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儿童为本 树人之基

[复制链接]
马赛克的忧伤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9-5 21:49:4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绕过层峦叠嶂的高楼大厦,一栋赤色的城堡式小楼沉寂出现在面前。如雾里见花,水泥丛林的肃穆克制被打破。“叔叔,早上好!”孩子们背着书包,仰着头,笑盈盈地向保安问好。这里便是成都市第三幼儿园。
“与其说它像花,不如说像树,庇佑一代代孩子成长成才。”附近一位上了年纪的住民说。提起成都三幼,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这所幼儿园办得好!”
从“树基儿童学园”到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幼儿园自建立以来就未曾易址;从蒋良玉到卢乐山,一代代幼教人承袭“树基精力”,使得成都三幼精力百年绵亘、赓续不歇。
在百年来的办园历程中,它有怎样的传承与创新?又能为学前教诲现代化发展提供什么经验?记者走进成都三幼,探寻这所百年老园的“树基机密”。
站在儿童身后,坚持儿童为本
走进成都三幼,沿着“赤色城堡”往前,就来到了“游戏一条街”。正是大班孩子们的“大创游”时间,几间屋子就成了儿童世界的理发店、小医院、餐厅,扫码测温、叫卖吆喝、讨价还价……一派热闹情况。
“扫码测体温,这些都不是老师教的,完满是儿童根据生活经验,模拟大人的结果。”园长曾琴说。
沿着“游戏一条街”往前,再左转,一棵高耸的银杏树下,是一片红沙地操场,孩子们或成群结队踢足球,或聚在一起玩泥巴,玩得不亦乐乎。对面是游戏区,山坡、树屋、木桥、流水……掩映在花木之间,宛如童话世界。孩子们欢声笑语,就像穿梭其中的小精灵。
成都三幼的教师认为,游戏是儿童最佳的学习方式,他们主张将游戏自主权还给儿童,让他们自己去想象、模拟、创造,教师则作为观察者,从解读儿童游戏反应、游戏体现入手去发现儿童。
六一儿童节活动筹备期间,成都三幼中班教师王茹岚大胆将班级舞台剧的操持交给孩子们。讨论中,她发起选定已有脚本进行改编,但孩子们却热衷于讨论细节,在脚本没有敲定的情况下,就津津有味地商量起细节和对话,预设须要的服装、道具,因此筹备进度落伍于其他班级。“虽然发急,但我仍然说服自己恭敬孩子们的做法。正式演出前,我们班只排演了一次,但最终的演出效果却很好,每个孩子都记得台词、清晰走位,赢得了阵阵掌声。”
“孩子的想法与逻辑和成年人差别很大,但同样能收获乐成、创造惊喜。”王茹岚对幼儿园“以儿童为本,让儿童成为游戏主人”的主张非常认同。她感叹:“恭敬儿童的逻辑和态度,真正把活动和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儿童,这是三幼对所有教职工的要求,的确让我们更多地看见了儿童的智慧和气力。”
“我们盼望站在儿童身后,去观察儿童、发现儿童、支持儿童,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曾琴先容说,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从建园初期就刻在三幼的基因里。
20世纪30年代,三幼就提出“为儿童成长培根,为民族复兴树人”的育人理想,近百年来一直坚持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生活、学习方式,恭敬儿童的生命样态,积极用最得当儿童的方式培养儿童。“这样才气真正增强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为儿童发展奠定。”曾琴说。
契合国情,树民族之底子
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如何根植于成都三幼?陪同着中国学前教诲的萌芽,这一理念的运用,又在我国学前教诲发展历程中结出了怎样的果实?翻开一本本仍然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旧讲义、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幼儿教诲“中国化”的三幼实践浮现在面前。
成都三幼开办于1914年,原名“树基儿童学园”。最初为教会办学,校舍、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带有西方文化特色。1938年,蒋良玉完成国外的学业后,怀着“欲救中国,先救儿童”的心愿,毅然远渡重洋返回中国,任树基儿童学园第一任中方园长。她一方面承袭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西方学前教诲先辈理念,另一方面又大力改革,在选编教学内容过程中,大量利用中国民间儿歌、故事等,传习民族文化。
1943年,树基儿童学园的教员发现陌头有不少流浪儿童,蒋良玉便领导教师发起为贫困儿童设立免费游戏场的倡议。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后,又购置了玩具与各种装备,开办平儿园,为儿童提供游戏、保健和风俗培养的机会,逐渐摒弃了幼稚园的“外国病、费钱病和富贵病”,建立起中国的、省钱的、布衣的幼稚园。
“要做一个优秀的幼教工作者,不能只懂得一样平常的学前教诲理论,掌握一样平常的学前教诲方法,也不能只凭喜欢孩子的那股子热情,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孩子,针对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诲。”1945年,中国学前教诲先驱卢乐山担当树基儿童学园主任及园长,她领导教师进一步研究儿童的特点与须要,编写了《儿童舞蹈》《幼稚园春夏秋冬四序讲义》《幼稚园音律活动》等书。
“《幼稚园春夏秋冬四序讲义》自序中响亮提出,不以成年人的喜恶要求儿童,今天看来也很前卫。”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鄢超云认为,讲义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入学时间、自然节气、传统节日等编排教学内容,涵盖常识、故事、儿歌、谜语、游戏、律动、音乐、手工等方面,对当今的学前教诲也有借鉴意义。
卢乐山担当园长时期,树基儿童学园还进行了大量幼稚教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实行研究,开始研究中国儿童心理、家庭教诲和幼稚园教诲等诸多方面的课题,不停探索和总结契合中华民族个性、契合中国国情、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与活动。
变与稳定,始终回应时代关切
“由于同等之‘平’与贫富之‘贫’读音靠近,为避免引起儿童不安,厥后将平儿园改名为福幼园,足见其时的三幼人对儿童关心之眇小。”曾琴说,“我常常用这个细节提醒、激励自己,我也信赖它感动、鼓励着每一代三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树基儿童学园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担当,更名为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持续实践“从儿童生活中来、到儿童生活中去”的教诲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掀起学习苏联幼儿教诲经验的热潮,成都三幼顺应潮水的同时,仍然坚持立足本土、研究儿童,创编出了大量贴近儿童生活和风俗的语言、音乐、体育等学习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游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都三幼将游戏纳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加以研究,开发出创造性游戏、活动性游戏、教学游戏、生活游戏四大游戏系列,研发了体系的游戏课程。
进入21世纪后,三幼的教师发现,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只能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夹缝中生长,教师越来越成为游戏的“导演”,孩子的游戏权大打折扣。因此,成都三幼又发出“幼儿游戏照旧游戏幼儿”的追问,并发起了“探求失落的游戏”系列教改活动,通过大量实践与文献研究,对比理想中的幼儿游戏与现实游戏的区别,得出“弱化教师干预,让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的结论,接纳换位体验等方式,办理教师教诲理念与行为的问题,真正实现恭敬儿童,让儿童在游戏中自主发展。2014年,成都三幼幼儿自发游戏“大创游”活动样式,获首届底子教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了让游戏精力弥散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深化出“自发游戏”板块;在学习区活动的底子上衍化出“游戏+搭档使命”模块;将一日生活活动中体现出特别意义的事故整合成“游戏+生活”模块;降服团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教的状态,衍化出幼儿自主与教师主导间的双向互动的“游戏+集教”模块。四类“活动样式”改革,促进儿童在“自发”的底子上形成更高水平的“自主”行为本领,让其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里,以游戏的方式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
“最舒畅的时间,就是看着一盏盏真善美的幼警惕灯被点亮,看着孩子们安闲从容地生活在园子里。嬉闹中的喜乐、专注中的积极、自我挑战后的高峰体验,都洋溢着舍我其谁的美好生命景象。”曾琴感叹,“一百年日新月异,改变的是社会对更高质量幼儿教诲的需求,稳定的是坚持儿童本位的初心。”
如今,成都三幼又提炼出“为儿童办乐土、为国家办好园”的树基教诲哲学,在继承坚持儿童研究、积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同时,积极探索团体化办园,将优质园、普惠园办到更多民众家门口。
专家点评
碌碌有为
鄢超云
跟《中国教诲报》的记者一样,我在“阅读”成都三幼的各种汗青资料时,也在思索“变与稳定”这个问题: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哪些变化是值得的?哪些变化是不值得的?当我看到三幼的同行们详细整理出《幼稚园春夏秋冬四序讲义》中向幼儿提出的982个问题,当我看到树基人对玩具的研究、三幼人对幼儿园自发游戏的实践与创新,当我看到蒋良玉、卢乐山等前辈谈儿童、儿童节、儿童的交际,当我听到蔡邦琼、李俊秀、曾琴等讲儿童、儿童游戏、儿童友谊,我感受到了变中的稳定。
正如中国教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占兰在《中国百年老园透视》一书“前言”部分所指出的,“有的百年老园原本底蕴丰厚,但没有坚守自我,如今文脉不清,汗青日渐被淡化;尚有的百年老园汗青已经全无,这些幼儿园已经落伍于当地一样平常的公立幼儿园。令人欣慰的是,有些百年老园守正出新,百年坚守,底蕴依然丰富,成为当地乃至全国具有引领性和树模性的幼儿园”,并举出了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实行幼儿园、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三个“典型代表”。是的,成都三幼就像成都的都江堰一样,很老,但地点稳定、功能不改、初心仍然。
在我探索三幼的百年汗青过程中,对“树基儿童学园”之名很感爱好。一方面,幼儿园被称作“学园”,而不是“幼稚园”“蒙养院”;另一方面,“树基”是对我所关注的学习品质、为人风致的深刻解读和意义阐释,品质养成、风致教诲、品德发蒙更加可视化、更加有气力。我从《幼稚园春夏秋冬四序讲义》所盖图章上发现,“树基儿童学园”的英文是Child Study Center。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将焦点放在“学园”“树基”之上,却忽略了“儿童”一词。从树基到三幼,许多在变,但以儿童为本、研究儿童一直未变。可以说,树基和三幼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不但仅是教师,都是儿童研究者,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儿童研究所,幼儿园也就成了儿童研究院(中央)。
《中国教诲报》的记者为我们揭示了百年三幼的办园机密,三幼在为我们出现这些机密,我也在积极地明白这些机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不停前行的精力资源。对每一位幼教同行来说,你不用因幼儿园没有百年而抱怨,不用因幼儿园不是名园而遗憾,不用因幼儿园没有特色而自责,不用因幼儿园是新园而焦虑,乃至那些本有悠久汗青而找不回汗青的幼儿园,也不用说抱歉。站在儿童身后,研究本班儿童、本园儿童、新时代之儿童,如是碌碌,儿童有为,教师有为,幼教有为。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教诲报》2023年02月26日第1版
作者:通讯员 钟兴茂 本报记者 倪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