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历史 2024-11-26 13:23 257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标题: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引言:清末民初,山东大地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饥荒比年,颗粒无收,越来越多的山东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生存之路。按理说,与山东

标题: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引言:

清末民初,山东大地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饥荒比年,颗粒无收,越来越多的山东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生存之路。按理说,与山东相邻的江南水乡,物产丰富,天气宜人,路程也相对较近,应该是最佳的逃荒之地。然而,成千上万的山东人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他们不畏严寒,不惧艰险,义无反顾地向北进发,踏上了漫漫的"闯关东"之路。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饱经沧桑的山东人,宁愿在冰天雪地中开创新生,也不愿南下寻找生机?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山东人的生存困境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登州府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当年春季,天空飘落黄沙,遮天蔽日;夏季,滚滚热浪席卷齐鲁大地,接连数月无雨,地表龟裂,庄稼全部枯死。据其时登州知府刘坤一的奏折纪录,仅登州一地就有十余万人流浪失所。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这场灾荒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是粮价飞涨,一斗粮食从原来的二百文钱涨到八百文,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饥民们不得不以树皮、草根充饥,以致有人挖掘观音土食用,导致大量百姓中毒身亡。

与此同时,生齿激增的题目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清朝中期以来,山东生齿以每年约2%的速率增长。到了光绪年间,全省生齿已突破三万万,而可耕地面积却并未相应增加。在一些生齿稠密地域,人均耕地不敷一亩,很多农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维持。

更落井下石的是,清政府的苛捐杂税让农民不堪重负。除了正常的田赋外,还有练兵费、海防费、河工费等各种名目标附加税。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济南府的税收记录,一个普通农户每年须要缴纳的各项税费,每每要占到年收入的三成以上。

1901年春,山东益都县发生了一起骚乱事件。本地农民因无力缴纳捐税,被县衙门派人强行查封田产。绝望的农民们聚集在县衙门前请愿,却遭到官府的弹压。这一事件导致大批农民变卖田产,举家外迁。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这一时期,山东沿海地域的渔业生产也遭受重创。由于过分捕捞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渤海湾的渔业资源急剧淘汰。烟台、威海等地的渔民收入锐减,很多渔家不得不改行或远走他乡。

在如此严酷的生存环境下,"闯关东"成为很多山东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据东北总督赵尔巽的统计,仅1902年至1904年间,经由山海关进入东北的山东移民就超过二十万人。这些移民中,有农民、渔民、手工业者,也有破产的商人和读书人,他们携家带口,踏上了这条布满未知的北上之路。

每到春季,从山东通往山海关的驿道上就会出现络绎不绝的移民队伍。他们或步行,或乘坐马车,带着简朴的行李和农具,历经数月才气抵达目标地。1903年,在前往东北途中,曾有一支由二百多人构成的移民队伍在渡过辽河时遭遇暴雨,损失惨重。但即便如此,奔赴东北的移民潮仍然连续不停。

二、江南地域的排外与封锁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光绪年间,江南地域固然物产丰饶,但各地均设置了重重壁垒,阻挡外来移民的涌入。以苏州为例,本地设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根据苏州府档案纪录,外来生齿必须由本地居民包管,并缴纳相称数额的"入籍费"才气在本地定居。这笔费用每每高达数十两白银,对于贫困的山东饥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付出。

同治十年(1871年),浙江杭州曾发生过一起闻名的"客民辩论"事件。其时有一批来自山东的灾民在西湖边搭建窝棚暂住,遭到本地居民的强烈反对。终极在地方官府的调解下,这些山东移民不得不迁往城外荒地居住。这一事件在其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江南地域倾轧外来移民的典型案例。

江南的地皮题目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早在乾隆年间,江南就已形成了完备的地皮所有制度。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江南农事观察》表现,本地约有70%的耕地都掌握在大地主手中。这些地主大多将地皮租给本地佃农耕种,极少租给外来移民。即便有外来人想租地耕种,租金也每每比本地佃农高出三成以上。

南京地域的行会构造对外来劳动力也采取倾轧政策。据统计,其时南京有大小行会近百个,险些把持了所有行业。这些行会订定了严格的入会条件,外地人想要加入必须经过层层稽核,并缴纳高额会费。1904年,南京棉布行会就曾明文规定:"非本地籍贯者,不得开设布铺"。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水利矛盾也是一个紧张因素。江南地域自古就有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各村庄之间形成磷拼杂的水权关系。外来移民如果要到场灌溉用水,必须支付"水费",且用水时间每每被安排在最不利的时段。光绪三十年(1904年),常州武进县就曾因水利纠纷发作过一场本地农民与外来移民的械斗。

语言文化差别同样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壁垒。江南边言与山东方言差别巨大,双方难以顺畅交换。据其时的纪录,很多山东移民因语言不通,常常在买卖往来中吃亏,以致被人欺骗。而江南人也每每用"北佬"一词蔑称来自北方的移民。

更紧张的是,江南地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宗族体系。外来移民很难融入这种封闭的乡村社会。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无锡一位举人在日记中写道:"北来之人,难入吾乡宗谱,终非正统也。"这种观念在其时的江南社会极为普遍。

即便有少数山东移民乐成在江南落脚,也每每受到各种歧视。他们的后代很难进入本地学堂读书,到场科举考试时也会受到特殊对待。据纪录,同治年间苏州府考试时,考官发现考生中有外籍者,每每会特殊严格地评阅其试卷。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在如此精密的社会倾轧体系下,即便是富饶的江南水乡,对于山东移民来说也是一片难以立足的地皮。这种环境一直连续到清末民初,才随着社会厘革逐渐改变。

三、东北的开放政策与优惠条件

相比江南地域的重重壁垒,东北地域对移民却采取了截然差别的态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颁布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明白规定对移民实验"招徕政策"。这份章程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法律保障,还订定了一系列优惠步伐。

根据档案纪录,清政府在东北设立了专门的移民局,负责和谐移民事务。以奉天省为例,1903年至1905年间,移民局在各地设立了二十多个接待站,为移民提供暂时住所和基本生活用品。这些接待站还配备了医务职员,专门救治途中抱病的移民。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地皮政策是吸引山东移民的最大诱因。其时东北推行"永佃制",即移民可以永世耕种政府划拨的荒地,只需缴纳少量地租。据《东三省通志》纪录,一般每户可得到二十至三十亩荒地,有劳力的大户以致可以得到五十亩以上。这些地皮经过开垦后即可成为移民的永世财产。

为了资助移民尽快适应新环境,东北地方政府还提供了各种支持。光绪三十年(1904年),吉林将军衙门发布告示,规定对新到移民免去三年赋税,并提供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在某些地域,官府以致调派本地农民教授移民耕种技能,资助他们适应本地的耕作方式。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何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边

东北的社会环境也相对开放。由于是新开辟地域,这里没有江南那样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和行会构造。据1905年的统计,在东北做买卖的山东商人已有数万人,他们开设的店铺遍布各个城镇,经营范围涵盖粮食、布匹、药材等多个行业。

水利灌溉方面,东北地域采取了与江南完全差别的做法。由于地皮广袤,水源富足,移民可以自由开凿水渠,建设水利设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黑龙江省的一份陈诉中提到,本地移民自发构造起来,构筑了长达数十里的灌溉渠道,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语言文化方面,东北的包涵性也很强。本地居民多为满族和蒙古族,他们习惯了与差别民族来往。山东移民到来后,本地很快形成了一种融合了南北特色的文化。据考察,很多东北地域的民俗节日和生活习惯,都带有显着的山东特色。

教育机遇也较为公平。1906年,东三省开始推行新式教育,各地兴办学堂。这些学堂对本地人和移民一视同仁,不存在任何歧视政策。据统计,到1908年,仅奉天省就有四百多所新式学堂,其中有相称一部分学生是移民子弟。

别的,东北地域还为移民提供了多样化的谋生途径。除了农业外,移民还可以从事伐木、采矿、运输等行业。特殊是在构筑东北铁路期间,大量山东移民被雇佣为铁路工人,每月可得到相称于故乡三倍以上的工资。

在这种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东北地域很快形成了一个以山东移民为主体的新兴社会。据1907年的统计,仅在辽宁省,山东籍移民就已超过百万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本地的富户和乡绅。

四、山东移民的东北创业史

山东移民在东北的创业进程布满费力与传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吉林省的一份观察陈诉中纪录了一个典型案例:来自山东荣成的张姓移民,带领全家十二口人来到吉林。初到时只有银元二十余枚,租住在大略的茅草房中。全家人起早贪黑开垦荒地,第一年收获粮食三百余石,由此奠基了家业基础。

这种费力创业的故事在东北各地不停上演。据《盛京时报》纪录,1907年春天,一支由三百多名山东移民构成的开荒队伍抵达黑龙江省。他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搭建帐篷,用大略的工具开垦冻土。到了秋收时节,这片荒地竟产出了万余石粮食,创造了本地开荒史上的古迹。

山东移民不仅在农业上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在手工业领域也颇有创建。1908年,在哈尔滨经营皮革作坊的山东商人已有数百家。他们接纳传统的制革技能,生产的皮革成品远销俄国。其中,来自山东即墨的王氏兄弟开设的制革作坊规模最大,雇工超过百人。

在贸易领域,山东商人更是独树一帜。据1909年的统计,奉天城内从事粮食贸易的商号中,有三分之二为山东人所有。他们善于经营,逐渐形成了以粮食、布匹为主的贸易网络。特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商人还创立了"关东票号",开展存储汇兑业务,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紧张支持。

东北的运输业同样离不开山东人的贡献。光绪末年,在辽宁省的主要驿道上,山东马帮险些把持了陆路运输。这些马帮不仅运送货物,还创建了沿途驿站,为过往商旅提供食宿服务。据纪录,从营口到哈尔滨的驿道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个山东人开设的驿站。

在都会建设方面,山东工匠也发挥了紧张作用。1910年前后,奉天城扩建工程中的泥瓦工程大多由山东工匠承担。这些工匠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术,还将山东构筑风格引入东北,形成了独特的构筑样式。在今天的沈阳老城区,仍能看到不少带有山东特色的明清构筑。

山东移民还开创了东北地域的特色农业。他们将花生、大蒜等山东特产引入东北,开辟了新的经济作物莳植区。特殊是在盖平(今辽宁盖州)一带,山东移民莳植的花生远近闻名,成为本地紧张的经济泉源。

教育古迹的发展也离不开山东移民的努力。1911年的统计表现,在东三省的新式学堂中,有相称一部分西席来自山东。这些西席不仅教授文化知识,还推广了新式教育理念。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移民子弟接受了精良教育,有的以致考入留日学堂。

值得留意的是,山东移民还将本身的传统文化带到了东北。据东北民俗研究资料纪录,很多地域的年节习俗、婚丧礼仪都带有浓重的山东色彩。好比,在东北的一些地域,至今仍保留着山东式的秧歌演出和庙会活动。这些文化传统的生存,成为了东北地域独特的文化景观。

五、移民潮对清末社会的影响

这场大规模的移民潮对清末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在生齿结构方面,据1911年的统计数据表现,东北地域的生齿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厘革。仅在辽宁省,山东籍生齿就已占到总生齿的四成以上。这种生齿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本地的社会形态。

在经济领域,移民潮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革新。山东移民将先进的耕作技能引入东北,如深耕细作、公道轮作等。据《东三省农业考察陈诉》纪录,1910年东北地域的粮食亩产量比1900年进步了近五成,其中相称部分归功于山东农民引入的耕作方法。

贸易网络的扩展是另一个显着厘革。1909年至1911年间,东北与山东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蹊径。这条蹊径东起营口,西至烟台,成为毗连南北的紧张商道。据海关统计,1910年经此蹊径运输的货物总值达白银三百余万两,其中包罗东北的粮食、木柴和山东的布匹、海产品等。

移民潮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1908年,山东商人在东北创办的票号到达了顶峰,仅沈阳一地就有二十余家。这些票号不仅办理存储业务,还开展跨地域汇兑,极大便利了商贸往来。有纪录称,其时从山东到东北的资金汇款,手续费仅收千分之三,远低于官方钱庄的收费尺度。

在社会风俗方面,移民潮带来了文化的融会。据1911年的《奉天风俗志》纪录,本地的婚丧礼仪开始融入山东元素,好比婚礼中接纳山东式的"堂前献茶"仪式。同时,一些山东民间艺术,如柳琴戏、大鼓书等也在东北扎根,丰富了本地的文化生活。

教育领域的厘革更为显着。1910年前后,大量山东西席来到东北,他们不仅带来了新式教育理念,还推广了山东的私塾传统。据统计,1911年东三省的新式学堂中,山东籍西席占比到达三成以上。这些西席培养的学生中,不少后来成为了本地的知识精英。

都会建设方面也留下了显着的山东印记。以奉天城为例,1909年至1911年间新建的街区中,多处接纳了山东构筑风格,如砖雕门楼、石狮装饰等。特殊是在贸易街区,山东式的店铺构筑一度成为主流,形成了独特的构筑景观。

语言的变迁同样值得关注。到1911年,东北很多地域形成了独特的方言,这种方言融合了东北本地话和山东方言的特点。一些山东方言词汇如"倒腾"、"利索"等,逐渐成为东北方言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技能流传是另一个紧张影响。山东移民带来的酿酒、制盐、印染等手工业技能,在东北得到了创新发展。以酿酒业为例,山东的勾兑技能与东北的粮食资源相团结,创造出了独特的东北烧酒工艺。

这场连续近二十年的移民潮,终极在清朝末年到达顶峰。1911年的一份观察陈诉表现,东北地域的经济总量较1890年增长了近三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长来自移民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这种厘革不仅改变了东北地域的面貌,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