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两千年前,闻名诗人屈原在诗作《天问》中向上天发问,显现了探索宇宙的精神,‘天问’因此成为了我们行星探测工程的名称。”
当地时间9月18日至22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央研究员王琼在21日发表的《中国探月和深空探测工程》陈诉中,展示了中国未来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行星探测的使命规划。
根据现场陈诉内容,已经立项的探月工程四期使命不但将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和月球南极勘察,还将通过嫦娥八号使命在2030年之前完成月球科研站根本型建设,为中国和俄罗斯主导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打下坚实的底子。
行星探测工程则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据先容,天问二号将先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使命,再泯灭七年时间飞向一颗主带彗星开展观测;天问三号则会再次飞往火星,将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使命。相比之下,计划在2030年前后发射的天问四号要走得更远,实验一次发射两个探测器分别观察木星和天王星。
王琼在陈诉中强调,中方不停对太空活动中的国际合作,希望能与国际合作同伴们共同积极,“现在是时候让我们以人类的名义开启对星辰大海的远征,并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次使命看完木星和天王星”
据中国航天科技团体有限公司微博9月19日消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使命团队在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获得2022年度天下航天奖。该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年度最高奖项,此前,嫦娥四号使命团队代表也曾获得此奖。
中国航天科技团体微博截图
2021年5月,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乐成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实现了我国首次火星围绕、着陆、巡视探测,也使中国成为第二个乐成登陆火星的国家。但中国的行星探测工程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将眼光投向更高的目标。
9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央研究员王琼在天下宇航大会发表《中国探月和深空探测工程》陈诉,展示了中国在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规划。来自中国空间技能研究院的王冀莲在21日的《天问一号使命成就》陈诉中,也对未来中国行星探测使命的细节做了先容。
“两千年前,闻名诗人屈原在诗作《天问》中向上天发问,显现了探索宇宙的精神,‘天问’因此成为了我们行星探测工程的名称。”王琼说,在天问一号使命取得乐成的同时,中国也已确立了三项全新的行星探测计划。
根据他在现场展示的使命规划,天问二号探测器计划在2025年前后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主要使命是完成近地小行星的采样返回,并对一颗主带彗星进行观测。
天问二号探测使命概念图 视频截图(下同)
王冀莲则在其演讲中先容说,天问二号探测器将首先飞向近地小行星2016HO3,约莫在发射一年后抵达目标并进行抵近观测和采样返回。预计在发射约莫两年半之后,完成采样的天问二号将回到地球轨道,把携带样本的返回舱送回地球。
在送回2016HO3的样本之后,天问二号探测器将掉转航向重新飞入深空,用七年时间前去小行星带中的主带彗星311P,执行观测使命。
王冀莲展示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返回和观测主带彗星使命概念图
公开资料显示,小行星2016HO3的直径在40米至100米之间,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也在一个非常迢遥的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因此被戏称为地球的“准卫星”。311P彗星则是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主带彗星,直径约480米,轨道周期约为3.24年。
接下来的天问三号将进一步推进火星探测进程,目标是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王琼在陈诉中表示,天问三号将分为两次发射使命,依次将着上组合体和轨返组合体送往火星。发射使命大概在2028年或2030年前后进行。
王琼展示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使命概念图
天问四号使命则首次将眼光投向太阳系中的巨行星,目标是在一次使命中造访木星和天王星,计划在2030年前后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王琼表示,天问四号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飞往木星的主探测器和一个对天王星进行飞掠式探测的副探测器。具体的科学使命暂时还没有确定。
对于这项深空探测使命的技能细节,王冀莲则先容说,探测器将分别擦过金星一次、擦过地球两次,从而借助引力弹弓效应飞向木星。探测器会在抵达木星系之际分离,主探测器重点观测木星和木卫四,副探测器则使用木星的引力弹弓飞往天王星。
“这项使命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在使命完成之后,中国将具备探测太阳系内任何可选目标的能力。”王冀莲说。
天问四号使命概念图
下一次“嫦娥奔月”,瞄准月球背面和极区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乐成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取得圆满乐成。在短暂的沉寂之后,中国探月工程克日又有了新动作。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10日消息,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央主任刘继忠在担当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使命已获国家批复,目前进展顺遂,嫦娥六号产品根本上已经生产完毕。
在21日的陈诉中,王琼进一步先容了未来中国月球探测使命的规划。他表示,嫦娥六号计划在2024年至2025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目标是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托肯盆地完成采样返回使命。
嫦娥六号使命概念图
在嫦娥六号使命中,中方也将积极与国际同伴开展合作。据先容,嫦娥六号着陆器将携带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洲航天局(ESA)和瑞典的月表负离子探测仪,以及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轨道器则会携带巴基斯坦的ICUBE-Q立方星。这些载荷的技能对接方案已进入最后敲定阶段。
嫦娥六号将搭载的国际合作同伴的设备
紧随厥后的嫦娥七号使命则着重月球南极附近的资源和环境展开具体观察,探测月球永久阴影区是否存在水冰。王琼表示,这一使命将包罗两次发射,首先计划在2024年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然后计划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
嫦娥七号将搭载重量为15千克的轨道器和阿联酋一辆重量10千克的月球车。着陆器计划在月球南纬85度以上的环形山附近着陆,轨道器则会在倾角90度的200公里圆形轨道上运行。
嫦娥七号使命概念图
计划在2030年前发射的嫦娥八号则会拉开月球科研站建造的帷幕,王琼称,它的目标将是完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根本型,同时执行月球物理场观察、地质观察、月球原位资源提取实验及地球宏观现象观测等使命。
“勘、建、用”三步走,计划2035年前建成月球科研站
客岁6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团体公司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同伴指南(V1.0)》,制订了时间跨度达15年的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项目,计划在2035年建成月球科研站。
在21日的演讲中,王琼向与会各国航天专家和媒体展示了月球科研站项目标更多细节。他表示,早在推进嫦娥五号使命的过程中,中国科研人员就开始思考如安在探月工程三期结束后继续开展月球探索。
“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未来怎样能更有效、更高效且可连续地开展月球探索。因此基于我们自身的条件和国际动向,我们提出了月球科研站的设想,在月球南极建立办法,以开展大规模科学探索和技能验证。我们相信这将更大幅度地促进科学研究和技能进步。”
王琼表示,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一个全球参与的国际科学计划,将成为天下全部合作同伴广泛交流、共同贡献和共享长处的平台。
月球科研站项目将采取“勘、建、用”三步走的战略。王琼先容说,第一阶段由嫦娥七号使命和其他国际合作使命组成,重点观察月球南极地区,寻找建立科研站的符合位置。
第二阶段计划在2030年左右启动,嫦娥八号使命将成为建设阶段的第一步,建设包罗指挥和通讯办法的月球科研站根本型。随后开展的ILRS-1至ILRS-5使命将在月球外貌摆设更多底子办法,并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
“我们将渐渐升级科研站的根本型,在2035年之前使其成为功能齐全的办法。”王琼说,在这之后,月球科研站将转入长期使用阶段,开展多维度、连续性的科学活动。
建成后的月球科研站将由地月往返办法、月球长期支持办法、月面运输与运营办法、科学研究办法和地面支持与应用办法这5个部分组成,将重点开展月球地质考古、天文观测、地日关系研究、科学实验和资源使用这5类科学研究。
国际月球科研站五个组成部分分析
王琼在演讲中还展示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大抵安排,他表示,在中国完成嫦娥八号使命之后,ILRS-1至ILRS-5使命将有国际合作同伴的参与。
根据现场发布的使命规划,ILRS-1使命将摆设一颗中继通讯卫星,在月表建设长期能源供应模块,开展地质观察、多源粒子探测和样本收罗等使命。ILRS-2使命则会建造、扩展通讯基站等底子办法,并实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和实地勘察等使命。
嫦娥八号、ILRS-1和ILRS-2使命规划
在此底子之上,ILRS-3使命将会把网络到的月球样本送回地球,使用探地雷达对月球进行进一步的地质观察;ILRS-4使命计划建成核反应堆等长期能源支持模块,开展日地月空间物理观测和月面生物科学实验。
最后,ILRS-5使命将建成月面观测办法,提供长期科学探索和资源使用能力,并开展月面天文观测、日地空间环境探测等实验。
月球科研站建设阶段ILRS-3、ILRS-4和ILRS-5使命规划
“现在是提交合作意见的好机会”
在陈诉的最后,王琼还强调了太空探索中国际合作的紧张性。他表示,从嫦娥一号使命启动以来,中方始终高度器重国际合作,例如嫦娥四号使命就搭载了来自德国、瑞典、荷兰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科学仪器,天问一号使命也与欧空局进行过通讯测试。
谈及未来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王琼说,“嫦娥八号使命目前仍处第一阶段,中方将努力为国际合作投入更多的资源,这是一个提交合作意见的好机会,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合作内容。同时,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还处于‘第零阶段’,因此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国际合作。”中方同样欢迎国际合作同伴在月球科研站方面与中国积极合作。根据现场展示的内容,国际月球科研站包罗联合提案、协同设计、技能合作、合作使命、成果共享和战略接洽这六类合作方式,
王琼表示,合作是开放、包涵和弹性的,中方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希望能与国际同伴共同积极。中方欢迎国际上的当局组织和非当局机构参与合作,合作同伴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灵活选择合作项目。
“我们朴拙地欢迎全部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参加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使命。”王琼总结说,“现在是时候让我们以人类的名义开启对星辰大海的远征,并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