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52年前,“东方红一号”的诞生,为何让外国人难以置信?

[复制链接]
淄水田园Lv.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9-24 05:02:4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北京友谊宾馆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场著名的头脑风暴,这就是“651”会议。这场会议长达42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在这次会议上,各个范畴的专家们讨论了包罗:卫星的重量、卫星的尺寸、轨道的高度、轨道的倾角等等,与新中国首枚卫星有关的细节。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讨论决定将这枚卫星做成72面体的球形。
“东方红一号”
这就是“东方红一号”研制完成后的样子,实在在会议上,有人曾提出要做成五星红旗上星星的形状,如许更显得意义非凡,可为什么末了要做成72面的球体呢?
因为72面的球体在旋转过程中,每一个面都可以反光,容易贴太阳电池片。从测控、另有观测等等科研角度来说,72面的球体都更合适。但是在其时的中国,不仅科研底子弱,连根本的物料都很缺乏,而“东方红一号”的乐成研制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东方红一号”腰带框
其时“东方红一号”的生产车间条件简陋,外国偕行来工厂观光,都不信任本身的眼睛。因为卫星的零件都是细密部件,特别是卫星中间的布局框,是支持卫星布局的最重要的部件,人们叫它腰带框,工艺要求极其严格,但是厂房连净扮装备都没有。
“东方红一号”制造车间
硬件条件差,各人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却空前高涨。为了加工这个“腰带框” 技能职员和工人在一起,想了很多办法,边干边探索。其时,卫星总装车间工人之间,有如许一句话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内心。那就是“要做到每拧一个螺丝钉,每焊一个焊线,都要让毛主席放心。”
“东方红一号”总装
在卫星总装车间工人的共同积极下,“东方红一号”的零件装备终于完成了。然而,由于在太空中,所有装备都脱离大气层的保护,没有空气、没有动力,甚至还充斥着危险的太空辐射。为了包管卫星上天后正常工作,所有上星装备都必须要在地面,做各种外太空环境的模拟实验,如许才气确保上天后正常工作。振动试验、离心力实验、低温试验,一样都不能少。其时用来模拟太空真空环境的测试装备叫真空罐,测试一开始就不能中断,一次测试十天八天的不能脱离,科研职员就直接抱着被子,裹着大衣日夜的守在真空罐,一刻不敢懈怠。
飞鱼牌手摇计算机
除了要把卫星造好奉上天以外,还要兼顾卫星与地面的联系,这就必要靠细密的计算算出卫星的轨道,然后在地面创建测量站。当年,计算机没有如今这么普遍,最先辈的就是图上的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算盘的计算速率有限,年轻的工作职员只能一天三班倒,每天在计算机室里哗哗哗地算,偶然候任务急,手摇计算机不敷算,连算盘都用上了,那时候光是算出一条轨道都得花上一年的时间。
正是用这种笨办法和土办法,“东方红一号的”测控网才陆续地创建起来。
立在发射台上的“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组合体
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研制了12年以后,终于以端正庄重的姿态,呈如今众人面前。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东方红卫星”发射乐成,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天下上第五个可以或许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明天请继续关注:我们肉眼观察到“东方红一号”,中国科学家是如何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