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安德烈的笔记——【·缺少潦倒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上,说起阿尔巴尼亚,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穷”。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经常扮演“职业托钵人”的角色,总是寻求各种援助和
文、编辑|安德烈的笔记 ——【·缺少潦倒的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上,说起阿尔巴尼亚,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穷”。 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经常扮演“职业托钵人”的角色,总是寻求各种援助和贷款。 2020年,阿尔巴尼亚的外债高达55亿美元,人均GDP在欧洲垫底,这个数字足以说明标题的严肃性。 这个国家的高速公路总长度只有45公里!这还不算完,其他道路也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 在阿尔巴尼亚,停电就跟用饭喝水一样平常。有时候正看着电视呢,突然就黑屏了,只能摸黑找蜡烛。 这种环境在农村地域更为普遍,有些地方一天停电好反复都是常事。 再说工业,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在阿尔巴尼亚,你很难看到现代化的工厂,大部分工厂都是些小作坊,设备老旧,服从低下。 现代工业?那在阿尔巴尼亚简直就是个稀罕物。 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支柱财产主要是旅游业和农业,但是,这两个财产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旅游业吧,底子设施落伍,景点也不多,吸引不了多少游客。 农业就更惨了,缺乏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低价出售,赚不到什么钱。 而且更加不可置信的是,这还是在阿尔巴尼亚接受过三次国际援助的结果。 ——【·阿尔巴尼亚的三次被援助·】—— 阿尔巴尼亚长期被奥斯曼帝国、意大利和德国轮番统治,直到1946年才终于独立建国。 但是,刚得到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需要外部的支持。 阿尔巴尼亚固然穷,但一点也不笨,当即就找到南斯拉夫准备打秋风。 南斯拉夫看中了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立马对阿尔巴尼亚展开援助。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探究统一了货币和关税政策,南斯拉夫还帮助阿尔巴尼亚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成立了协调委员会和连合公司。 南斯拉夫就像个“老大哥”,手把手教阿尔巴尼亚怎么管理经济。 不仅云云,南斯拉夫还调派了大批技术专家到阿尔巴尼亚。这些专家教阿尔巴尼亚人怎样使用先进技术,怎样管理工厂。 军事援助也是少不了的,南斯拉夫派出了军事顾问,还直接派兵驻扎在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对于这种援助天然喜闻乐见,然而刚刚还和南斯拉夫称兄道弟,转眼间就投入了苏联的度量。 这个转变可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南斯拉夫和苏联之间闹掰了。 想想看,南斯拉夫和苏联这两个大哥打起来了,作为小弟的阿尔巴尼亚该怎么办? 当然是选择更强大的谁人啊!于是,阿尔巴尼亚果断地扬弃了南斯拉夫,开始疯狂地向苏联示好。 阿尔巴尼亚讨好苏联的手段可谓是格式百出,最浮夸的就是把斯大林捧上了天,称他为“革命导师”。 苏联看到阿尔巴尼亚这么乖,天然也不会亏待它,很快,大批苏联专家就来到了阿尔巴尼亚。 这些专家手把手教阿尔巴尼亚人怎么搞计划经济,在苏联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的计划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固然服从依旧低下。 不仅云云,苏联还帮助阿尔巴尼亚搞底子设施建设。 公路、铁路、工厂,随处都能看到苏联援建的项目。 一时间,阿尔巴尼亚俨然成了苏联在巴尔干地域的一个“小苏联”。 然而,好景不长,1961年,它又找到了新配景——中国。 当时,阿尔巴尼亚因为支持中国的自主发展路线,还公开品评苏联的修正主义,把苏联给得罪了。 苏联一怒之下,直接切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这下可把阿尔巴尼亚给急坏了,正愁没人帮忙呢,中国就自动伸出了援手。 除了些底子物资外,中国给了阿尔巴尼亚30多亿元的无息贷款,还投资了近10亿元的项目,别的还有6亿元的物资援助。 你可以想象,当时的阿尔巴尼亚人有多高兴,感觉就像是突然中了大奖。 中国还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了不少工厂,比如冶金厂。 军事援助也不少,中国投入了15亿元的项目援助,还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装备。 阿尔巴尼亚的军营里,中国制造的武器成了主角。 然而,阿尔巴尼亚对这些援助的使用,可以说是糟糕透顶,甚至连中国都开始思量是不是援助错对象了。 阿尔巴尼亚对于资源的分配十分紊乱,就像是一个不会理财的土豪,有钱不知道怎么花。 本应用于工业化的资金,不知道被挪用到那边去了,结果很多工业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农业机器化也是一塌糊涂,中国援助的农业机器,在阿尔巴尼亚的田野里服从低得可怜。 有些地方,农民们甘心用老方法耕种,也不乐意用那些“新玩意”。 更离谱的是,阿尔巴尼亚居然把大量援助资金用于政治宣传和军事用途。 陌头巷随处都是标语口号,好像天下都在搞政治运动。 最浮夸的是,阿尔巴尼亚用援助资金大量修建水泥碉堡。 这些碉堡遍布天下,像是一个个巨大的蘑菇,但实际上毫无用处。 阿尔巴尼亚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把中国的援助当成了提款机,他们好像以为,只要讨好中国,就能源源不停地得到援助。 这种过分依赖的心态,让阿尔巴尼亚的自主发展能力越来越差。 中国当然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标题。 于是中国开始调解援助政策,不再是无条件的输血,而是要求阿尔巴尼亚也要为本身的发展负责。 这一下可把阿尔巴尼亚给触怒了,以为中国不敷义气。再加上两国在一些政策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中阿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所以就算颠末三国长达几十年的援助,阿尔巴尼亚依然这么穷。 当然,归根到底,还是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标题着实是太大了。 ——【·阿尔巴尼亚的标题·】—— 阿尔巴尼亚的腐败标题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官员们把国家当成自家的提款机,中饱私囊的本领可谓是出神入化。 你可以想象,那些本该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不知道有多少进了这些官员的腰包。 更可气的是,即便是外国的援助资金,也难逃被挪用的命运。 这些钱本该用来改善民生,结果却不知道被糟蹋到那边去了。 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布局可以说是老掉牙了,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很大,但服从却低得可怜。 你可以想象,在21世纪的本日,阿尔巴尼亚的农民们还在用几十年前的方法耕种,这怎么可能跟上时代的步调? 底子设施那可真是惨不忍睹,交通设施破旧不堪,有些地方的公路就像是被炮弹轰过一样。 电力供应也是时有时无,经常停电,搞得胆战心惊。 更要命的是,长期依赖外国援助,阿尔巴尼亚人形成了一种“寄生”心态。 他们好像以为,只要讨好大国,就能源源不停地得到援助。 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力,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啃老族”。 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故步自封,就像是一辆没油的车,想跑却跑不动。 底子设施落伍得让人心酸,有些地方的道路和建筑,感觉像是穿越回了上个世纪。 农业和旅游业本该是阿尔巴尼亚的强项,结果却弱得可怜,在国际市场上根本竞争不过人家。 更糟糕的是,阿尔巴尼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跟不上时代的步调。 很多人只能从事低端劳动,挣的钱连温饱都难以保证。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纷纷往外跑,很多人甚至不惜成为非法移民。 你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将来都跑了,这还怎么发展? 不过阿尔巴尼亚也并非是没有想过改变,但根本上都失败了。 阿尔巴尼亚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西化改革,政治上搞民主化,经济上搞自由化和私有化。 听起来挺美,但实际操纵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政治上,固然有了多党制,但政局却不稳固,各派系争权夺利,搞得国家政策朝令夕改。 经济上,固然引入了市场机制,但腐败标题却依旧严肃。 有些人趁着私有化的时机,放肆侵吞国有资产,一夜之间成了“新贵”。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阿尔巴尼亚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 2009年,阿尔巴尼亚加入了北约,还申请加入欧盟。 成为欧盟候选国后,阿尔巴尼亚人心里美滋滋的,以为立刻就能过上欧洲人的生活了。 结果呢?欧盟多次拒绝了阿尔巴尼亚的入盟申请。 原因也简单,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还达不到欧盟的标准。 至于阿尔巴尼亚以后该怎样走,就要看阿尔巴尼亚的决策者能否真正觉悟了。 阿尔巴尼亚的经历告诉我们,发展不能总是依赖外部气力,更不能理想一夜暴富,想要发展,终极还是要靠本身。 真正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的积极,需要明智的政策,更需要天下人民的共同奋斗。 只有如许,阿尔巴尼亚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走向繁荣。 |
2022-08-07
2022-08-02
2022-08-02
2022-08-01
2022-08-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