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换个方式赏月:中国科学家展现嫦娥五号月壤微观之美

[复制链接]
秋水汇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2-24 09:58:29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科学家与艺术家互助,在中秋节开启全新的赏月模式:通过高科技本领,让人们明白细如粉末的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天下。
这是7月7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玄武岩碎片的正交偏光显微照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2020年底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刷新了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知。
“去年我们团队第一次拿到嫦娥五号样品的那一刻,那种激动和自豪终生难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蔚说。在14亿中国人中,他是为数不多可以近距离接触月壤的人,不但可以“举头望明月”,还可以低头赏月壤。
“月壤险些覆盖了整个月球外貌,它就像是汗青书,月壤中每一粒灰尘都能讲述那个星球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但月壤比发丝还细小,不借助先辈的显微设备根本看不清。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月壤是一本天书,看不清也看不懂。”杨蔚说。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玻璃珠的横截面背散射电子图像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去年第一次拿到月球样品时我们急着获得新发现,我看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现象,却来不及用最好的方式记录下来。本年初我们再次申请到月球样品,我希望能把我看到的月壤用最美的方式记录下来,我觉得有责任把这美丽的微观天下、这读懂天书的喜悦分享给公众。”杨蔚说。
为此,杨蔚联合来自中科院盘算技能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利用显微成像和摄影、图像融合和处置惩罚、三维重修和虚拟现实技能等,从科学和艺术的视角出现月壤之美。
技能职员用355微米孔径的筛子,从获得的月壤样品中筛出较大的146个颗粒,给每个颗粒编上号;显微摄影专家把沉重的器材搬到科学家的实行室;艺术家指导怎样在拍照时打光,怎样为照片调色;科学家琢磨怎样把微小的月尘固定住,营造得当的拍摄环境。
他们给月壤颗粒做了高清CT,根据内部布局为它们分类;又利用景深合成显微摄影技能,给每个颗粒都拍了高清照片。为了达到展出的效果,每一颗颗粒都要在电子显微镜下分别拍几百张局部照再拼合起来。就这样从冬天拍到了炎天。
2月20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一颗直径只有0.5毫米的玻璃珠的显微照片,玻璃珠外貌映出镜头的影像,像只圆圆的眼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月壤的微观天下里,杨蔚见到一颗直径只有0.5毫米的圆圆的玻璃珠,由于它的反光太强非常难拍,玻璃珠的外貌映出镜头的影像,末了拍出的照片像一只带着瞳孔的圆眼睛,惊讶地望着这个天下。
那些来自月球的灰尘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在地球的氛围中飞走。杨蔚想了很多办法将它们固定住,一开始想用胶带粘,又怕粘性太强之后取不下来,末了利用静电吸附在盘子上。
杨蔚说,很多月壤的独特现象他以前只在文献中读过,从未亲眼见过。比如,与地球土壤差别,月壤里有很大一部门是玻璃。由于地球上有大气,小陨石会在大气中燃尽无法落到地面。但在没有大气的月球,细小的陨石以高速撞击月面,在高温的作用下使得微米标准的局部发生了熔化,再与其他细小的月壤颗粒粘连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黏结物。在他拍摄的月尘中就有一粒形态酷似宠物小狗。
2月19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黏结物的显微照片,形态酷似一只宠物小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一种名为正交偏光显微图像中,人们能看到月壤颗粒中矿物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有花、有蝴蝶、有星星……
“这些色彩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这是判定矿物的常用方法,只管现在已经渐渐被电镜技能取代,但它出现出月壤美丽的一面。”杨蔚说。
在高清CT和显微摄影的底子上,盘算机专家制作了月壤颗粒的三维重修,又模拟了嫦娥五号着陆区正中午分太阳光强度和角度,出现出这些月壤颗粒还在月球原地本来的样子。
中科院盘算技能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林说,月壤分析和三维重修是个未知领域,能够参与探索这一未知领域是令人激动的。“我们对重修的月壤三维模型进行艺术化展示,结合VR/AR技能,让平凡大众能通过手机或电脑与月壤颗粒互动,感受月壤的美丽。”
这些成果1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揭幕的“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上与众人见面。
展览筹谋创制团队成员、中央美院西席王沂说,这次展览中,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基于各自所学,集思广益,共同创制,既有严谨的知识性,也有互动的意见意义性,更有美感的新体验。
“这种出现从视觉上有一种‘尽精微,致广大’的感受,不足发丝粗细的月壤颗粒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万千天下。而透过表象看是它背后蕴藏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穷大概。这次的月壤出现尝试将前沿的科学内容借用艺术的思维让大众触手可及,在体验宇宙奥秘的同时陪同着对大众审美感知的培养。”王沂说。
杨蔚说:“科学刚刚诞生的时间,险些全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几百年后的今天,社会高度分工,科学和艺术分道扬镳,我们要重新融合科学与艺术。技能支持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探索启发艺术创作,艺术想象引领科学研究。”(记者喻菲、杨春雪)
(泉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符樱】
【泉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