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国良
临近甲辰龙年春节,你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家人欢聚一堂,阖家团圆吃着美味年饭,聊着天看着迎新晚会的欢喜?
是友从远方来,相约相聚的不亦乐乎?
是走亲戚送礼吃喝玩乐收红包还不忘拒绝客气着说“不能收,这怎么好意思”的拜年场景?
是玩着烟花爆竹,放着孔明灯,买各种新奇发着光的头饰气球玩具的快乐光景?
还是平淡如常的无聊时光?
什么是年味儿呢?我觉得,所谓年味就是老百姓对过年习俗的一种感受和味道,从古到今已经是约定俗成并流传下来。过年是一种传统,年味也是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
我的故乡在湖南省湘潭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有漫山遍野的丛林,有清澈见底的河塘,斜风细雨,云蒸霞蔚。
只管史铁生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晰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华明白。”只管味道只能闻不能写,但我还是想借自己的笔,拨开那些年的追念,描绘一下令我难忘的“年味儿”。
逐一题记
(一)年味是那人团圆
“爆竹声中除旧岁,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又寂静而至。中国历史久长又幅员辽阔,春节的习俗与讲求,无论是时间维度上还是空间维度上,都千差万别,然而有一件事却不谋而合——回家,团圆。
自从通迅发达的日子开始,长辈们总会念叨着现在没有“年味”了,厥后渐渐长大,“没有‘年味’”倒成了我常挂在嘴边的话。“年味”到底是什么——是珍馐美馔吗,好像不是,下馆子吃大餐,时常有之;是新衣华服吗,好像不是,网购期间劈面而来,便捷下单送货上门;是走家串户嗑瓜子喝茶水吗,好像不是,智能手机人手一台,即便漂洋过海,打开APP照样“面对面”……
“年味”啊,原来是年三十百口围坐在一桌,吃的那盘大杂烩,啃的那个红烧猪蹄;“年味”啊,好像是七大姑八大姨拉着咱妈手,“絮叨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是表弟表妹侄子侄女在身边跑来跑去叽叽喳喳闹作一团,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正襟危坐,整点时分儿孙们郑重地一叩头……
参加工作近四十载,从未脱离过故乡,家人朋侪也大多生存在一个城市一个圈子。没有过熬夜蹲点只求一票的困窘,没有过大包小裹舟车辗转的奔波,没有久别重逢相视一笑的泪水……
“年味”,不是奥义,不是谜题,没那么复杂难明,一句话而已——回家过年,温暖团圆。
斜风细雨伴春归,立春之后的日子,变得温柔妩媚了许多;没有了冰雪的监禁,山川河流在春潮中开始萌动,柳芽吐绿,春江水暖,故乡渐渐有了"年味"。
风尘仆仆的游子,一个个从远方归来,村头期待的老娘,眺望的眼神变成欣喜的泪花,很久没有见到父母的娃娃,紧紧拉住从远方归来的亲人的手,久久不放,恐怕一放手,爸爸妈妈又会走掉,"年味"在故乡的院落里,随炊烟飘扬。
有人说,年味是从第一场飘雪之后,母亲问寒问暖的那声问候开始的;也有人说,年味是从迈开回家的脚步开始的;另有人说,年味,是从故乡的墟落,升起的袅袅炊烟中,飘出的香味开始的......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的身材日渐羸弱,终于在二0一九年,过完端午后的夏历五月尾,脱离了我,没有母亲的家,是那样的寂寥和荒凉,除了母亲的坟茔,回家过年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没有娘亲的家,已经不再是个家,没有娘亲的年,那另有年的味道?
又是新春佳节,年味正浓,而我,时常遥望故乡,怀念陪伴娘亲走过的每一个春节,没有了回家的渴望,没有了娘亲的期盼,回家成为一种奢望,祭扫娘亲的坟冢成为我回家的唯一理由。
远方飘来袅袅炊烟,爆竹声声,年味正浓,现在,我才深深了解到,"年味",着实就是母亲的味道。
(二)年味是那鞭炮响
儿时的年味里,我有三个心愿:即重新到脚穿上的新装,给长辈拜年,放鞭炮。
固然,过年穿新衣服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给长辈拜年,我更多的期望得到各种各样的糖果,运气好一点,还会有几角钱的年份钱。着实,在我的心里,我最最渴望的还是燃放鞭炮的那种快乐。
记适当时候,家里生存条件相当寒酸,固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从来就不敢有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奢望。
每年过年,所有年货都由父母精打细算地安排,绝对容不得我提上半点自己的需求。
只管这样,我还是幻想着父亲能给我多买上几串鞭炮。但是,每年总是只有五串100响浏阳鞭炮,一串不多,一串也不少。好像这个数字已经深深地刻在父亲的脑海里一样。
当父亲把五串鞭炮交到我手里时,就像是履行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为了包管每一颗鞭炮都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我总是将鞭炮小心翼翼地压在炕的一角,用炕的温度来烘干大概受潮的鞭炮。
天天,我都要三番五次地翻开炕上的棉絮,看看鞭炮是否安然无恙,趁便将它们翻转一下,以便让它们受热匀称。
当时候,鞭炮不敷放,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放过鞭炮的地方捡拾一些没有炸开的哑炮,拿回来放到炕上举行烘干,然后把引线轻微拉长一点,插在一个地方,迅速地已往点燃,颠末“技能处理”后的鞭炮,大多数都能正常炸开。
说到捡没有炸开的哑炮,我也很佩服小朋侪们的敬业精力。年三十晚上接已故的祖宗,都要在夜幕到临的时候举行,无法实时捡上,只有等到第二天天亮时才可以。
为了赶早去捡鞭炮,三十晚上我常常睡得都不踏实,恐怕别人赶在前面,把没有炸开的鞭炮一扫而空。通常情况下,我都是给奶奶交代了又交代,一定在天刚亮时就把我喊醒。
当我到达前夜放鞭炮的地方,的确已经有小朋侪拿着木棍在灰烬上寻找。
不知从那年开始,村里的孩子们中流传一种简易的火药枪,把一根手推车的辐条折成L型,装上螺帽,留一些空间。取一根线绳,一头拴在辐条上,一头绑上约莫跟螺帽预留空间相匹配的硬质铁钉,小伙伴们把那些捡来的无法燃放的鞭炮剥开,倒出包在里面的火药,然后装进枪里,塞上铁钉,在石头上一磕,就会发出响声,也算是过拉一把放鞭炮的瘾。
厥后,小伙伴们又发现了一种更先辈的装置,有点像手枪的样子,那才是各人爱不释手的“链条枪”,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把。做“链条枪”,首先要四处找或向小伙伴们讨十几枚自行车的链条,先要将链条上的油污擦干净,再用铁丝做成一定的枪形骨架,然后将链条串在一起,用橡皮筋固定,放在最前面,假如有一枚子弹壳的话,加在前面那就更神情了。枪栓自然也是由铁丝做成,一头磨圆,刚好与轮辐活接处全面接触,将一根火柴塞进第一个链条内,扣动扳机“叭”的一声,“神奇”的烟火枪就制作乐成了。
假如哪家的大人絮聒说,火柴常常莫名其妙地丢了或少了。这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都会捂着嘴笑,着实,各人都明确,这一家的孩子中一定有一个在玩“火枪”。
无论尝试过多少种方法,依然没有减少我对鞭炮的钟情。
儿时的年味是回味无穷的,令人向往的,充满着幸福和甜蜜,而我却永远钟情于那一抹淡淡的硝烟味。
(三)年味是那对联红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个红“福”和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氛围。
《说文解字》中说:“红,帛赤白色也。”赤色,是中国最传统的色彩,她既热烈又温暖,是生命里浅浅的美好,大红的对联、福字、中国结……
特别是红纸上大大的“福”字,将国人期盼的“福气临门”,“福寿双全”完善现,赤色与“福”字,拜托了人们对幸福生存的向往。而于国人,仅仅把“福”字贴起来是不敷的,还要配上春联。
记得儿时,故乡过年时的春联是请人写的,当时毛笔字写的好的人基本上都被包围了,这家拿着红纸来请他,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围着这个“文化人”,这个“文化人”固然不是什么书法家,写春联也没一分钱的报酬,但他一笔一墨地写得很专心,很投入,那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春联,笔力也是雄健。于是,那一幅幅红红的春联,饱蘸着浓情和希冀,纵笔挥毫的一点一划,浸染着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一撇一捺,跃动着唐诗宋词的韵律。
就这样,春节之时,春联是辞旧迎新的桃符,为人们刷出了一道崭新的起跑线。春联增福添彩的宣言,将人们对美的渴望和寻求染透红红的纸儿。红红的对联和大大的福字飘逸出的墨汁味道,是那么的清香,另有那浆糊的味道,是那么的密切。
而现在的春联,都买现成的了,手写春联,已经成为已往式。所以,人们都说,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我想原因之一就是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冲淡了传统习俗文化的氛围。
着实,表面的仪式,带来的是心田的温暖,因此,我们的确必要一些像手写春联一样充满仪式感的运动来增加“年味儿”。
(四〉年味是那猪啼声
对于我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过了腊八就盼着过年。因为儿时是最馋肉的年岁,吃肉竟是一件奢侈的事,只有过年才华美美地吃上几顿,比渴望穿新衣、打灯笼、收压岁钱更向往。
当时,养猪国家实行的是“购留各半”政策,农民要先完成国家生猪收购任务,才允许自家杀猪吃。进入冬腊月,便是各家各户杀猪的日子,养一头猪的人家要两家合资儿,一头卖给国家,另一头杀着吃,每家能分百十来斤肉,另有头蹄下水,我家有肉也舍不得吃,还要卖几十斤换钱,剩下的才是百口人一年吃的。
杀完猪,只是炒菜时象征性地放点肉吃几顿,舍不得多吃。到了腊月二十八九,当母亲翻开锅盖的一刹那,香味扑鼻而来,用鼻子嗅一下都解馋。吃肉固然是更开心的事了,每当吃上几口肥瘦相间的大块肉,另有熘肥肠,满嘴都是浓香。过年从除夕到初三,天天菜里都有点荤腥,这是我儿时对吃肉的深刻记忆。
春节一过,母亲就要把剩下的一点肥肉熬成猪油,五花肉用来做咸腊肉,提前把肉切发展条状,用盐匀称涂抹在肉的表面上,然后放在大桶里盖起来,腌制一天,再晾晒七八天就可以收起,放在仓房阴凉处挂起来,这样就可以长时间生存了。咸腊肉平日也舍不得吃,只能来客人时做菜放上一点,也算改善生存了。
学校放寒假,我有时去城里的舅舅家玩几天,城里人凭票供应肉,比农村很多多少了,舅妈会给我做肉吃,但也要算计着,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美餐”。
儿时吃肉往事,距今虽已久远,但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生存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各种肉食、山珍海味比比皆是,只要想吃每顿都可以有。有人曾风趣地说:“当时没肉想肉吃,现在有肉不敢吃,怕肥胖,又怕高血脂!”人们对肉敬而远之了。今是昨非,是党的好政策,使百姓脱贫致富,逐步实现了小康生存。
(五)年味是那酒香浓
我无论走到那边,一有闲暇就想起那个踏龙村,穿村而过的南干渠,那座红石砌成的石桥,竹林掩映的农舍,庄稼茂盛的田块,另有腊月的制作年货的忙碌:杀年猪、做粑粑、炸扣肉......最最难忘的是正月里喝酒的情景。
那些风景依然存在,而那些年前蕴含浓浓年味劳作已一去不复返了,打工的、种地的、经商的都忙到腊月二十八九,没有闲暇去制作那些风味独特的土产,几个老人有时间,也没有了那些工具,儿女们会带来包装精美的年货,吃一口,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唯独正月那酒文化的氛围,愈演愈烈。
正月走亲访友是紧张内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久不见,在酒桌上挥洒得极尽描摹,成了又一种故乡民俗文化。举酒一杯,欢迎朋侪到来。祝福语:今天没菜,但酒绝对是最好的,瓦一杯,祝愿你新的一年万事快意,心想事成!劝酒人是贪婪的,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在劝酒人的眼里,世上劝酒法则那就是让朋侪亲戚,喝多喝醉。事实上客人也想把主人拉下水的。因此,相互要喝败对方的心思在心里膨胀着。劝酒人的表情相当丰富。密切、热情、欣喜、高兴、狂热、亢奋......唯独没有骨子里认输的表情况态。此时,增进感情交流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喝一点。”“戋戋小酒,何足挂齿”。一个盛情难却,一个半推半就,直到喝得高潮迭起,酒香四溢。
故乡的酒文化在民间也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酒五花门。有的纯净透明、醇馥幽郁、香气浓烈。尝一口,啊呀!柔润精致,回味恒久。有的酒具清香、醇甜、柔和。另有的酒入口绵、落口甜、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甘爽、香味谐调。有的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故乡人感觉敏捷,品一口,慢慢咀嚼,啧啧惊叹。
一壶浊酒喜邂逅。故乡的酒,你如同血液一样在乡亲的脉络里涓涓流淌,占据着独特而紧张的职位,演绎着美好的民俗文化。
正月里与家人、亲戚、朋侪举杯同饮,多少豪情,多少感慨,糅合进酒液里......那真是年味中最绝妙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