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过热带雨林吗?你见过原始森林吗?那里有峰峦叠嶂的浩瀚,有遮天蔽日的迷茫,有直插云天的雄伟,也有郁郁葱葱的植被、密密匝匝的野花,还有很多栖息其间的飞虫鸟兽。在森林里,每一种生物无论强弱,每一个生命不管大小,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空间,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办学,也可以有一种“森林思维”。“森林思维”摒弃的是优胜劣汰的森林法则,不再是你上我下、你优我劣、你有我无以致是不共戴天的森林天下。“森林思维”寻求的是共生共建、共享共荣、抱团生长、相互依靠。
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班主任杨艳称之为“牵着一只蜗牛散步”。“他(某学生)能简朴表达需求,但口齿不清,不与同砚来往,课堂上一秒也坐不住,不停地摇动凳子、敲打桌子,他习惯了在课堂里四处溜达,或猛地尖叫一声,或大笑一阵,以致给老师一个熊抱,把课堂秩序搅得一团糟……开学不到一周,我便接到来自四周八方的投诉。”杨老师亲自带着这个“顽童”“玩”够、“逛”遍,赋予他“探险”的自由,帮助他降服“激动”。4年时间,一起“牵”着他成长,未曾放弃。2022年8月,学校举办的“新课标新课堂培训会”上,这个班承担了一节数学公开课的展示任务。在400多名观课者的课堂上,“顽童”4次举手发言,虽然依旧口齿不清,但是句句准确无误。正是因为这一课,全校西席知道了一只“蜗牛”的成长故事。
在学校这座“原始森林”里,如许的“蜗牛”何其多?也正是这个故事,让大家对“信赖种子,信赖光阴;看见孩子,玉成生命”的教诲哲学有了深刻的共鸣。
“森林思维”让教诲走向“看见”和“玉成”,给更多有个性或有缺陷的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更多发现”,看见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发现良好的学生很简朴,但看见淹没在良好光芒之下的弱者却很难。正如我们总会先看见大树和鲜花,却忽略了矮小的灌木和待放的花苞一样。学校应给予更多学生被“看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展示平台,开发更多通向乐成的“门路”。学校不能只有学科和测验,还要有非学科和才艺。我校从2022年起,在学生评价中试行一种“自主申报荣誉”式评价项目。每学期末,学生可以在学业结果之外,根据自己的特点、上风进行自主申报,自设奖项。其申报须要经公开自荐、展示成果、全班民主评议等程序后由班主任授奖。这一“更多发现”的机制,促成一些在学业上不敷良好的孩子主动展示个性和上风,像学业良好的孩子一样拥有了成长的获得感,而且引发了家长对孩子更加全面的关注和个性化发展的培养。
“开释空间”,激活育人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竞争之势有时不可逆转,但竞争生态可以优化。人文关怀、安全空间、支持机制等尤为关键。因为竞争而产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的生理健康危机扑面而来。教诲急迫须要建立温馨安全的生态情况。2020年起,我校针对小孤独、小标题、小网迷儿童(简称“三小儿童”)开展“点灯行动”,就困境儿童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形成了长效机制。
“阶梯评价”,玉成不同阶段的每一次积极。“森林思维”的本质是关注生长,涵养每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关注点不在于一个孩子是不是良好,而在于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成为良好,在于一个孩子是不是每天每月在进步。因此,在评价上应少一点“定性”的标签,多一点“量变”的观察。我校对学生的“星级评价”很有特点,一到六年级分别对应五星、六星……直至十星,学生只要“达标”即可获得基础星级,一些良好的学生则可提拔星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看似“双重尺度”,实则能兼顾不同生长阶段的孩子,分化和优化“竞争赛道”,变已往的“恶性竞争”为一种良性竞争。
“森林思维”下的学校是一种“互为师友,相互玉成”的生态情况,是“为生命而教,为生长而学”的生命教诲。只有当学校具有了润泽生命的“小天气”,看见悲喜,看见需求;看见兴趣,看见上风;看见成长,看见差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座优美的“学校森林”。
真正有远见的教诲,眼中一定要有如许一片“森林”。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西席报》2023年03月01日第10版
作者:黄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