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行间:绘本插画创作手记》书影。供图:人民邮电出书社
这是一份访谈录,有他人向我提的疑问,也有我对本身的诘问。
问:你如何对待艺术与艺术家?
答:艺术,是艺术家与自我的心之对话。
艺术家对所处期间的履历与认知都编织在“自我”中,不可割裂来看。
我在看画集时,很爱看艺术家的生平与作品年表。兴趣在于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看尽他们漫长艺术生掷中的生长轨迹。观看他们被外界何物所影响,又何时得以摆脱,回归自我,却与之前的自我不相同。从作品年表中可以瞥见艺术家融合、编织、内化、涤荡、剥离,最终自我强化的进程。
循环往复,向内追寻,向上生长。
问:为什么说绘画是一件辩证的事?
答:任何事情,与之越亲近、明白得越深入,对待它的眼光就越辩证。
从画面的角度看,需要辩证地考量整个画面的构图、颜色、形状、线条等全部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作画的过程来说,每每一开始的构思到最后的呈现都是不断变革着的。每一笔都需要创作者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可能基于美学知识、绘画技巧、创作履历、直觉、情绪、肌肉影象等。一张画从无到有的过程是辩证的,变幻着的。
问:绘画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有人琢磨出一种既有表现力又轻易被解析出此中章法的绘画方式,被更多人学习和使用,这就形成了一种绘画风格,发展下去甚至可以成为流派。优点在于,这种绘画伎俩可以让更多人迅速提升绘画水平,缺点在于,轻易流于俗套。
我的绘画,从生活中来,在不断地向内探索中,开掘出一条本身的路。它尚在变革,有我的气息,但并未成型。
问:你是如何始终保持进步的?
答:取法乎上与他山之石。
问:做绘本画家难吗?
答:为一个故事预备一缸水,最终呈现给读者一瓢饮。
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答:把有意思的故事讲得有意思。
问:画绘本将会是你一生的奇迹吗?
答:是我一生的唯一奇迹,可以陪伴我过好我的一生。
问:你如何对待时间?
答:关于时间,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假如一个生命体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只够它瞥见一滴水从空中落下的过程。它来不及看到水滴击中湖面漾出涟漪的样子,也猜不出这滴水还将汇入湖水中。那么,这个生命体也许会断定水滴的形态就是水唯一的面貌。
很多事,绕不开时间的积淀。
问:假如能回到原点,你还会走这一条路吗?
答:我还是会遵照心之所向。只是,我会在每一次选择时,都走更有挑战性与更艰涩的那条岔路。
问:作为母亲,你如何养育好你的一双儿女?
答:大多数的爱都走向更加亲密,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将走向分离。在我们携手走过生活的这段光景,我不希望本身是他们的掌控者。我想,该把一些漫漫与空白留给孩子,不把他们的时间被大人所认为的妥当填满。在孩子们面前,成年人总是更有气力。但成年人并不完美,也应时时矫正本身的言行与判断。不应把孩子在成长中的种种磕碰与探索代入本身作为成年人的焦灼中。
通常里,我更乐意做一个观察者与引导者,适时给予适当的养分与指引。未来,无论他们从事哪种职业,都好。
愿他们拥有向上生长的自驱力;愿他们正直、悲悯,享受艺术,有着宽阔的头脑维度;愿他们可以处理好本身与心田的关系,也可以处理好本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问:你是如何讲授的?
答:从技法层面来说,我从长期创作实践中提取履历,分解出学员更轻易掌握的步调,逐一解说。
从创作层面来说,每一次绘画的过程都是干系素养综合运作的过程。以是,我每次在解说案例时,都从构思、想象力、构图、造型、色彩、线条、肌理等多方面加以引导。
我最看重的还是头脑层面,帮学员判断可发展的方向,指出其尚未发现的头脑盲区,打开绘画的国土。同时,也积极帮助学生们体味创作的兴趣,在其未来的创作之路上可以更长久地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问: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
答:心甘,情愿。
(作者系知名绘本画家,2019年上海国际童书展金风车国际插画奖金奖得主,其作品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天下美展和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本文经授权摘编自《画里行间:绘本插画创作手记》一书,现标题系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张彦武
泉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