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试衣间,电商内卷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编辑/ 孙妍在国内,“顾客就是上帝”是一句广为传播的舶来语。最早由芝加哥百货公司——马歇尔·菲尔德百货的首创人提出,原话是“顾客永久是对的”,1961年日本歌
仅退款、试衣间,电商内卷 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 编辑/ 孙妍 在国内,“顾客就是上帝”是一句广为传播的舶来语。最早由芝加哥百货公司——马歇尔·菲尔德百货的首创人提出,原话是“顾客永久是对的”,1961年日本歌手三波春夫唱歌时说“顾客就是神”。从此“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流行开来,并传入国内,成为人尽皆知的商业、服务业标语。 当然,大多数人没有太拿这句话当真,中国消费者更相信“无奸不商”的老话,大概说“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的口头禅。 然而,不知不觉中,随着电商销售平台越来越卷,消费者忽然觉得本身正越来越像那句标语中的“上帝”了,在消费行为和商家的博弈中予取予求。 在某顶流带货直播间,主播告诉消费者买满1万元就可以参与抽奖,假如抽不中,哪怕把所有1万多元商品全退了也没事。 还是在这家直播间,有的商品买1个大件,送几样小件,主播自动“教诲”消费者直接买多少个大件,然后把大件全退了,小件全留着,送的所有小件加起来就便是白白薅了一个大件,一分钱都不消花。 更有甚者将试用品、试用装也省了,答应消费者直接拆正品包装,想吃就吃,想用就用,假如不满意,直接全额退款退货。 卖服饰的商家则吆喝着,就把他们的网店当成试衣间,想买多少买多少,只要试穿不满意,全都可以退,100件也行。职场网剧《今日宜加油》中,郑恺饰演的脚色每天换一件新衣服,吊牌藏着,穿完再退,原来,如许的情节源于生存。 又如大家熟悉的“仅退款”服务。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当碰到商品格量问题、与形貌不符等环境,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卖家提出仅退款哀求,而无需将商品退回给卖家…… 消费者惊呼:不知不觉中,我们真的成了掌握生意业务话语权的“上帝”! 当电商平台“刀刃向内”,鼓动消费者“坑”商家,只为创造更多的生意业务和流水。这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玄妙起来。对于与商家斗智斗勇多年的买家来说,功德是功德,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味道。 剖析“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大抵有两层意思,一层表示,消费者总是正确的,二层则暗示消费者应该得到一切,也就是说,商家可以放纵消费者“无理取闹”,只要消费者最终完成消费,买卖双方告竣生意业务,商家获得的利润掩盖了消费者的“超预期诉求”。 随着国内电商市场整体发展已经进入相对安稳增长的阶段,各大电商平台激烈争取存量市场份额,此时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电商平台正通过为消费行为定义全新的标准、内容和范围,乃至对卖方来说,是完全不平等的生意业务条款,让买家在生意业务关系中占据绝对主导职位,从而更彻底地刺激消费行为的产生。 于是,买卖关系的均衡被打破。买卖双方的关系就像一部老动画片里的人物“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商平台“没头脑”地设计了粉碎二元关系的生意业务场景;而消费者则变身“不高兴”,可以一不高兴就退货、退款,乃至投诉商品格量等。 原来,卖家和消费者都是生意业务的参与者,毗连着供需关系的两头,不该有高低之分,但当前电商平台们的行为无形中将消费者的话语权无限拔高了,也将商家和服务商推向了完全被动,大概说卑微的一面。 许多法律和行业专家担心,消费者通过不正当手段,使用平台规则来获取非法长处的“薅羊毛”行为,粉碎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侵害了消费者和商家的正当长处。例如,上述电商平台怂恿消费者举行一些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本身就有违最朴素的道德伦常,这种行为不仅是违背了民法典的诚实名誉原则,在严重的时间乃至会冒犯刑律,构成诈骗犯罪。 助长此种风气可能带来的风险很多。如在难以制约恶意消费者的条件下,诚信的商家反而可能会被误伤;消费者肆意退货、退款行为让中小商家难以蒙受,导致策划状况恶化;也许正常的消费规则会被粉碎,电商平台“挟用户以令商家”,倒逼商家满足更多太过的不公道要求,致使社会名誉体系受到恶意打击。 电商平台肆意放纵消费者的行为,并不是把他们当成“上帝”,而是宠溺成自恋的“巨婴”。以是,消费者的愿望就应该被满足——不应该成为某种具有绝对正当性、不容辩驳的市场代价观;消费者巨大的个人消费权力也不应该被使用来侵蚀怜悯、明确、耐心、妥协等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基本情绪基础。 将心比心,方得民气。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东方IC 泉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泉源:IT时报 (本文来自澎湃消息,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消息”APP) |
2022-08-07
2022-08-02
2022-08-02
2022-08-01
2022-08-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