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吴季:从太空视角看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家

[复制链接]
丢那声Lv.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1-5 00:15:4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季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作题为《中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陈诉。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喻菲、杨春雪)在吴季的科幻小说《月球峰会》中,人类登月100周年时连合国安剖析史无前例地将会议搬到月球上举行。他畅想从月球视角对待人类面对的挑战,促进差别国家求同存异,解决全球管理难题。
“当人进入太空后更会领会到人类就是一个团体,无论肤色怎样,他们的共同之处都远远多于差别之处,这是来自太空的启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说。
既是科学家也是科幻作家的吴季,最近在希腊举行的第44届天下空间科学大会上,因其为推动国际合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国际合作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8年来,第一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2016年12月1日,中科院全面启动“十三五”空间科学任务,向天下征集“任务单”。时任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的吴季在发布会上先容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与此同时,国际天文连合会批准将编号为10118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季星”。
“这是大约30年前日本天文学家发现的一颗直径约9公里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用2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它。”吴季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看看这个位于小行星带的小亮点。
50多年前在夜空中捕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身影是吴季儿时记忆中的一抹亮色。从那时起,他就对探索太空有一种特别的向往。
上个世纪80年代吴季在欧洲空间局学习,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空间科学,并切身体验了欧空局对哈雷彗星的抵近观测,感受到太空探索的诱人之处。
得到博士学位后,吴季于1994年返国工作。他很重视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进步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水平。
1997年开始,吴季在中国第一个空间科学计划“地球空间双星计划”中任应用体系总设计师和中国与欧空局之间的合作和谐人,这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的第一个航天计划。该计划与欧洲空间局的“星簇计划”相共同,实现了人类汗青上初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和谐探测,得到了国际宇航科学院杰出团队成绩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实施这一计划时,中欧双方管理文化和方式差别,吴季尽大概从中和谐。仪器交付时正赶上“非典”期间,双方科研人员降服重重困难,相互也创建了充分的信托。
“空间气候研究任何单一国家都不能依赖本身的气力得到完整的数据。因此,国际合作黑白常须要和不可或缺的。”吴季说。
2005年前后,吴季提出了与俄罗斯连合开展对火星空间环境探测的大胆想法,这就是后来的“萤火一号”计划。虽然这一计划遗憾地没能成功,但为后续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进行了宝贵探索。
2011年中科院设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吴季开始领衔中国空间科学的总体规划。由此,中国诞生了“悟空”“墨子”“慧眼”“实践十号”等一系列科学卫星。这些计划都与国际同行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吴季还推动创建了中科院与欧洲空间局连合遴选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新机制。
2016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吴季位列十位科学家之首。
“我们是个大国,应该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科学的发现是人类的发现,是人类共享的,中国在前沿科学领域取得的突破也是全人类的成绩。”吴季说。
他认为,应在空间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因为单一国家经费有限,合作能够克制重复投入,使各方得到更大收益,共享数据可以有更大的科学产出。
他说,未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空间科学领域将开展广泛的合作,“中国2025年到2030年的新科学卫星计划正在论证之中,其中好几个都会开展国际合作”。
作为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辐射带小卫星群工作组的主席,吴季正积极推动中国、美国、日本、芬兰、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合作,创建由10颗小卫星构成的星座,探测地球辐射带,为空间气候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吴季在协助学生领导的团队研制干涉成像卫星载荷和地面大科学装置的同时,还创作了两本科幻小说《月球旅店》和《月球峰会》,以及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游的科普著作,并积极推动贸易航天发展。他在探究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在思索从太空看地球将对人类的头脑和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的智慧生命是整个太阳系的主人,我们不应该再夸大肤色的差别,我们只有一个名字,叫作‘人类’。”吴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