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国父母为何总在关键时刻‘扫兴’?

[复制链接]
赫本本风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7 天前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回答1988》
一个东亚年轻人都能共鸣的词:扫兴父母。《人物》在八月发布的一篇读者征集内容中,展示了诸多被父母扫兴的瞬间,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扫兴父母”无疑是东亚文化中常见的亲子关系,它的典范指向了东亚文化中一种自我建构的方式——团体主义下的互依自我。
人类学家许烺光老师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存方式比力》(1981)一书中对于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传统住宅有过一段描写:
“美国人的住房通常都有个或大或小的院子。院子周围有些矮树,却很少有高大的院墙。……大多数中国人的住宅都有高大的围墙,从院外只能看到屋顶,结实的大门把院内同外界分开,……避免过往行人的视线进入内院。美国人的室内讲究个人运动空间,……私人空间是不容侵占的。父母在孩子的房间毫无行为自由,而孩子同样也不能私自突入父母的领地。
相反,在中国人家中,私人权利几乎不存在。……不仅父母有权干涉子女,子女也有权动用父母的东西。……(总之,)美国人在家中的运动范围是有严格的个人界限的,但家中与外界却并无分界。相反,中国人在家中的运动范围并无界限,但高高的院墙和双庞大门却把他们同外界世界隔绝了。”
许老师的形貌生动地捕获到了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下自我跟他人关系的风趣不同:一边是内外群体的界限较为模糊,但个体之间的界限清晰而严格;另一边则是,把内外群体区隔开的那座围墙高大结实,而围墙以里,内群体成员之间密切无间、不分你我。
01.文化与东西方自我建构差别

打个比方来说,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一个围绕着自我建构起来的宇宙,毫无疑问自我就是谁人宇宙的中心。与此同时,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对我们来说非常紧张的人,比如说父母、伴侣、子女、朋侪等等,他们会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我们周围呢?
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方式最具代表性:一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趋近但独立,就是相互密切但有界限,相互之间的区隔是明白的,即相对于自我,别的人都是他人,这种自我建构方式称为独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
另一种则是精密且领悟的方式,就是相互之间的界限不那么明白,两边的自我有一部分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自我是不独立于其他人的,他人是他人,也可能是“自己人”,总之是相互依靠在一起的,这种自我建构方式称为相互依靠的自我,简称互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
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典范的西方文化里,人们团体更偏于独立自我建构,而典范的东亚文化里,人们团体更偏于互依自我建构
独立自我建构(左)与互依自我建构(右)(Markus & Kitayama, 1991)
独立自我与周围的他人及环境相分离,是内在而稳固的实体;而互依自我与他人和社会情境不可分割,因而是不能单独存在,同时弹性、机动和可变的。
劈面临其他人时,互依自我既可以把他人包涵进来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也可以把他人只看作他人(杨宜音,2003)。这就像费孝通老师所说的差序格局,人与人的关系会随着亲疏远近而发生变动。
独立自我强调彰显个人的独特性,紧张的是去表达自我并实现个人目的;而互依自我则强调归属于某个群体,更紧张的是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紧张他人的期望以及整个群体的目的。
这可能就是“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区别,一个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成功,另一个则是依靠团体的力量实现一个民族的巨大复兴。再比如,美国人崇拜孤独的牛仔和运动明星,而我们会更崇拜一支取胜的队伍或者团队的向导者。
对于独立自我来说,他人是评价自我的紧张参考,对于互依自我来说,他人不仅有助于做出自我评价,更是界说自我的来源。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比方北欧、西欧以及北美的人,会以更多的个人元素或特质来表述自己,如“我很忙”“我很强健”“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而来自东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团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倾向于以他人眼中的我以及社会身份来表述自己,比如“我的家人老说我很忙”“我的同事觉得我人不错”“我是我妈的乖女儿”等等(Triandis, 1989, 1990; Trafimow et al., 1991)。
《请回答1988》
再比如,你的微光荣户名是什么?否则就是用真名,否则就是用昵称,还有一种,会叫“豆豆妈”“妞妞爸”之类的…… 其实这就是在用社会脚色、身份与相互关系来界说自己,此时自我是镶嵌在社会关系以及情境中的,它同时也意味着,假如跟那些相依靠的人分开,或者失去了用以界说自己的社会联系,我们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别的,我们也会对与我们有关系的品德外敏感。在一项实行中,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参与者被要求分别想自己、母亲以及一个公众人物。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效果表现,在思考自己时,大脑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会被激活,这是一个和加工自我信息有关的脑区。
但是,与西方参与者不同的是,中国参与者在想到自己的母亲时也会激活这个脑区(Zhu et al., 2007)。换言之,对于中国人来说,母亲与自己在大脑的表征上是难以区分、十全十美的。与此同时这也分析,浸润在特定文化中,我们的大脑过程甚至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互依自我将个体精密地联结在一起,以深度的相助将零散的个体组织为一个“同存亡、共荣辱的共同体”(许倬云,2018),就像我们常说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以让群体气力最大化,“会合力量办大事”,同时也因为个人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关系网络上的位置,就不会有孤立失落之感(许倬云,2018)。
02.互依自我的弊端

不过,这种相互依靠甚至共生共存的关系也可能存在副作用,最典范的就是心理意义上的“自我-他人”界限不清
举个例子,前几年有档综艺叫《我家那闺女》,大概情势是一些女明星或女运动员在前台举行生存展示,而她们的爸爸们则坐在第二现场观察评论。
看了几集后,感觉是一个大型催婚催育现场,也是上一辈和年轻人价值观的对撞场。即便这些女性已然经济独立、奇迹成功,但在多数父亲们的眼里,结婚生孩子依然是她们人生的必选项。
其中有一集的嘉宾是Papi酱,她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变,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紧张他人,比如父母、孩子、伴侣,假如再加上自己,按照在人生中的紧张性排个序的话,你会怎么排?Papi酱的排序是:1. 自己,2. 伴侣,3. 孩子,4. 父母。
《我家那闺女》
此言一出,第二现场的爸爸们就炸了,团体不认同:首先,把自己排第一,自私!第二,把父母排最后,不孝!第三,把孩子排伴侣后边,媳妇老公可以换,孩子肯定是自己的啊!他们全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把伴侣和自己放在很后面。
其实,Papi酱的排序特别符合当代婚姻家庭心理学的观点,当然这肯定有个体差别,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这里说的是广泛来说提倡的排序。
首先,康健的自我是其他齐备关系的基础,一个人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各种社会身份,包罗妻子、丈夫、父亲、母亲,爱自己才气爱别人。其次,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焦点,婚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焦点家庭重于原生家庭,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你的孩子和父母都能在关系中受益。
而且,在全部这些关系里,伴侣是唯一你能自己选择且伴随一生的人,而孩子和父母都应有自己的生存。
我们希望父母的排序也是如此,多关心自己和伴侣,而不是把全部重心都放在我们身上,未来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
这并不意味着不关心或者不紧张,全部能被排进来的人都很紧张,而是提倡每个人都自爱,都经营好自己和小家庭的生存,而不要过度介入别人的生存导致界限不清。许多人把父母或孩子置于伴侣甚至自己之前,想一想是不是诸多家庭抵牾的缘故原由。
《小高兴》
大概少有哪个国家的人会像中国人一样,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如此之深,又如此之纠结,再如此痛心疾首。当相互的自我强烈纠缠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亲热是亲热,但因为没有空隙,最后很遗憾地可能演酿成互相伤害。
父母和子女,在传统的奉献和索取、控制和被控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关系可能性?那或许就是,既有界限又有联结,每个人都自主自由,但相互之间又关爱与领悟
当然,我们不大可能也没须要走向另一个非常,即个体主义文化下那种完全的独立自我,而是联合东西方、传统与当代,积极建立起一种亲而不密、感情互惠同时精神独立的关系,或许才是更为理想的适应。
03.耕作方式与亚文化差别

到这里讨论的都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别,究竟上在同一个文化内部,也会存在亚文化之间的差别,比如说中国的南方与北方。
2014年,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讲的就是中国的南北方文化差别(Talhelm et al., 2014)。第一作者是一位美国人,他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任助理教授,在那之前,他曾经在广州和北京都分别待了许多年。
在广州和北京居住的履历令他观察到,虽然都是团体主义文化,但中国的南北方好像也存在不小的文化差别,于是他就做了一系列研究来举行比力。
那怎样来区分南方和北方呢?他采纳了一个表明文化差别的生产方式假说(mode of subsistence hypothesis)。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功能性视角认为,文化是人类用以适应环境的强盛工具(e.g., Varnum & Grossmann, 2017),比如不同的文化可能分别适应于不同的生产方式。
对于猎人来说,个人行动往往比团体行动更有价值,而对于农夫来说,相互相助与团体行动则更有价值,于是,狩猎文化往往比农耕文化更倾向于个体主义(Berry, 1976),相反,后者更倾向于团体主义(Bond & Smith, 1996)。
中国团体以农耕文化为主,但是重要种植的农作物却在南北方有所不同,我们都知道南方重要种植水稻,而北方则以小麦为主。这个研究就认为,这种耕作的历史在肯定程度上塑造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别(这个研究提出的理论厥后就被称为“水稻理论(rice theory)”。到这里,根据你的体感猜一下,是北方还是南方更团体主义?这个研究的答案是:南方。
《小森林 冬春篇》
研究者使用了一系列指标,控制了包罗气候、经济在内的一系列混淆因素,最后发现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人要比北方小麦种植区的人更加具有前面提到的团体性头脑以及相互依靠的自我建构。
对此研究者的表明是:水稻种植与小麦种植对应着迥然不同的耕作体系,其中以灌溉方式和劳动力投入最为突出。稻田须要连续的供水,农夫须要相互相助建立灌溉体系,并和谐各人的用水与耕作日程,因此稻农倾向于建立基于互惠的精密联系并避免冲突。
相比之下,小麦的种植更简单,小麦基本不需风雅灌溉,更轻的劳动使命也让麦农无需依靠他人就能自给自足。
因此,水稻种植的历史可能使该地区的文化更倾向于相互依靠,而小麦种植则使当地文化变得更加独立(Talhelm et al., 2014)。
后续研究也基本承认南方团体更为团体主义的结论,如表现为对朋侪更厚待、内外群体的心理界限更明显、家族意识更强烈等,但也提出了其他表明机制,比如认为这一差别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中心南迁有关(马欣然,任孝鹏,徐江,2016)。
04.文化会随时间发生变革吗?

假如说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当环境发生变革,文化会不会随之发生肯定程度的改变呢?研究发现,有可能。纵然在一个文化内部,以纵向时间维度来看,都可能发生小幅的波动,而驱动因素之一可能是宏观经济状况的变革。
比方,针对美国社会的研究发现,美国人的个体主义倾向会在经济繁荣时期进一步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有所下降。
在经济繁荣时期,美国人更有可能给新生儿取独特的、不常见的名字,更重视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更渴望看起来与他人不同,在同期流行的歌曲中也会表达更高的自我中心倾向,这些都是高个体主义的表现(Bianchi, 2016)。研究者表明,经济不景气会增长不确定性,人们会寻求抱团取暖和、相互依靠;相反,当资源比力充沛,人们就会更追求独立和彰显自我
那么,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吗?一些证据表明,好像有,比方父母们给新生宝宝们取的名字越来越独特(徐江,任孝鹏,2016)。但是,最近发表的一个研究却发现了不同的效果。
这个研究分析的素材是自然语言,使用的是谷歌的Ngram项目,这是一个开源的语料库,其中包罗了从1500年到2008年间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多种语言正式出版的约800万本图书。它就像一个搜刮引擎,输入特定的词汇,就会输出这个词的词频按时间变革的图表,从而可以分析出反映在图书中的文化变迁。
最近的这个研究就考察了从1950年至1999年间(2000年后语料库的盘算方式有所区别就没有纳入进来)体现在中文册本自然语言中的文化变革。效果,跨越5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化变得更倾向于个体主义了,团体主义文化仍在连续(Hamamura et al., 2021)。
这一效果提示,至少以正式出版的册本这一文化产物来看,个体主义的上升也许并不是社会当代化的广泛效果,至少在中国,团体主义是可以自我维系的
《小森林 冬春篇》
另外一种表明是,不同的文化产物可以捕获到不同的方面,比方邻国日本,在当代日本人身上既可以观察到代表个体主义的某些方面(如自我表达)的增长,又可以观察到反映团体主义的某些心理倾向(如情境决定论)的增长(Twenge, Zhang, & Im, 2004),也就是说出现出日益鼓起的个体主义与传统较高的团体主义并存的现象(Hamamura & Xu, 2015)。
这好像暗示着,个体主义和团体主义可能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两头,而是正交的,二者可以在同一个文化甚至个体身上同时存在(e.g., Vignoles et al., 2016)。
对于群体而言,文化资助种群适应环境,也随着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些许流变;对于个体而言,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发展、生存,绝不仅仅意味着继承了一整套的文化遗产,更紧张的是,文化锻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头脑方式、自我,甚至大脑运作的方式,文化训练我们成为一个及格的群体成员,或许,是文化使我们真正成为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