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汗青久长,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红山先民在此生活。这里高出燕山南北,地理位置优越,既与京津紧密相连,又西通张家口,东达辽宁,北接内蒙,南望秦皇岛,自古便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枢纽。清朝初年,这里的名字是“
承德汗青久长,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红山先民在此生活。这里高出燕山南北,地理位置优越,既与京津紧密相连,又西通张家口,东达辽宁,北接内蒙,南望秦皇岛,自古便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枢纽。 清朝初年,这里的名字是“热河上营”,是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镇。 到了1703年,康熙下旨在武烈河畔构筑避暑山庄,热河上营因此快速崛起,成为一座规模弘大的城市!名字也改为“承德”,成为了清朝的夏都。 那么,100多年前的承德是什么样?让我们跟随外国人的镜头,来明白百年前的皇家园林风光吧! △1906年的滦河,发源于丰宁,全长888公里,提供了承德98%的水资源,堪称当地的母亲河。 △1906年,滦河上的货船,犹如一条条流动的血脉,为承德注入源源不停的生机与活力 △1906年的普陀宗乘之庙,坐落于承德避暑山庄北侧,是外八庙中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庙内的5座白塔,并排而立,古朴典雅 △远眺普陀宗乘之庙,金碧光辉,气魄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2024年,站在二马道上,拍摄的普陀宗乘之庙 △1906年,须弥福寿庙的琉璃塔,坐落于寺庙中轴线的最北端,为七层八角密檐实心塔,周身嵌有56尊佛像 1906年,须弥福寿庙的“生欢喜心殿”,独特的藏式建筑,显得庄重而神圣 △1906年的普乐庙,承德在清代有100多寺庙,号称:庙城! △普乐寺里的喇嘛塔 △1910年俯瞰承德,放眼望去,都是古朴的中式民居 △1915年,火神庙街的杂货铺。这附近还有蒙古塞胡同和上乘轿胡同,是热河的老街之一。 △热河的38条老街 △1918年的西大街,两侧商店林立,一辆老式汽车,从牌楼下缓缓驶过 △1918年,西大街北侧的牌楼 △1922年的西大街,三道牌楼反面已经出现了电线杆 △如今的“八表同风”牌楼 △1922年的双塔山 △1922年的棒槌山 △1922年,承德郊野的房屋 △1922年永佑寺舍利塔,附近满是瓦砾,树木也没有几棵,显得孤寂而荒凉 △1922年远眺避暑山庄,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了整整10年。在缺少维护的情况下,避暑山庄开始出现破败迹象 △1922年的大行宫,气魄依旧雄伟,但也难掩落寞凋敝的氛围 △1922年的万树园,一群梅花鹿在园里闲逛,让昔日的皇家园林,有了一些生机 △1922年,须弥福寿庙的大象雕塑,造型独特,宛在目前,仿佛从古老的传说中跃然而出 △雕像的正面 △1924年,山庄内的石狮子,有人为了拿到嘴里的石绣球,将嘴巴砸出了一个大洞穴,令人生气 △1924年,山庄的房屋,地面和楼顶已经出现了风化破损 1923年的热河文庙,附近都是参天大树,犹如一副安谧安详的古画 △1924年的南园,真的是一片菜地,如今这里已经是繁华的住民区和小吃街 △1924年,承德西大街上的振兴楼饭店,上面写着“包揽酒席”,是当地最闻名的饭店 △振兴楼的位置,在如今双桥区委附近 △1930年,在南营子卖枕头的一位小姑娘,看起来有十多岁,如果现在她还在,已经是90多岁的老奶奶了……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100多年前承德,其时清朝已经没落,避暑山庄也变得荒凉,没有如今游人如织、繁花似锦的景象。当时的承德,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如今,承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无论是避暑山庄的繁华重现,照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都承载着承德人,对精美生活的向往和寻求! |
2022-08-07
2022-08-02
2022-08-02
2022-08-01
2022-08-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