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科学家住13.8平米的蜗居,这是不恭敬科学?还是另有内情?

[复制链接]
我不是坏小孩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3-15 07:20:35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家住13.8平米的蜗居
这是不恭敬科学?
还是另有内情?

文 | 雾满拦江


(01)


老科学家段元星,前段时间又又又叕火了。


谁是段元星?


4000年前——当时候中国还是大禹治水的年代——银河系里,有一粒恒星突然爆了,亮度瞬增1000万倍。


然后,这道光芒向着地球射过来……射过来……射过来……然而这粒星,间隔地球太远了,这道刺眼的光芒,长途跋涉昼夜兼程,要花4000年才能到达地球。


地球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爱情战役,繁衍生息,眨眼4000年已往了。


恒星光芒,终于抵达地球。


新星光芒抵达那天,是1975年的夜晚。


那一天,江西宁都竹笮公社大布大队,有一枚插队知青,正在午夜时份,蹲地头写日志。


他写道:我要扎根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做一辈子的老农夫……突然之间他丢掉日志本,跳起来指着夜空大喊:窝咧个擦,那是一粒新星!


乡民听了,同情摇头:可怜的孩子,这么快就疯掉了。


然后这个知青,就给北京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同时写了封信:晓得伐,有粒新星出现了,我告诉你们详细位置。





科学家接信大为狐疑,蹲到仪器前细致一看,惊呆了。真的出现粒新星耶……就问:你谁呀?嘎哈滴?用什么尖端仪器观测到的新星?


知青回复:我是用肉眼看的哦。





不可能……科学家们急了,你肉眼都能发现新星,还要那么多细密科学仪器做什么?再说了,你如果用肉眼观测到新星,除非你每天晚上观测。


知青回复:就是哦,我每天用肉眼看星星,已经看了16年了。


不是你那啥你不老实种地每天晚上看啥星星呢……科学家们凌乱了:你才是国家最需要的科研人才啊,是谁把你弄去种地了呢?


媒体参与,各种疯狂报道:看看,我们中国的农夫多锋利,种着地都能发现新星,你们外国人比不了吧?


外国人表示惊奇:肉眼发现新星的大家,被你们弄去种地,还好意思说?


领导坐不住了:要不,让这个发现新星的人去天文台得了,也省得被洋鬼子说嘴。


于是这个知青,先读书而后进入北京天文台。





他就是段元星。


惊动一时的天才人物。


今后段元星沉寂多年——却在近日,突然出现在一个小视频里。


(02)


近日网上传播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个老人,居住一个狭窄、脏乱、比一般人家厕所还要小的屋子中。


视频表明:这个老人,就是当年用肉眼发现新星的天才,段元星。





肉眼发现新星的段元星,还曾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现在他退休了。


居住在北京中关村北的一个社区,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分配给职工的住房——从前还住过钱学森、钱三强等着名科学家。然而这里真的比蜗居还要小,段元星老人的寓所,才13.8平米。


真的是太小了,太憋屈了。


视频传出,网友哗然:说好的恭敬知识,恭敬人才呢?北京可是国际大都市哦,真的就差那么一幢房子,非要委曲国宝级别的大科学家吗?


再者说了,现在房产市场遇冷,各种出台政策忽悠大家买房,可是老科学家还住这么凄惨的地方,就没人想想办法吗?


另有人说:很想知道北京各级领导,他们的贡献肯定比不外段元星,以是他们的居住条件,会比段元星更差吗?会吗?


也有人嘀咕:好像那边不对,中科院居住条件并不差,一个平凡打杂的员工,或是个没任何研究结果的新进人员,都能分到大房子,为什么偏要委曲段元星?


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
(03)


讨论一下段元星的情况,大致有五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中科院给段元星分房子,时间比较早。


段元星是1945年出生。


他肉眼发现新星时,是1975年,已经30岁了。


以是他本年77岁。


他17年前退休——中科院断无可能到他退休时才给幢房子,以是如果中科院给他分房子,应该是20年前,甚至30年前。


如果段元星分房时间,是在30年前——那么段元星现在居住的脏破小差的房子,在当时堪称北京的地标。


这些破房子,30年前是非常好的,不是大科学家,平凡人是没资格问津的。


以是……


以是30年前,你没房住各种吃土,段老师居住高端楼盘。然而30年已往,北京盖起无数高楼,吃土的你终于入住300平米的平凡私宅,而段元星的寓所,早已是残败不堪。


这是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段老头狡滑狡滑的,可能外边另有大房子。


有网友分析——留意是网友分析,跟我们没关系哦——网友分析,情况可能跟大家想得不一样。


从前分房,有很多奇希奇怪的讲究。


比如按制度规定,一枚大科学家,应该住三室一厅。


然而单元只有两室和一室两种房型,咋整呢?


——以是当时很多单元,是这种分法,按规定你该住三室,但是只有两室和一室,那么就分给你两套。一套两室,一套一室——两套的面积,肯定比一套大,以是你再补个差价OK?


简单说吧,段元星的那套13.8平米蜗居,真的有点诡异。


——小小的屋子里,一本书也没有。


老段可是大科学家啊。


大科学家不读书?


那他每天做什么?


坐在那边跟人民群众一样发呆吗?


另有他的床,上面堆满杂物(我的床也堆满杂物,但一定会腾个躺人的地儿,因为我晚上要睡在上面)——段元星的床上,已经没有躺人的地儿了。


以是段老师晚上睡在哪儿?


以是有人以小人之心,度段元星心腹——会不会段老师当年,分了两套,大的那套用来住,小的这套,现在等拆迁。可左等也不给拆,右等也不给迁,段老师急了,以是……


这是网友判断的一种可能,我们对此不置可否。


第三种可能,真的有科学家,受委曲了。


这种情况就是,段元星可能当年分房的条件,是真的只能分到一室。他屋子里没书,床上无法躺人,那是因为……总之屋子真的太小,放不下书也没地儿躺人了。


大概段元星并不是这种情况——但一定有别人是。


一定有别人的意思是说,可能段元星没这么惨,但当年中科院,多半有不太着名的学者,只够条件分到一室,当时一室的条件也不算差,但现在……


以是这个事儿,先要弄清楚段元星是不是受委曲了。


如果他没有,是不是有别的学者受委曲了。


咱们想想办法,只管别让一个学者受委曲,好咯?





(04)


以是段元星的情况,毕竟是怎么回事儿?


第一个,老科学家的蜗居,其实是好事,不是坏事。


如果段元星老人,在这套13.8米的房产之外,另有住房,也不特别。


如果段老头另有住房,但故意在狭窄的蜗居卖惨——科学家也是人,也想趁拆迁时机,弄个养老钱,这事不丢人。


如果段元星是真的惨——又或是和他同住一幢楼的其它学者只有这套蜗居,别无寓所,这事也很正常。


就算是大家都很惨,也执偾时代发展的关系——是我们经济发展得太好,烘托出当年老科学家的风光,竟是如此不堪。这是好事儿,没须要纠结。


以是既然发现当年的老科学家,有些受到了委曲,那就把他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一下就OK。


相反的情况是,如果科学家们30年前分的筒子楼,现在仍然高大上,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30年只退不进,这才是坏事。


第二个,如段元星老人的题目,应该如何解决?


答案是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央,做大增量。


为什么网友都认为段元星老人,所居狭窄?


因为大家都住着大房子。


为什么大家都有大房子住?


因为我们搞了40年的经济。


当代还搞经济,可能已经不吃香了。因为不断有人诘责,钱能解决全部题目吗?


——钱或可能解决不了全部题目,但一个国家或个人,险些遇到的全部贫苦,都是没钱带来的。


我们总说要国家富强——有钱才叫富强,你见过哪个卖血吃土的,好意思说自己富强?


钱甚至可以用来买命——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远远高于贫苦国家!


段元星老人的情况,搁在经济发展时期,根本不算事儿,但在如许一个经济冷寒时代,才会构成一个社会题目。


第三个,段元星老人,要如何才能“自救”?


段元星,生于1945。


本年已经77岁了。


77岁,搁平凡人应该“颐养天年”了。


但搁在科学家身上,正是应该“出货”的时候。


一生浸淫的专业范畴,任意拿出点来,就秒杀市场上的年轻人。


以是今天的题目是:
如果你是段元星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优化自我”,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财富资源,而不是一个让人难过的社会题目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