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壮烈就义,时年37岁。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赤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是我党我军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那彭雪枫是一个怎样的将领?他有着怎样的功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牺牲的?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关键词来还原汗青。
第一个关键词:文武兼备
彭雪枫,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大革命时期,彭雪枫担当了马列主义。1926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
由此,他开始了“出生入死,致力革命20年”的光辉斗争进程。
1935年2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赤军一起长征来到云南扎西进行整编。
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齐聚扎西,他扬言要将赤军“聚歼”于此。
对此,毛泽东作出“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决定。
遵义战役是否可以取得胜利,取决于赤军可否攻占娄山关。
此战事关赤军的生死生死。
彭德怀特派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以打大仗硬仗著称的彭雪枫出战。彭雪枫的使命是必须要在短短10个小时内拿下娄山关。
2月25日,经过10个小时的鏖战,彭雪枫带领红13团成功占领了娄山关。
三天后,赤军重占遵义城。我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巨大的战役胜利。
彭雪枫素有“常胜将军”之称,为何可以或许长胜?
毛泽东评价说,古人云:“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这就是你彭雪枫屡战屡胜的真谛所在。
事实上,彭雪枫不但武才了得,而且文才非凡。
1937年的一天,彭雪峰在临汾学兵队做游击战报告。他说道:“没有枪,没有炮,仇人给我们造”的话语。
奋发了在场的音乐家贺绿汀,于是贺绿汀就用彭雪枫说的这些话写了一首歌《游击队之歌》。
此后,这首抗日战歌引发成千上万热血青年走上抗日火线,彭雪枫的名字也由于这首歌被传扬而威震敌后。
人们称赞彭雪枫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文章”。
第二个关键词:战功显赫
彭雪枫在抗日战场上有两个特别突出的贡献。
第一个突出的贡献是:
1936年,在北方军事上的同一战线工作中,晋绥的统战工作是第一位的,毛主席把阎锡山、傅作义的统战工作列为北方军事工作同一战线工作的第一位。
11月底,毛泽东调派彭雪枫与山西军阀阎锡山进行会商,他的使命是联阎抗日。
阎锡山人称山西“土皇帝”,坐拥30万晋绥军。但他拥蒋又拒蒋,反共又联共,和日不降日。
因此,如何能取得阎锡山的信托,成为了彭雪枫面前最大的困难。
彭雪枫以“不亡于日,亦亡于蒋”来奉劝阎锡山,又恰在此时,西安变乱爆发,彭雪枫借此事作文章,成功说服了阎锡山。
阎锡山 阎锡山终极接纳了“共维大局”的明智态度和与中共互助的态度。
这不但为国共第二次互助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八路军借路山西,挺进华北敌后抗战,开发了新的道路。
第二个突出的贡献是:
彭雪枫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开发了豫皖苏根据地,成为天下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
1938年秋,毛泽东为把经略中原的战略头脑尽快实验,以夺得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他电示彭雪枫,让他去豫东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
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在河南竹沟开办了反映和显现新四军英勇事迹的战地报纸《拂晓报》。
今天的《拂晓报》 《拂晓报》由彭雪枫取名。他说,“拂晓”代表着朝气、盼望和进取、进步和有为,意为精神充沛、迎来光明。他还切身撰写了创刊词和社论。此报一经刊出,影响巨大。
当地农民、地方武装以及老百姓把它当做精神气力和武器,他们纷纷争相参加彭雪枫带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
直至1939年11月,彭雪枫的游击支队从当初的373人发展壮大到17000多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也因此初步创建。
毛泽东招呼新四军各部向他学习。
彭雪枫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牺牲实在是我军的一大丧失。
那他究竟是如何牺牲的?
第三个关键词:壮烈就义
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铁路,集中50余万兵力对中国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沿线发动侵华战争以来最大的战役。
数十万国民党部队,在37天内丢失城池38座,河南全省几乎全部沦入敌手。
中共中央实时发出了关于开发河南控制中原的指示,以彭雪枫带领的新四军第四师为主力部队,收复津浦铁路以西地域。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率部对仇人发起总攻。
很快,我军就突破了仇人的防御阵地。一小时之后,仇人被我军打得落荒而逃。
为了追击仇人,彭雪枫站到了离顽军据点仅有几十米的位置上,居高临下,直接指挥战斗。
随后,突围残敌被两面夹击,纷纷举手降服敬佩。
然而就在此时,一颗流弹击中彭雪枫胸口,他倒在了前沿指挥阵地。
彭雪枫与妻子合照 彭雪峰在胜利那一刻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大漠读史(您的关注是最大的鼓励,谢谢)
1944年,中共中央为牺牲在战场上的彭雪枫发表悼词。“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故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同胞自由划一,泽被长淮”。
此悼词高度评价了彭雪枫20年的革命生涯与功勋。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