出这首闻名的五言绝句。他巧妙地运用视觉和听觉,使用白描的手法,将音响和美景融为一体,刻画了一幅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的秋日画卷。
在飒飒的秋雨中,诗佛展现了他安闲静穆的雨中情。

三、最舒服的雨中情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绵绵细雨中的青山,自由翱翔的白鹭,两岸盛开的桃花,正值时令的肥美鳜鱼,一位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渔夫,独自泛舟江上,舒服地享受着细柔的雨、和暖的风和优美的景,不想回去。
张志和用明丽的色彩、活泼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汛时充满诗意的山水画,通过描画了一位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表达了张志和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雨中情。
这首诗成为了湖州西塞山最闻名的招牌,没有之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一名句传承千年,到处颂扬。

张志和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神童,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做文章,十六岁时就明经及第,二十岁就被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享受正八品的报酬,二十五岁时因献计平叛“安史之乱”有功,被唐肃宗越级提拔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受正三品报酬。王维也是少年着名,终其身不外是四品的尚书右丞,杜甫一辈子忧国忧民,最高的官衔也不外是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张志和的《渔歌子》问世七年后,经遣唐使传到了日本国内,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日本人为之而着迷。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极为赞赏,他以这首诗为蓝本,切身作了五首《渔歌子》。后来,这首诗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被列入了日本的教科书。

唐大历七年(772年),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他听说张志和在湖州隐居,就多次约请他相聚,两人言谈甚欢。为了方便张志和垂钓,颜真卿还知心地专门定制了一艘船,赠予给张志和。
唐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颜真卿再一次约请张志和等人一起东游平望驿,在一番欢饮之后,醉酒的张志和不慎在平望的莺脰湖落水去世,实现了他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愿望,年仅四十三岁。
《左传》里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建功,其次有立言。”人活一世,总得留下什么,张志和留下了一首传承千年的诗,一部十二卷三万字的《玄真子》,足以不朽。

四、最清新的雨中情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冷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兰若[lán rě]是一个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词,意思是指佛寺,青荷兰若即青荷寺。一个夏日的雨后,唐代诗人施肩吾去青荷寺游览,在寺里题写了这首题壁诗。
诗的意思是:一场夏雨洗刷了大地上的尘土,竹子和绿树焕然一新,僧舍也变得清冷。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晃动了莲叶,那聚集在莲叶中间的水珠溅出,就似乎从一个青玉盘中倾泻水银一样平常。
这首诗形貌了雨后青荷寺内的清新景象,施肩吾抓住了雨后风吹、荷叶倾斜的一瞬间,以一句“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将这一瞬间摹写的非常传神、雅致,因而成为历代形貌夏雨的名篇佳作之一。
施肩吾诗中的夏雨,比喻奇特传神,散发出诗人、道学家清新雅致的独特气息。

施肩吾(780年-861年)字东斋,号栖真子,杭州市富阳人,唐朝闻名诗人、道学家。这是一位传怪杰物,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在殿试中,施肩吾被钦点为状元及第,这是杭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他还是台湾澎湖列岛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
唐朝末期,天下大乱,农民反叛频发。唐懿宗大中十三年(859年),为了躲避战乱,施肩吾决定漂洋出海,寻找安宁的定居之地。出发之前,施肩吾想到很有大概再也回不来了,他就为本身修下了一座坟墓,以祈求暮年本身能魂归故里。
施肩吾带领他的族人乘坐木船,从杭州湾出发,颠末多日的漂泊,到达了澎湖列岛,并最终定居在那里。他有二首诗真实地记载了澎湖列岛的天然风光和渔民的生存环境,此中一首《题澎湖屿》写道:"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幼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施肩吾把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也带到了澎湖列岛,他与当地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开发建设宝岛,被后人誉为"开发澎湖的先驱者"。

五、最悠然的雨中情
《绝句》
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绿荫下,我拴住了小船,拄着藜杖,闲步走过小桥,一起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盛开,绵绵细雨轻轻飘洒,像是要故意润湿我的衣裳,柔柔地吹拂着我的面庞的,是那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和春风。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一年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此中,清明节时期的花信是柳花,以是称为杨柳风。
阳春三月,僧志南在一次踏青郊游后,写出这首到处颂扬的绝句。他运用拟人手法,娓娓道来,刻画了春风、春雨特有的柔和暖和,表达出他对大天然的喜爱之情。展现了佛家门生从容不迫的悠然禅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成为了传承不息的咏春名句,尽管史书上没有留下僧志南更多的作品与事迹,也不知道志南的俗家名姓与籍贯,只知道他是南宋时期一位能为诗的僧人,但是,就依附这一首诗,志南僧人就足以留名诗坛,声闻天下了。
六、最优雅的雨中情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留宿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包围在绵绵细雨之中,池塘边已长满青翠的小草 ,池塘里传来阵阵的蛙鸣声。时间已颠末了半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到来,我悠闲地轻小扣着棋子,震落了油灯芯结出的灯花。
宋朝崇文抑武,以是文人们的生存闲适优闲。在梅雨季节空闲的时候,约个知心朋侪,一起品茶下棋、谈诗论道,悠然地度过一个优美的夜晚,该是多么地舒服啊。
赵师秀就约了一位这样的朋侪,可是,他被朋侪放了鸽子,古时信息沟通不发达,朋侪无法提前关照赵师秀,那他会怎样等待呢?
他得感谢这位朋侪,这一等就等出了一首优雅至极的诗,赵师秀的这首代表作情景交融、清新隽永,既形貌了雨夜候客屋外室内的情景,又写出他约客未至的怅惘失落的心情,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可谓是深蕴蕴藉、耐人寻味。
赵师秀作为闻名的“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诗风淡泊清新,由这首诗就可见一斑。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六位闻名诗人的六首雨中曲,表达了他们独特的雨中情。您欣赏哪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讨论、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