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饥饿年代的百味人生

[复制链接]
高继强Lv.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4-23 19:46:46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困难年代(1959----1962)也叫饥饿年代,对于平凡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字------饿。天天就是想多吃一口饭以解因饿而贴腔的肚子,可是那里有食啊。到处都是饥饿的人群。晚上几个同学到三棵树火车站散步,面前出现的景象令人惊恐。

为了吃上一口东西,几个人在追打一个青年,再看看被追赶的青年,一边跑,一边往嘴里塞刚刚从小孩子手里夺下的一块干粮,这种情况此起彼伏。天天不知道上演多少次。
由于饿,有人早早的塌腰了,驼背了:由于饿,有人浮肿,举措迟漫步履蹒跚。老师办公室的门把手上永久都系个绳子,这是为有肝病的人准备的。有浮肿的人会自觉拉绳子开门,以避开肝病的感染。由于饿,人的精力垮了。我在这里写下的几个例子,如今想起来,都叫人不好下笔。

教我们初二的数学老师,从师专毕业不到一年。人很壮,有点胖。对门生很和睦,课也讲得好。有一天,他没来上课,第二天还没来,第三天还是没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消息慢慢传出来了,老师犯事了。

原来,这个老师着实饥饿难耐,和他别的一个同学,晚上潜入母校食堂偷吃食堂的剩饭。一次成功了,第二次也成功了,第三次终于败露,丑闻出来了,西席也就不要当了。他最终到那里去了,至今没有消息。他那么胖,每个月20几斤的粮食供应,肯定不敷吃。母校食堂,得心应手,冒险去偷吃,如果得手两次也就罢了,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把本身的饭碗弄丢了。饥饿,没有了师道尊严,什么都顾不得了,只为一口饭。

班上有个不错的门生,跟他爸爸从山东家逃荒来的。他爸爸在城里掏大粪,再将粪卖给附近的农村,从生产队换点粮食,维持两个人的生存。到了困难年代,粮食供应告急,有城市户口的人都吃不饱,他们父子两个是如何度过的,估计肯定是非常的艰巨。

这个门生,个子高壮坚固,就是不讲究卫生,加上不刷牙,一张嘴,一口大黄牙(主要是生存困苦)。不外,他各方面表现出众。无论学习还是社会活动,都走在前面,逐渐被学校所重视,后来竟当上门生会主席。大会小会做起报告大概搞个“讲用”,有板有眼的,极有招呼力。虽然山东口音很重,但井井有条,表达能力很强。特别是他身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很有气场,时刻感染各人。他还会做门生的思想工作,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到场,显得特别的成熟,受到各人的喜爱。

可是,他也突然消失了。一天,两天,不停没有再出如今学校。后来才知道,也是犯事了------终因熬不外饥饿,钻进一家商店偷吃人家柜台内里的饼干。被值班的发现,值班的又是个较真的人,如许,他的前程完全的毁了,后来听说被送去工读学校,其实就是去改造。
大概,过了一年吧,有一天,突然在街上遇到了,我约他到家里说说话。坐在我家的炕沿上,我发现,他已经没有先前那样昂扬向上、布满激情的年轻门生干部的样子,显得瘦弱也有很消沉。由于我已经知道他的情况了,说话时鉴戒的回避这个话题。他打听班级的同学,我都一一告诉他。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他立刻就回山东家了。能不能再回来说不定了。一别60多年了,再没有见到他,不知道他如今过的怎么样。是饥饿毁掉了这个优秀的门生的前程。

上面说的是饥饿使人走了歪路,断送了前程。尚有人,为了活过来,接纳了非常现实的手段。下面说的这家,就算是旧居的邻人吧,住着6,7米的房子。屋内一铺小炕,三个孩子,媳妇前些年从山东家来,没有工作,男人常常夜班。有一天,男人领回个在哈市掏粪的外县的农民。

这个农民在城里给生产队掏粪,生产队大概给他一些粮食补贴,别的加些工分。他们之间是怎么认识的,不知道,反正,这家男人一打夜班,这个掏粪的农民就住到这户人家。结果就是,这户人家吃饱饭了。有一次,我瞥见那家女人把一大块的锅巴和饭,扔到炉子里烧了。那一大块锅巴,是多好的美味呀,是可以救活一条命的。这边是一群饥肠辘辘的一各人子,那里厢还在把粮食烧掉。这心田真不是滋味。又一想,为了活命,人家是换来的。把吃不了的粮食扔掉,合情合理,没什么可求全谴责的。由此,我对某地区人的印象,就以这个例子作为结论了。为了活命,什么招数都是可以使用的,这就叫完全的“实用主义”。

饥饿也使人增加了出去闯的动力。我们前后院的几个年纪相仿的小朋侪,相约到外县弄些菜来,以改变近况。我们一共四人。半夜起来,相互招呼,我同院的谁人,后来变卦了。当我半夜去招呼他的时候,他回话,不去了。由于他的父亲其时在副食品商店工作,估计也是背景吃山吧,从中弄些方便,因此,衣食无忧。
我们三个16,7岁的小孩子每个人带个麻袋,坐上免费的闷罐车,向目的地-----呼兰的对青山出发。
下车再走十几里路,到一处大头菜地,装满袋子,按斤数把钱交完,再扛回火车站。回到家天已经快黑了。

母亲把大头菜表面的叶子又扒了一些下来,如许每颗菜都是光鲜正亮嫩绿无比。拿出去一会就卖出去了。一算,这一天从早到晚,赚了4块多。而本身家人呢,只能吃点菜帮子。真是应了杜老老师那句话“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把他改一下,盖房子的没有屋子住,卖菜的没有菜吃。
饥饿,也有真情友谊不断闪现。班级有个张姓同学,平常和我关系很好。有一天我和他提及饿来,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了,发着怨言。张姓同学是个有心人。第二天,午间放学,他叫住我,让我跟他到火车站去。尚有个别的一个同学也要去。

其时铁路大概有个规定,可以凭车票供应两个面包。多数乡间人不知道其中的规定也大概没钱买,所以出站时,就把车票交给车站的工作人员。车票的有效期大概是24小时,如许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就收到很多没有买过面包的车票。张姓同学的姐姐就在火车站工作。张姓同学肯定把我挨饿的情况和他姐姐说了。姐姐给了他一张废票。拿着这收回来的火车票,就可以在火车站表面的供应点列队买面包了。

我把车票递进去,内里扔出两个白面包。可是我手头只有一毛钱 ,其时面包八分钱一个。所以只能买一个。还没有等我交完钱,别的谁人面包早就被饥饿的人抢走了。我把这个面包掰一半给跟来的同学,另一半,我慢慢的咀嚼,白白的面包,久违了。饥饿中的白面包,你不仅味美,更是友谊的象征。

张姓同学,不久退学了。这么多年了,始终没有再见过面。不外,一提起饥饿年代,我就常常回忆起张姓同学和他带给我的白面包来。那里面包罗着同学的真挚的友情,宛如白面包的清香一样,那么悠远那么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