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家写道:“人都在告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跟自己告别的那一天。”
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活在了“只有告别”的世界当中。跟身边人告别,跟一些尊长告别,让我们积攒了无数的伤心,也看透了无数的人世苍凉。
谈到“告别”,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个词——归去。每个人,都有离开的那一天,就像凋零的落叶,终究是要化为灰尘的,人亦如此。
对于身边人的归去,有很多人都特殊不舍,也不愿意相信。哪怕他们告诉我们,气数已尽,油尽灯枯,但我们就是盼望有奇迹出现,让他们活得更长久一点。
但我们忘了,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奇迹。该离开的人,终究是要离开的。而该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所谓“天地万年不变,红尘物是人非。”
做人,照旧要有一颗“采取生死”的心田。正如庄子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与死,本就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我们受限于时间,以是没有发现罢了。
亲人即将归去,会提前给你这些暗示,要学会接受实际了。
一、病重的亲人突然想家了,说明他该走了。
故乡,那影象中的栖息之地。年轻的时间,每个人都渴望离开故乡。而上了肯定的年纪,就盼望回到故乡终老了。
有一位老人,在一线都会奋斗了一辈子,在本地也有房有车,可他就是不盼望在大都会归去,哪怕躺在病床上,也跟孩子说盼望回到故乡。
孩子很迷惑,一线都会如此发达的地方,有那么好的医疗资源,父亲为什么要回到贫穷的故乡呢?在那里,大概就没有盼望了。
老人只说了一句话:“我老了,也知道药石无灵了,回到老家吧,至少可以看看故乡的山水,再踏上那一片地皮,也算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回到老家的一个星期后,这位老人就离开了,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去。
人,在年轻的时间会以为家乡贫穷,不好。到了归去的那一天,他们就会明白,再怎么不好的家乡,也是落叶归根的地方,难以忘记。
二、病重的亲人病情突然好转了,说明他油尽灯枯了。
在大自然当中,有这么一个征象,火油灯在燃尽的那一刻,就闪烁出刺眼的光。电灯在损坏之前,也会突然闪亮一下,然后就没有用了。
道理是相似的,人,在差不多离开之前,也会突然间状态好转,就像出现了奇迹一般,给了家人一些迷茫的盼望。
这种奇迹,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民间谈到的“回光返照”。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回光返照,就是人体的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让人有短暂的时间来吩咐后事。
有很多患了重病的老人,原来就是躺床上的。谁知道,他们在某一天能自己下床了,让家人以为,尊长另有得救,特殊高兴。
可过了一天,或者过了几天,老人就动弹不得,只能离开了。那一刻,家人才明白,所有的回光返照,就跟“昙花一现”一般,特殊短暂。
人生,有太多的假象,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唯独一个假象是实际的,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油尽灯枯的那一天。
三、重病的亲人即将归去,他会嘱咐你,道出至心话。
东汉末年,在一代枭雄曹操即将归去的时间,曹操躺床上,跟身边的妻儿老小说:“我死后,我后宫的姬妾,就放她们离开吧。假如不离开,就学点刺绣功夫,卖了金银金饰,好好养活自己......”
说了一番家长里短的话后,曹操就离开了。
过了三年,成为蜀汉皇帝的刘备,由于兵败夷陵,以是逃到了白帝城。而在白帝城托孤的时间,刘备也是道出了心底话。
刘备跟诸葛亮说:“我的孩子,就要托付你了,你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自己上吧。”
后来,诸葛亮拉着刘禅,来到刘备的身边,刘备只跟刘禅说:“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一个人,无论他早年有多锋利,可到了归去的那一天,他照旧会说出真实的心底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写到末了
实在,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评论“生死”的话题,以为这个话题不好,生死也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有些事儿,无论我们怎样躲避,都只是“掩耳盗铃”罢了。对于生死真正的态度,应该是坦然接受,顺其自然。
人,很少有百岁命,也不会有千岁福。既然如此,爱惜当下,爱惜面前人,那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