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现在能见到的是明朝年间修筑的,而万里长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始皇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泯灭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原民族的象征,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
我国古代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现在能见到的是明朝年间修筑的,而万里长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始皇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泯灭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原民族的象征,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览,而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尚有一条“地下长城”,近700年来无人知晓,后来被重新发现后才知道里边藏着很多秘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大兴土木,修建地下长城我国有5000年灿烂历史,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与文物,像大家耳熟能详的万里长城、故宫天坛等古代修建。 这些知名的古修建,历朝历代都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现在都成了知名的旅游景点,尚有一些深埋在地下的古修建,由于种种缘故原由消散于历史长河中,只有在时机巧合之下,才能再重见天日。 “地下长城”就是如许一个古修建,由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指挥修建。曹操大半辈子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军事指挥才能相当高。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如许一个浊世,全国各地纷争不断,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为了能降服对手,各方权势都是无所不消其极。 正所谓兵不厌诈,曹操就在如许的配景下,安排人悄悄修建了一条地下运兵道。如许运送军力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轻松躲过敌军的斥候。 如果运用得好,完全可以起到声东击西的效果,大概这就是曹操当年修建运兵道的缘故原由。这条“地下长城”位于安徽亳州的老城区,三国时各方权势曾在这里大打脱手。 修建隧道并将士兵藏于此中,战场焦灼时这就是一股奇兵,胜券在握时可以用他们堵截仇人退路,战场败北时这又是一股拦截仇人追击的生力军。 在地下运兵道中养精蓄锐,突然出现无疑就是改变战场胜利天平的重要力量。诸葛亮北伐有木牛流马,曹操争霸南方则有地下运兵道,可以说是三方权势各出高招。 作为三国时北方统治者,又是“摸金校尉”组织的首创人,曹操想出运兵道的妙招,很有可能也是受到古墓墓道的开导,究竟摸金就要发掘古墓沿墓道寻宝。 为了能够赢得战役胜利,曹操泯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运兵道,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利用过的记录,但运兵道内的各种功能非常齐全。 内部设施齐全,可藏大量人马我们以为古人技能落后,各方面都比不上现代,但实际上,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很多方面现代人拍马难及,这条运兵道就是如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运兵道堪称奇迹。 运兵道团体结构由隧道和谯望楼构成。既然是望楼,那高度天然不可能太矮,否则也起不到瞭望的作用。据史料记载,三国时的望楼最高可达20多米,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层楼。 曹操当年所建的谯望楼早已经泯没在历史长河中,现在屹立在运兵道上的谯望楼,是亳州当地当局仿建的汉式修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地上部分一是为了登高望远观察敌情,二是可以在战场获胜后大宴群臣,作为喝酒庆功的地方,可说是一楼多用。 地下一层是运兵道的重要收支口,可以让士兵快速收支。当然,这些都是后来发现这座地下修建之后,才分析出的功能。 三国时,估计除了军队核心高层外,没几个将领能知道这座谯望楼下边,尚有一条可以藏兵的运兵道,究竟这可是军事秘密。 隧道修建得很高,功能设置也很齐全,有单行道尚有平行双道,方便士兵在隧道内快速移动到指定所在。 尚有一些地方修建了上下两层的通道,犹如现在的双层桥梁一样,各条通道之间运送军力互不干扰,古人的智慧绝对不能小瞧。 别的,运兵道可不是只有通道这么简单,除了通行道路外还设置了很多功能差别的结构,障碍墙、陷阱、藏兵洞等结构一应俱全,乃至尚有地下指挥所。 无论从设置还是功能,运兵道可以说是“隧道战”的雏形。我们可以说冷兵器期间的武器程度不如现在的枪炮炸弹,但绝对不能说古人的战役思想比不上现代。 究竟当年的《孙子兵法》,到现在还被很多人看成学习教材,从中学习怎样指挥战斗,古人的智慧才智绝对不容小瞧。 上千年朝代变迁,运兵道不停发挥作用作为一座地下军事设施,三国时运兵道是曹操一方的秘密,其他各方权势根本没有时机利用。后来朝代变迁,运兵道不光没有废弃,反而还在继续发挥作用。 当初曹操在修建时,为了能及时运兵,在亳州城地下发掘了四通八达的通道,不停通到亳州城外,可以在敌军神不知鬼不觉的环境下,直接将大量军力运送出去。 面对仇人围城,可以很轻易且隐秘地把部队送出城外,或发动反攻或外出求援,简直是不要太好用。 三国之后,这条地下长城履历过一段落寞,逐渐被人忘记,深埋在地下不见天日。中间大概被利用过,但并没有留下什么陈迹。 就如许不停持续到唐宋时期,运兵道又重新发挥作用。从现在留存下来的运兵道可以发现,里边留存着这两个朝代大量的修补陈迹。 唐朝修缮时多采用土木和砖木结构,宋朝时则重要采用浑砖,8千米长的运兵道,也成为历史变迁朝代更替的缩影。 除了这些修缮的陈迹外,运兵道内还留有铁剑、铁刀等古代物件,很显着是其时士兵匆忙撤退时,来不及带走的东西。 在南宋时期,运兵道消散于历史长河中。其时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位于地下的运兵道天然不可能幸免。 黄河水灌入之后淤积下大量泥沙,运兵道基本被全部填充,以后再也没人知道这座古城地下,还曾有一座军事设施。 700多年间运兵道不停没能被再次发现,而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亳州再次遭遇黄河水灾,原来就已经被隐藏在地下的运兵道,有一次被泥沙淤积。 这一次将运兵道掩埋得更加彻底,完全失去了踪迹,如果不是后来的一次巧合,大概运兵道将悄无声气地永久消散,再也没有时机一睹古人战役智慧的结晶。 深挖洞广积粮,运兵道被不测发现从清朝到民国,我国不停处于动荡杂乱之中,1938年虽然有人短暂发现过亳州城底的运兵道,不外其时全国都在抗日,随处都是战场,也没人有精力和本领进行发掘。 这次不测发现,并没有改变运兵道的运气。不外幸运的是,在十多年的抗日战役和3年的解放战役中,运兵道扛住了飞机和炮弹的轰炸,虽然没有再被发现,但它依然在那里。 时间又已往30多年,当年战火纷飞的国家已经稳固下来,积极向上的中国人与天斗与地斗,全国上下同心专心搞生产,抵御外部的巨大压力。 1969年,当时我国的外部环境并欠好,两大阵营的对抗中,我国和美西方国家没有交际关系说不上话,北方又有苏联虎视眈眈威胁随时要入侵我国。 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国家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全国随处挖防空洞防备仇人空袭,同时储存粮食为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战役做准备。 正是在如许的配景下,亳州当地人在发掘过程中,不测发现了这条现成的运兵道,虽然清理内部淤积的泥沙泯灭大量人力,但现成的隧道依然比单独发掘要省力很多。 整个运兵道清理出来之后,就成了现成的防空洞。当然,经过这段紧张的时期之后,我国发展越来越强盛,运兵道再也不消看成防空洞利用了。 现在,运兵道已经被作为文物保护起来,成为亳州当地一处闻名的旅游景点。走进这座地下长城,仿佛又看到了中原民族的历史兴衰。 历史不是书中酷寒的文字,运兵道让我们的历史鲜活起来,可以通过实物来显现迢遥的已往。就如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一样,上边的指纹都是秦朝时的工匠留下的,看到这个仿佛就是在和古人对话一样。 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悲痛的,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更悲痛的,幸运的是,中原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代代人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份厚重的文化传承下来,让后人有时机仰望古人的风采。 前人栽树后人纳凉,古有地下长城护国土,今有科技长城筑将来,历史未曾断绝,后人更须积极! |
2022-08-07
2022-08-02
2022-08-02
2022-08-01
2022-08-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