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发布】
图丨AI制图
不消戏谑的口吻和孩子说话
作者丨张玉辉
朗读丨梁婷婷
瑞瑞是个4岁的孩子,平时不怎么爱吃饭,暑假期间8岁的表姐到她家里来玩,吃饭时妈妈就说道:“瑞瑞肯定要多吃一些,要像姐姐吃得那样多,才能长得像姐姐那样高。”瑞瑞听了之后道:“妈妈我要是比姐姐吃得多,我就是姐姐了吧。”妈妈一听大笑了起来,碰到邻人之后还跟邻人讲,邻人也大笑起来,瑞瑞在旁边听见后非常生气,妈妈见女儿脸色不好,赶紧过来安慰,可是女儿根本不乐意理她。可见对于父母来说,在和孩子交往时,肯定要注意到孩子的自尊心。
有时间家长在孩子碰到困难或犯错时,是想缓和一下氛围,不想搞得太严肃,想用幽默来缓解一下,但是这种幽默肯定要看定机遇,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因为这种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让孩子以为父母是在讽刺或挖苦他,就会更加生气了。
有一位父亲他的脾气不好,有时过于严肃,孩子跟他的关系很不好,从来不跟他说心里话,有时间怕犯错被他品评,一般都会远远的躲着他。父亲为了缓解与孩子的关系,就计划改掉本身的脾气,想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和孩子之间的隔阂。
有一天他来到厨房时,发现7岁的儿子正在找吃的,孩子没想到他会进来,突然瞥见他站在面前,吓得手忙脚乱,打翻了一杯牛奶。父亲没有品评孩子,只是想幽默一下,于是说道:“我知道你不想喝牛奶,可是也不至于把它泼到地上呀。”孩子一听,“哇”地哭了起来,抹着眼睛走开了。父亲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幽默和讥讽有时确实能缓解氛围,使得一家人其乐陶陶,但是这要看场合。如果在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内心很生气了,但是还想“幽”他一“默”,这时孩子就很容易会把幽默当成挖苦。所以这位父亲的幽默虽然是为了缓解氛围,但是结果却让孩子感到难过。
可以想象父亲一看到孩子弄洒了牛奶,内心很生气,可是他又想幽默一下,这时虽然说的是幽默的话语,但是大概会伴随一些非言语信号,比如说话的腔调、面部心情等表明他是生气了,这些会让孩子以为父亲是在讽刺他。
别的,在孩子碰到伤心惆怅的事时,大人们以为这是很正常的,会轻描淡写,以致以戏谑性的口吻来跟孩子说话,这会让孩子以为父母是在挖苦本身,也会对父母产生不满。比如孩子因为体育老师调走而惆怅时,妈妈一见就开始讥讽,还抱怨孩子没出息,这样会使孩子碰到相似的环境时,再也不会跟妈妈说心里话了。这个时间父母应该收起本身走过多少路、颠末多少事、见过多少世面那一套,要将本身归零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同喜同悲,而不应该站在局外人过来人的角度上轻描淡写,戏谑讽刺。
主播丨梁婷婷
文章选自
《这样说孩子才会听那样听孩子才肯说》
“海博夜读”期待您的作品,如果您有想要分享的文章或图片,接待投稿至邮箱hbyedu@163.com,我们在这里等您。
来源:海博TV
编辑:彭玥、段圣祺
本文来自【福建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天下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