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的发财梦
2007年,对于70岁的李常权来说,生存就像一坨难啃的窝窝头,又硬又涩还难以下咽。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大爷,李常权辛劳劳作了一辈子,可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每天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落得个手脚粗糙、腰酸背痛的了局。更别提那拮据的家境了,别人家孩子娶媳妇那叫一个风风光光,他连个像样的妆奁都拿不出。
就在李常权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如许了的时间,老天爷像是跟他开了个玩笑。连续两个晚上,李常权做了个奇异的梦。
梦里,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对他说:
"你这辈子太苦了,好好挖挖你家的地,保准能让你以后过上好日子!"
醒来后,李常权越想越觉得这梦不简朴。他寻思着,自己活了泰半辈子,还从没做过这么清晰的梦呢。兴许这就是老天爷给他指的路呢?
第二天晚上,李常权又做了同样的梦。这下他更确定了,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梦!老爷子的话犹在耳边:"好好挖挖你家的地,保准能让你以后过上好日子!"
李常权一拍大腿,心想:完了,我家地下铁定有宝贝!当年那些王公贵族躲债遁迹,把金银财宝埋到我家地下了?想到这儿,李常权激动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常权就把这事儿跟家里人说了。效果可想而知,一家子人都觉得他老糊涂了。儿子李二狗撇撇嘴:"爸,你这不是瞎折腾吗?挖地?挖出个啥来呀?"
李大妈也帮腔:"就是,泰半夜做的梦,能认真吗?"
但李常权却铁了心,非要一探究竟。
眼瞅家里人不支持,李常权咬咬牙,决定硬着头皮借钱请人挖。他先是找村里的王二麻子借了两千,又去镇上找亲戚东拼西凑了三千。
好不容易凑够了五千块钱,李常权赶紧请来村里的几个壮劳力,在自家厨房的地上开始挖洞。
大伙儿挥锹铲土,累得腰酸背痛,可连续挖了好几天,愣是啥也没挖出来。村里的人都笑话李常权:
"老李啊,你这是痴心妄想!"
"就是,别再挖了,再挖把房子挖塌了!"
李常权听着身边的嘀咕声,脸上挂不住,但心里却越发笃定。他暗自觉誓: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洞给挖出来!至于挖出来是金子还是银子,那就让老天爷做主吧!
李大妈一看丈夫铁了心要挖,只能太息摇头。这要是真挖出个金元宝来,倒也算大梦成真了;可要是啥也没挖出来,这不是白瞎力气、摧残钱吗?真是惹不起的主儿!
眼瞅着挖了十几天了,坑洞都挖到两米多深了,可还是一无所获。请来帮忙的人也开始意兴阑珊,纷纷找捏词开溜。
村里的流言蜚语也越传越难听,都说李常权是不是疯了,都这把年纪了还痴心妄想发财呢?李大妈一看这阵势,赶紧去女儿家求助,盼望能让半子出头劝劝李常权,别再厮闹了。
李家女儿固然嫁到镇上,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一听说自家老父亲竟然因为做梦就去挖地,而且还借了一屁股债,她就快气炸了。
当即就拉着丈夫赶回了外家,要好好教导教导这个不省心的老爹!
合法李家半子拍胸脯要出头制止这场闹剧的时间,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
意外挖出"鱼泉",喜从天降
就在李家半子计划出头制止这场闹剧的时间,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2008年的一天,当发掘深度到达16米时,工人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紧接着,一股清亮的泉水从洞底喷涌而出。
大伙都惊呆了,这深埋地下的泉水是从哪冒出来的?
更让人惊奇的是,随着泉水涌出的,竟然还有大量活蹦乱跳的鱼!这些鱼个个鳞光闪闪,肚子雪白,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的野生鱼。
大伙伙儿都看傻了眼,谁能想到在这荒山野岭的地下,竟然藏着这么一个神奇的"鱼泉"?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落。村民们纷纷赶来一睹"鱼泉"的真容。只见泉水清亮见底,活鱼们在水中高兴地游动,场面蔚为壮观。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这些鱼都是野生的,口感肯定好!"
"是啊,没想到咱村还有这么个宝贝地方!"
"老李这次真是捡到宝了,这鱼要是拿到集市上卖,肯定能卖个好价格!"
李常权乐得合不拢嘴。他那里想得到,自己每天做的那个希奇的梦,竟然成真了!而且还带来了这么一个"鱼泉",简直是喜从天降啊!
李大妈也高兴坏了,拉着老伴的手直念叨:
"老头子,你这次真有先见之明,要不是你坚持,咱哪能有这好运气啊!"
很快,李常权就探询到,这"鱼泉"里的鱼可不是一般的鱼,而是市场上价格不菲的云南盘鮈鱼。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斤就能卖到几十块钱。
李常权吹了声口哨,心里美滋滋地算起了账:这"鱼泉"要是昼夜不绝地往外冒鱼,那一年下来,自己怎么也能赚个三五十万吧?想到这,李常权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果不其然,有了这源源不停的鱼货,李常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他从村里请了几个工人专门负责捕鱼,每天收获的鲜鱼少说也有三四百斤。
李常权还跟镇上的鱼贩子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把鲜鱼源源不停地销往各地,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年,靠着卖云南盘鮈鱼,李常权的年收入突破了30万元大关。
信息来源:人民视频,2015年06月22,《农户在院中挖出鱼泉 汛期涌出大量河鱼》
在村里,他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大妈也不消再为儿女的婚事发愁了,翻箱倒柜地置办妆奁,真有点儿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气魄。
"鱼泉"猛然枯竭,梦碎一地
合法李常权沉浸在鱼泉带来的富足生存中时,2011年的一个夜晚,噩耗悄然而至。
当李常权像往常一样来到鱼泉边查看时,眼前的情形让他惊呆了:昔日泉水涌动、活鱼遍布的鱼泉,如今竟然只剩下一地烂泥,连一条鱼的影子都见不着了!
李常权简直不敢信任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使劲掐了下大腿,生怕这是一场梦。
可无论他怎样发狂,眼前的环境都没有丝毫改变:鱼泉,这个昔日让他一人得道的摇钱树,如今却突然间枯竭得一干二净,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李常权一下子傻眼了。他呆呆地坐在鱼泉边,脑子里一片空缺。想到这几年来自己对鱼泉的依靠,想到自己为这鱼泉投入的心血,李常权感到五雷轰顶,整个人都瓦解了。
他痛哭流涕,悔不妥初,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你个老糊涂,好日子过傻了是吧?就知道躺在鱼泉挣来的钱上享福,怎么就没想过存点儿钱防个万一呢?
李大妈看到老伴伤心欲绝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些年,他们一家的好日子端赖鱼泉,如今鱼泉没了,日子可怎么过啊?想到以后的生存,李大妈愁眉紧锁,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也纷纷赶来看热闹。看着空空如也的鱼泉,大伙议论纷纷:
"老李这下完了,没了鱼泉,他还能翻身吗?"
"谁说不是呢,前几年他家那阵仗,谁敢小瞧他?这下好了,又得回到从前的穷日子了!"
众说纷纭,李常权却无心理会。他整日愁眉苦脸,食不下咽,觉也睡不着。为了弄清鱼泉枯竭的原因,他四处探询,乃至不惜花重金请来县城的专家。
专家们东看看,西瞧瞧,末了得出结论:鱼泉的形成,很大概与地下暗河有关。由于连日抽取地下水,再加上近年来天气厘革,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导致鱼泉在一夜之间干涸。
听了专家的解释,李常权名顿开。他终于意识到,这些年自己只顾着享受鱼泉带来的富足生存,却从未想过鱼泉会有枯竭的一天。
如今好了,老天爷的馅饼说没就没,自己却成了两手空空的穷光蛋。想到这里,李常权悔恨不已,暗自觉誓:从今以后,再也不能只靠天上掉馅饼过日子了,一定要实事求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产业!
就如许,历经波折的李常权下定决心要东山再起。
他咬紧牙关,暗自觉誓:就算鱼泉没了,自己也要凭本事闯出一片天地来!他东拼西凑,筹了一笔钱,准备切身下海养鱼,看看能不能连续鱼泉的辉煌。
转型养殖终成功,鱼货飞入平常百姓家
鱼泉的猛然枯竭,让李常权意识到不能再坐等天上掉馅饼了。他咬紧牙关,四处筹钱,决心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
2012年,李常权租下村里的一个小水库,开始了他的人工养殖之路。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李常权可谓是"班门弄斧"。他东学西问,到处讨教,乃至不惜花大价格请专家指导。即便云云,前几年的养殖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鱼苗成活率低,病害频发,李常权试过各种土方子,都收效甚微。眼看着辛辛苦苦养大的鱼一批批死去,李常权恨不得抱头痛哭。
村民们看着李常权的逆境,难免议论纷纷:
"他呀,就是不认命!本来靠鱼泉挣点钱多好,非得没事找事。"
"就是,养鱼哪有那么容易?他不过是班门弄斧,能成功才怪!"
风言风语传到李常权耳朵里,他苦笑一声,暗暗发誓:
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李或人的锋利!
功夫不负故意人,颠末几年的探索,李常权终于掌握了养殖的精髓。2016年,他的鱼塘迎来了丰收。看着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鱼儿,李常权乐开了花。
他如饥似渴地把鱼运到市场上贩卖,没想到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供不应求。尝到甜头的李常权更加积极,鱼塘规模越做越大,2020年,他的养殖面积已经超过了200亩。
与此同时,昔日让李常权一夜暴富的"鱼泉",也重新抖擞了生机。为了纪念这段传奇,李常权在鱼泉旁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把鱼泉打造成了一个集观光、垂钓、美食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重庆晨报,2015-06-22,《农户在院中挖出鱼泉 汛期涌大量河鱼增收30万》
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惊叹于鱼泉的神奇,惊叹于李常权的创业精神。鱼泉的盛名,再次传遍大江南北。
而李常权的云南盘鮈鱼,也从村里的山沟沟里,一起销往天下各地。北京、上海的餐桌上,都能品尝到这来自大山深处的鲜味。
李常权的鱼货,俨然已经成为了平常百姓家的下饭菜。谁曾想,曾经濒临休业的李常权,如今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渔业大王"!
站在鱼塘边,李常权望着一池高兴的鱼儿,感慨万千。
16年前,他还是个一贫如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16年后的今天,他已是年产值过千万、名震四方的创业者。命运啊,真是无常,谁能料到老天爷竟然云云眷顾自己?
是的,老天大概总爱和人开顽笑,但只要你肯抓住时机、迎难而上,老天终究会眷顾那些发奋图强的人。
从偶尔发现"鱼泉",到鱼泉枯竭后的转型创业,再到如今的辉煌效果,李常权走过的,是一条从"靠天用饭"到"自主创业"的蜕变之路。在这条路上,有李常权的艰苦付出,也有老天的不期而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