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恐龙灭尽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地下1500米的遗迹揭示了可怕的毁灭

[复制链接]
佳洁士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4-20 12:40:05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为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长达1亿6万万年的时间,然而在大约6600万年前,恐龙的光辉却戛然而止,化石证据表明,它们在短时间内就灭尽了。
科学界广泛认为,导致恐龙灭尽的原因,应该是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并在地球外貌留下了一个直径高达180公里的陨石坑。这个陨石坑位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区域,被称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而这颗导致恐龙灭尽的小行星也因此被称为“希克苏鲁伯小行星”。

那恐龙灭尽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呢?简单来讲就是,在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化身为一颗耀眼的光球,不久之后,它以大约20公里/秒的速度狠狠地撞上了地球外貌,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小行星的动能得到了开释,随后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撞击点附近区域海水被瞬间蒸发,大量的岩石也被熔化以致是气化,大约有20万亿吨的高温熔融态物质被巨大的冲击力抛上了天空,不外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能逃离地球,于是这些物质就一边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一边连续降低高度,并最终化为炽热的“火雨”落在地球各处,进而引发了环球性的森林大火。

另一方面来讲,在剧烈的撞击中,地球外貌还发生了超级地震,其震级可达到里氏12级以上,这使得地球上多处火山出现剧烈喷发,更是引发规模巨大的海啸,沿海的陆地很快就遭到了滔天巨浪的侵袭。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并不美满是科学家的推测和想象,因为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早就已经在当代地球上发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证据,比如说一处在地下1500米发现的遗迹,就揭示了恐龙灭尽的那一天所发生的可怕的毁灭。

此处遗迹隐藏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中北部的亚特湖地区的下方,在一次对亚特湖进行的3D地震波勘测工作中,人们发现在地下大约1500米处,存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地层,看上去就像一条一条的“巨型波纹”一样,这与通常所见的海洋或河流沉积物所形成的地层大不相同。
此次发现很快就引起科学界的注意,来自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职员随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巨型波纹”可追溯到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而在它们的“长而不对称的一侧”,有一个“斜坡”,其倾斜的方向恰好指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巨型波纹”的平均波长约为600米,平均振幅约为16米,研究职员认为,这种遗迹显着就是巨大的海啸在海底形成的特别地形,而从它们如此巨大的规模来看,只有恐龙灭尽的那一天出现的超级海啸才能与之匹配。

(图中的红箭头表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所在位置,五角星表示这些“巨型波纹”所在位置)
所以该研究的结论就是,在大约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一场超级海啸席卷了墨西哥湾,而此次发现的遗迹中的那些“巨型波纹”,其实就是当时的水流在大陆架区域所产生的。
研究职员指出,当海啸波抵达位于现在路易斯安那州中部的浅水区域时还履历了一次“浅滩压缩”(shoaling compression),因此其浪高暴涨到上千米之高,只管该过程会造成海啸波的速度降低,但其速度仍旧凌驾了800公里/小时。

(注:因为海啸波的周期在传播过程中是稳定的,所以更浅的海疆会导致海啸波的波长变得更短,同时也会导致海啸波的振幅变得更大,这个过程就被称为“浅滩压缩”)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恐龙面对规模如此巨大的海啸时有多绝望,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场可怕的毁灭,在该区域沿海的广阔区域,全部的陆地生物都难以逃走被这场超级海啸吞噬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只管前面提到的撞击、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威力巨大,但还不足以直接让地球上恐龙全部消散,现实上,真正导致恐龙灭尽的,其实是在此之后出现的“核冬天”。

简单来讲就是,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以及森林大火都会向大气层中开释出大量的细小物质,这些物质长时间地悬浮在氛围中,遮挡住了本来应该洒向大地的阳光,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外貌的植物就难以进行光合作用,这就导致了食物链的崩溃,也就是说,恐龙其实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灭尽的。
<hr>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各人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