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公元前3049年百慕大撞击导致举世超级海啸劫难分析-历史偶合系列2

[复制链接]
徐正清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6-4 15:25:4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继承上一贴“公元前3049年超级海啸毁灭了亚特兰蒂斯等早期文明-历史偶合系列1”的历法、大海啸平分析。
1、大海啸、沉船遗迹和百慕大的偶合
公元前3049年的大海啸能把巨船搁浅到海拔4000米的土耳其亚拉腊山,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小行星撞击百慕大海疆造成举世超级海啸劫难
如上图所示,土耳其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间隔地中海东端还有800公里以上,间隔大西洋就更远了,以是发生在大西洋的海啸颠簸必须尽大概沿着直线方向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才能包管海啸颠簸的衰减最小,否则会被陆地拦阻衰减甚至阻断。也就是说造成海啸的不管是什么,必然在穿过亚拉腊山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延长线附近,效果这么一画线,好巧,怎么就正好毗连到百慕大海疆了呢?
根据百慕大稀奇古怪的传说,还真大概性?如果一颗小行星撞击在百慕大海疆,其残留的小行星核心会包含重金属、放射性金属等高密度物质,其嵌入地球岩石圈后确实有大概造成引力、电磁力等异常现场导致古怪的事故,这样一想反而还说得通了。
而且,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全部文明应该用的都是雷同约260天/年卓尔金的历法周期,因为农耕历法必然跟天然规律要符合!否则如何用来引导种田、收割等时间点呢?!当农耕历法很快变化为365天/年左右,也就意味着地球的加速过程属于突发性过程。如此巨大的突发性地球自变化化量只能是小行星撞击,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归并相称于被地球吸取了。
此外,在百慕大西南的巴拿马海疆的海底确实有大量古代遗迹,会不会就是早期文明因小行星撞击导致的毁灭残骸呢?这难道又是偶合吗?
2、东方等其它地域文明历史断代和历法关联的偶合
小行星撞击可以合理表明西非亚特兰蒂斯、美洲玛雅先民和环地中海文明历史断代及消亡的大概缘故原由,但这种海啸波不大概冲到中国东部平原和东南亚等地域呀,有陆地挡着呢?举世其它地域重要文明为什么会同期死亡呢?
难道是由于地球自转突发加速引发了举世性海啸吗?当然大概!
其实人虽然感觉不到,但地球的自转速度从赤道处约463米/秒向南北极轴心点逐渐递减到0米/秒,463米/秒折合1667公里/小时,比音速340米/秒和一般民航飞机800-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还要快。如果地球自转加速,突然从260天/年变化至365天/年的赤道处最大速度差为133米/秒,折合约478.8公里/小时,比F1赛车还快!
而且小行星撞击的作用时间肯定很短,这就像地铁公交的加速过程,如果你拿着一杯水,如果加速或刹车过程时加速度变化太大,水面不光倾斜甚至会泼出来。



我们把“杯子和水”换成“陆地和大海”,从260天/年变化至365天/年是一个地球自转短时加速过程,引起的海啸以下简称速差海啸(如下图所示)。我们来计算一下海水运动情况,假设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地球自转加速时间约为200秒(约200秒的小行星最小撞击时间在后面贴子中会有细化剖析)。
速差海啸的加速度抬升高度计算:


地球加速造成海洋和陆地速度差产生的海啸表示
水的加速是通过压力差实现的,如果按杯中水斜度的算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水的压力公式,可以得到a=(h/L)g,a为地表加速度,h为最大高度,L为水面宽度的一半,g为9.8米/秒2,计算得出a=133米/秒/200秒=0.665米/秒2,海平面夹角为3.882度,h=0.0678L。但L可是大海的宽度,就算按1000公里,高度h也要67,800米,关键也没那么多海水支持呀,以是不能这么算。
海水的压力是有传导速度的,小于1500米/秒(约1410米/秒),以是200秒加速时间的压力传导间隔为S=1/2at2=13.3公里,按此计算,速差海啸h=(a/g)L的理论最大高度为902.5米
今后,陆地对海水的压力消失,相对西侧陆地而言海啸开始回落。而200秒的压力波还在继承向东继承推进,可以粗略理解为这个13.3公里波长的波向东推进,直至衰减消失或撞到东侧陆地,造成灾害。
实际的速差海啸最大高度肯定没有理论计算值大。如下图所示(绿色为理论斜度参考线表示),一是东侧的海水随压力传导连续向西侧补充须要流动时间,且随压力传导间隔越远滞后越大,我也不知道如何计算,但滞后必然导致西侧海水的升高量低落且升高速度减慢。二是西侧陆地也不是垂直拦阻,水会不绝的流向大陆,造成最大高度低落。以是情况难以准确分析,预估速差海啸的实际到岸最大高度为约600米左右



而且这个海啸高度还须要考虑海水的深度变化题目,从实际海底地形来看,西侧陆地东海岸的灾害大概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前200秒时,间隔西侧陆地13.3公里的区域水深都很浅,一般也就100-200米,就算全部水量都按斜角计算:h2 ×tan(3.882)/2=200×13300/2(大陆架按斜面),海水的最大隆起高度h才425米。实际海水不大概积累到这么高就流动了,估计最大高度也就200米左右。
该阶段海啸并不属一般海啸的震荡波范例,其危害除了海水淤积上涨外,最关键的是向内陆打击的水流速度会逐渐增大到133米/秒(与地表速度反向),别说人了,修建物都能被抹平了!水流减速过程时间要慢得多,与地形有关,平原地域大概会冲进去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而且13.3公里内的海水量全部涌入陆地,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域,也是极其可怕的。
第二阶段,200秒后不久,大概是更大的危害来临了。由于速差海啸同时作用于举世海洋,以是间隔陆地150-300公里处的深海区域,因大陆坡挤压海水,前200秒会同时形成预计600多米高(理论高度902.5米)的海面隆起。当地球加速度导致的海水压差消失后,抬升的海水敏捷回落,会引发到岸高度达600多米(理论高度900多米,海啸波随间隔的衰减较小)的海啸波,大概于12-24分钟后再次打击陆地西侧沿海地域。
东侧大陆西海岸的速差海啸有所差别:由于陆地加速远离海洋,会造成海平面单纯呈斜面至弧面下降,接近陆地的海平面坡度会越来越大。当地球加速消失后,会发生一个强烈的海水反弹过程,造成海水冲入陆地,但打击力肯定比西侧大陆东海岸弱许多。然后,还会遭遇西侧大陆第二阶段的向东运动的海啸波打击,海啸打击时间和高度取决于海洋宽度即海啸波的传导和衰减过程,但海啸波强度肯定比西侧大陆东海岸弱。
速差海啸在陆地上的打击高度
由于海啸作用原理不同,速差海啸第一阶段的打击危害大概不亚于高度更大的第二阶段,我们也来评估一下速差海啸第一阶段的打击强度:
如果是斜坡,我们假设一个水分子从133米/秒初速度沿30度大陆斜坡上升,受到重力g减速到0。上斜坡的初始速度分量v=133×cos(30),加速度a=gsin(30),得出t=V/a=23.5秒;斜坡间隔S=V0t-1/2at2=133×cos(30)×23.5-1/2×9.8sin(30)×(23.5)2≈1353米,高度L=S×sin(30)=676.5米,即可以冲到最大600多米的山坡高度,充分说明速差海啸第一阶段的打击力极其客观,以是危害巨大!
速差海啸的范围、高度、方向、持续性和震荡特征总结


速差海啸的方向表示
如上图所示,速差海啸由于是海洋惯性速度与地表速度差别所导致,以是:
起首就是速差海啸是举世范围同时发生,也包括河道湖泊,甚至导致河水倒流、改道等情况。
第二,举世速差海啸是遵循地表纬度圆周的切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在撞击加速过程中有一个约200秒、轴偏45度的快速方向变化,但因后期才是重要影响,以是根本可以按照撞击后的方向举行估算。
海啸强度与纬度面的半径成正比,包含赤道处第一阶段打击最大速度约133米/秒和第二阶段海啸波最大高度约600多米(理论值计算值902.5米),向两级递减到0,因此海啸危害也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第三,海洋西侧大陆东海岸的速差海啸两阶段强度,肯定比对应东侧大陆西海岸要弱。
第四,速差海啸跟海底形态有关,两阶段海啸高度取决于海底深度变化,第二阶段不排除大概同时产生多个不同间隔的海啸波。
第五,速差海啸的打击力和危害水平于陆地地形有关,特别是水流打击速度,阵势低平时打击大概达十几甚至上百公里以上,高山拦阻则危害会急剧低落。
因此,速差海啸可以合理表明举世其它地域早期重要文明的死亡及断代缘故原由。这些重要文明实际上原来都会合在古赤道带附近(后继帖子中会详细剖析),以是沿海地域的海啸劫难最严峻,特别是如中国东部平原、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三角洲等沿海平原地带的受灾范围更大。
而且古代沿海地域因捕鱼收获,以是食物相对富足稳定,通常是举世各重要文明最发达的核心及重要都会所在地,也是生齿最密集区域,灭尽性劫难必然导致早期重要文明的致命打击,由此衰败甚至消亡。
此外,因小行星撞击后存在纬度升高而气候变冷、举世火山喷发后的严寒期以及地球冷却后的小冰川气候等缘故原由(后面章节会有详细分析),让残存人类更是落井下石,更是加剧了大量早期文明的断代和灭亡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