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穿衣,总担心穿得不够。
羽绒服下,秋衣、衬衣、背心、卫衣……全都套上,痴肥得像个熊宝宝。箍得难熬不说,走在表面还以为不咋暖和。
现实上羽绒服里穿得多,真不见会更暖和。
咱先给各人介绍一个很好用的「穿衣公式」,只需要三层衣物,就让你暖暖和和:
冬季穿衣公式
内层
保暖亵服
速干运动服
吸湿透气,有舒适性
+
中层
羊绒、羊毛
毛线衣、抓绒
增长空气含量
+
外层
防风羽绒服
三合一冲锋衣
增长空气含量
通气性差,防止散热
有网友试事后,发现打开新世界大门,不用穿许多居然也能这么暖,活动还方便。
一些抗寒能力强的朋友,还会再减少中层。穿件「加绒速干服」大概「长袖 T 恤」,表面套一件防风羽绒服就足够了。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个穿衣法的关键秘诀,就是一个道理:利用好衣服下的空气,就是保暖的关键。
穿衣服能保暖,就是给人体制造了「防护」,避免热量从内向外散出去。
啥衣服能保暖呢?那就得看衣服材质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小,分析它越不会把身体热量传出去,也就越保暖啦。
看下面,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仅 0.025W/m℃,保暖性能是羊毛的 2 倍。
常见纺织质料的导热系数
质料
| 导热系数 W/m℃
| 棉
| 0.072
| 粘胶纤维
| 0.063
| 羊毛
| 0.053
| 蚕丝
| 0.052
| 腈纶
| 0.051
| 静止空气
| 0.025
| 羽绒服下还有足够封闭空间,去制造温暖的静止空气层时,我们就会感到更暖和啦。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三种错误的穿衣方法,都没有发挥好静止空气层的能力。
许多人都踩坑了:
错误穿法一
羽绒服里穿得太多
凡事都讲究一个矫枉过正。
空气太多会引起「热对流」,户外走动时轻易加剧热量散失。
咱们把人体想象成一个圆柱体,衣服件数越多时,件与件之间会出现新间隙,新间隙又能容纳空气——终极就会造出一个很厚重的空气层。
空气层太厚重,里面的空气将不再静止而是会流动起来,这就是「热对流」。
根据传热学理论,热对流会加剧热量散失,并且冷流汇入暖流,辛辛苦苦攒的热量都被浇灭了。
特殊是当我们在户外走动时,衣服还会随着身体动作出现相互摩擦、挤压。这些摩擦、挤压更会加速衣服间厚重的空气层流动。
现在有相当多研究表明,衣服下的空气层厚度超过肯定量时,保暖性就会开始降落。
图为 2021 年利用某款防寒服做出的实验数据,当衣下空气层厚度超过 3.4 厘米时,保温性就呈现降落趋势了。差异实验防寒服,数据可能存在区别,但各项研究中「保暖性增长-削弱」的趋势都是一致的。
穿的件数少,空气层会相对薄些,不易引发热对流。并且人体散发的热量也会充斥着整个衣下空间,内部冷热相对匀称一些,体感上更暖和。
网络上,已经有许多人发现这个奥秘。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穿太多会影响保暖性,还有一种情况同样需要注意:
错误穿法二
每层衣服都穿太紧
爸妈曾说过,冬天要裹得紧些才贴身保暖。
这也是不建议的。
咱前面讲过,静止的空气是绝好的「保温屏蔽」。假如穿得紧巴巴,就可能把空气给挤出去——空气层过于稀薄,终极就会影响保暖性。
2015 年一项研究就发现了这个情况。
研究人员给「暖体假人(模拟人体发热的工具)」穿上亵服、毛衣、防寒服共三层衣服,模拟有风无风、站着走着等情况下,什么样的衣服尺寸会更保暖。
效果发现外层衣服尺码稍大些时,各种情况下都会更暖和一些。
其中原理就是衣服留出空间给了空气,制造出温暖的空气层来帮助保暖,假如咱紧巴巴地裹着对于保暖是真的没啥帮助呀,何况穿着还不舒服。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呀,咱冬天穿衣,真不用想着要去靠使劲加衣服,裹得又紧又密实才暖和。
大大方方地通过合理的衣物搭配,去构建温暖的空气层,才是妙策。
另外,还有一个轻易被忽视的点,买羽绒服别只盯着悦目,肯定多注意细节。
羽绒服没选对,保暖性会大打折扣:
错误穿法三
羽绒服不够「封闭」
羽绒服足够「封闭」就能尽可能减少热量流失,也能制止静止空气层流动。
挑选或穿着羽绒服时,要多注意以下 4 点:
1. 尺码合身或稍宽松一点
太修身,会挤压「空气层」;太宽松,穿上像个灯笼罩子内部空气也可能对流斲丧热量。
2. 面料选防风、防水面料
防风防水面料能有效制止热量流失。南方、北方地区要建议挑选这种面料——北方风大,得抗风;南方湿度大,湿气沾湿羽绒会低沉保暖性。
3. 领口要有收紧设计
领口大开轻易让热量流失,选择小领口大概立领、兜帽等设计。固然,也可以戴一个围巾来办理问题。
4. 衣服下摆、袖口要有收紧设计。
同样是防止热量流失,也可以选择长款羽绒服。
通过以上 4 点挑出的衣服,大概长如许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现在各人都知道该怎样去搭配自己的衣服了吧。也建议把文章「转发」给爸妈,别用错误的方式保暖啦,警惕越穿越冷。
固然,每个人的抗寒能力有差异,中间层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做调整哈。
穿得不痴肥,每一层都有明确的作用,比胡乱地套真的要更好噢。
来源:丁香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