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概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人。
总觉得别人做得不对,以博学大概阅历的姿态:“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不懂事啊?”“你怎么不明确至心假意呢?”……
也尚有更加严厉的:“你不能这样”“这样说是错误的”“这样结果很严肃”……
这种自以为是的认知,不得体的关心,只会让人逃离,乃至心生讨厌。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条理里,更是在自己的思维中,有权利有资格选择自己的生活。
与其瞎凑他人的热闹,不如回归自己的天下。
真正通透的人,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置于别人之上,更不会执着于去纠正他人。
01.
对他人的生活说三道四,不会改变别人反而招人鄙弃。
有个朋友,买了新车,保险公司让他第三者责任险买200万的险种。
她打电话给我,说她不相信保险公司的人,人家就是赚她的保险提成 ,问我怎么去买新车保险险种。
如果我跟她说我自己车子也是买了200万三者险,她大概会让我将保单发给她看看大概以为我是托,究竟每家保险公司业务我都熟悉。
“好为人师”是一种特殊讨厌的举动,不管自己是否专业,在不懂行的人眼前等于对牛奏琴。
于是我这样回复她“你知道货币为什么是流通的吗?”她一时语塞。
“货币之所以流通,就是由于每个人都在赚自己该赚的钱,允许别人赚认知内的钱,你才能赚到别人的钱。”
她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然后我只是跟她说:“现在保险政策调解之后,保费比客岁前几年低了许多,200万三者险跟100万三者险,保费只相差几十块钱,人家全部赚了能有多少,何况开车在路上,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剩下的决定,跟我就没有关系了,不要等真的有事,说我没告诉你,我已经用我的方式跟你说过了。
昨天打电话给我,还是买了200万,并表示感谢我的表明,逻辑清晰,答案自知。
我只是在你向我征求意见的时间,必要我的帮助,我会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用我的方式给你建议,但不会说,你应该怎么去做?不应该怎么去做?
好为人师的人,意在求荣,实际上结果每每是自取其辱。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厮杀画面:“你怎么吃饭总是巴塔巴塔嘴巴?“你怎么总是在电脑打扑克,就不知道看点正经的?”“小孩子不能给他惯着,该打就打,否则害了他”……
大概你觉得真心实意,人家却未必稀罕;你觉得是红砖绿瓦,人家却以为是海市蜃楼。
这不是给自己找惆怅吗?
越位纠错,不会给自己带来回报,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自不量力,高看自己。
我们做人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
02.
我们读书时间,学习的汉字,同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在差别的句子里有差别的表明。
看着一笔一划一点不差,在差别的场合,所表达的意思截然差别,但各自精确。
魔幻版的汉字文化,与实际中“三观”的差异,不谋而合:
你觉得觥筹交织就是混的好,人脉广,而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浪费时间,负了光阴,糟蹋身体。
鲁迅老师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如同谋杀。
许多人觉得幸福的意义就是出门看风景,旅游观光,而有的人以为幸福就是宅在家里养花种草。
有人喜欢平淡安逸,满足于按部就班;也有人挑衅自我,渴望在变革中不绝迈进。
其实每种方式都没有错,只是态度不一样,喜欢差别而已。
在《高兴颂3》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何悯鸿看到露西和李其行一起健身,觉得他们之间有暧昧 。
看到一位中年夫君送露西返来,又觉得暧昧。
这些 叶臻臻她们都看到了,在不相识事实原形之前,更何况人家私生活跟你也无关。
这个圣母心的何悯鸿就开始嘀咕,她嘀咕的内容是为这两个夫君抱不平,觉得露西一脚两只船。
她在说这些话的时间,忘记露西刚刚救过她。
叶臻臻告诉她:“即使道差别也不影响做朋友”然后有点无语的看着她,用眼神制止了她将要出口的后半句。
懂得尊重别人,比八婆更加值得别人信任,懂得包涵别人,才会让自己心胸得宽广
叶臻臻明确的道理何悯鸿却永远学不到。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雷同的三观。
排斥不如接纳;纠错不如共情。
用宽容代替苛责,用谦卑代替自尊。
管理好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懂得尊重他人的差异,才能各得其所,相互成就。
孔子说:“君子和而差别”就是这个道理。
03.
心理学家曾列出常见的认知偏差,有两条发人深省:
一是“朴素实际主义”:人总相信自己掌握真理,他人是不理性,乃至有偏见的。
二是“朴素犬儒主义”:人总以为自己是客观的,他人在以自我为中心。
纠正思维误区,精确熟悉自己,尊重别人的认知,才会有更好的人缘。
曾经看过一个漫画。
夫妻俩住在十二楼,两个人打骂吵得情绪瓦解。
夫君气得跳楼,在他从十二楼坠向一楼地面的时间,他看到了从十一楼到一楼的某些场景。
他家装修豪华,三楼的还是毛坯房,夫妻俩在一起笑呵呵的吃着火锅,幸福美满的样子。
他醒悟过来,自己是闲的发霉,日子太悠哉了,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固然这是一个漫画,了局不紧张,紧张的是夫君醒过来了又死过去了。
由于没有了时机。虽然醍醐灌顶。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让自己觉醒。
好比传统的父母,夫妻习惯的差别,孩子的逆反期,朋友的背叛……
我们掌控不了的事情,只能让自己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调解自己的心田。
对别人得当“托举”,将自己拉下“神坛”,做到谦卑,包涵,共情,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写在末端。
真正通透的人,懂得放低自己,即使不顺眼,也可以做到不指手画脚。
正所谓“独处守住心,人多管住嘴”。
对外浅言,对内深求。
争不赢,反而输了格局,擦?鲱大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