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生命这出戏》:人生没有假设,当下便是全部

[复制链接]
喜欢你的微笑可以融化一切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4-11 18:30: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没有假设,当下便是全部。”
此戏精髓。
这本书出自藏地高僧,更多的是在讲学佛人的坚定的出离心,或许离我们有点远,但书中对生命的透彻理解,在我们面临死亡的时间,能知道该怎么做。



1.“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轮回中任何生命形态都不离痛苦的本质。快乐。。。短暂而趋于表面, 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敷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这两段话,说出了人生的两个字:苦短。
好丧气,下辈子不想当人了。但是此生既然为人,是不是应该像笑傲江湖一样,沧海一声笑,痛快酣畅淋漓过一生!做不了英雄好汉,至少做个敢作敢当有所为的人。
2.放生:哪怕只能救护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关于放生,有一阵子我经常做,或者随喜。放生这件事自己,就像诵经一样,履历了很严谨的仪轨,会让人心归于沉寂和专注,进而心生欢乐。
3. “诸佛本体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往昔的愿力和交情的福德不同而显现不同的形象。”
以是我们不能有局促的分别心,去比较菩萨,或者给菩萨分工。佛佛同体,礼敬一佛也就是礼敬统统佛。《华严经》云:统统诸佛一法身,真犹如等无分别。家里供一尊佛和多尊佛,没有分别,学佛要学得眼界心胸越来越开阔、划一,而不是心量越来越小。
有段时间我每日早起上香,通过这个动作,来一点点调伏心田的懒惰和散漫,让身心从一早开始进入状态,而不是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就到中午了。你说,拜佛拜的是不是也是自己?求佛是不是也就是求己?拜的是佛,修养的是心。
4.往生那一刻。
也就是说,人在将死之时,该怎么做?文中有详细形貌:
“发愿临命终时,恶缘不现,神态清楚,至心念经,求生净土。如今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多人还没到寿终已经糊涂了。另有很多人死于飞来横祸或者突然发作的疾病,像脑出血、心肌梗死,根原来不及多想就急遽去往后代。
活到寿终或者死于较迟钝发作的疾病,人面临死亡也好坏常慌乱,六神无主。即使自己知道要念经,四周的亲友也可能不共同,哭天喊地,你争我夺,让临终者起种种留恋,生种种恶心,提不起正念,极大地障碍往生。
临终无碍,最好能预先知道什么时间往生,提前就做好往生的准备,然后谢绝外缘,同心专心求生净土,而且身体没有病苦厄难,心田没有留恋疑惑,诸根豫悦,正念分明。即使做不到如许,至少也要意识不颠倒,且身边要有能提示自己念经并能帮助排除违缘的人。
从前厦门有一位陈居士,往生前两三个月自己就预知时至,她跟家人交接好后事,并请家人包管她临终时四周环境安静无干扰,还特别嘱咐不要让她最心爱执著的外孙来见她。
到临终那一刻,家人按她的嘱咐拨通了我的电话,请我为她引导往生,亲友们也不停在她身边念经。她口称佛号,安详往生。这种安宁的临终场面在汉地并不多见,我通过电话为临终者引导时,每每都听到电话那端很嘈杂,不停地有各种干扰,这对临终者好坏常倒霉的。
平时我们无灾无病,念经持咒时四周环境若嘈杂,心都容易散乱,何况临终者,要面临死亡的恐惧和四大分解的痛苦,再加上干扰嘈杂的环境,心就更分散了。
临终的动机很关键,这时心系净土就得往生,心里留恋不舍就继续轮回,心生恼恨就很可能下堕恶道。可以说,何去何从只在一念之间。亲友若真为临终者好,应该在这时尽量淘汰干扰,让临终者在比较沉寂祥和的氛围中念经往生。
尽量不要触碰临终者的下躯或在其下肢方向发出嘈杂声响,以制止把临终者的注意力引向身体下部。最好能帮助临终者面向西方,右侧吉祥卧,助念者在其耳边以柔和清楚的声音念经号或念颇瓦,一边轻轻拉扯临终者头顶的头发,使其意念被吸引、会合到头顶来。
人断气后,不要立即触碰亡者的身体,继续为亡者念经号、诵经,三到七天内不要把身体冷冻或火化。有些地方的做法是人一咽气立刻为亡者擦洗更衣,亲戚朋侪呼天喊地,鞭炮锣鼓震耳欲聋,家火食酒杀生招待宾客,这些做法都是对亡者倒霉的,会极大地干扰亡者的解脱。
对于临终前没能见到佛、随佛往生净土的人来说,死后最初的一段时间至为关键。人死后,只要不是罪不容诛直接堕入地狱者,都会履历中阴。中阴境界出现的最初时候,诸佛菩萨包括阿弥陀佛会相继显现,这时如果有上师引导,亡者即能忆起往昔念经求生的善根,怀着欣喜和向往迎向阿弥陀佛,从而获得解脱。
若此时受到干扰,心不专注或心生恶念,则会认不出阿弥陀佛或恐惧、阔别阿弥陀佛,佛菩萨出现的时间很短暂,错过了则会失去解脱的机遇,进入新一轮的存亡流转。
自己平时要好好祈愿,好好勤奋,临终才能感得各种善缘、助缘出现。”
5. 微言博义——堪布个人微博选编。
第六章的这些选编内容,比较入世,我虽不能完全理解,但在生活的特殊时候,照旧可以得到得当的开解:
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无常不是消极的;
由于执着,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对人对事对生活要有耐烦;
把养家生活的工作也当作是自己积聚福德的途径;
碰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气力;
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策划生存上了;
守住心田的善良;
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场母子的缘分。。。。。。
把学佛当作向健康生活方式的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