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财经 2024-10-22 19:50 476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作者 | 沧海明月生编辑 | 刘景丰金秋十月,中国的乡村大地,正迎来一片丰收景象。然而,隔海相望的邻邦,以泡菜文化著称于世的韩国,此时端庄历一轮白菜荒。据报道,首尔市内的一家社区超市里,甚至爆出了一棵大白菜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作者 | 沧海明月生

编辑 | 刘景丰

金秋十月,中国的乡村大地,正迎来一片丰收景象。

然而,隔海相望的邻邦,以泡菜文化著称于世的韩国,此时端庄历一轮白菜荒。

据报道,首尔市内的一家社区超市里,甚至爆出了一棵大白菜折合80元人民币的天价。另有不少大型连锁超市对大白菜限购,每人每天只得限购3棵,逼得不少市民们只得选择娃娃菜、卷心菜作为替换品。

泡菜是韩国人最重要的一样平常食物。据统计,韩国人每年要吃掉约90万吨的泡菜,约15000节车厢的载重,均匀到每个韩国人头上,人均消耗泡菜量约为35公斤。

由于莳植面积减少、极度天气肆虐,再加上老龄化和农民莳植意愿降低等多重因素,韩国的本土白菜产量比年来在逐渐下滑。

为应对严肃的“白菜荒”,韩国政府紧急从中国进口了大白菜。据悉,9月27日,首批约16吨来自中国的大白菜已运抵韩国,并筹划当天向批发市场供应。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表示,未来将思量连续扩大对蔬菜的进口。

对此,国内有不少网友戏称:“不消这么贫苦,放一批中国人过去就行了。”

倒也不是网友出言戏谑,究竟种菜,真的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热爱。

实际上,本日确实有一部分中国出海人,正在异国他乡扎根。与此同时,他们的饮食、用饭,也面对着与国内巨大的差异。而其中的很多人,都捡起了一项技能,种菜——用中国的蔬菜品种、莳植方式,满足本身的餐桌需求,还给外洋华人、当地消耗者,提供着丰富的中国式蔬菜。

金秋时节,我们来看一看,那些在外洋种菜的中国人,有什么风趣的故事。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给中国人一把锄头,他能种出一个鲜味的天下。

本年初,日本的一档生存类真人秀节目中,一位来自中国的家庭主妇一度引发了热议。

她最大的看点是,节省。

这位主妇名叫陈丽丽,现年39岁,来自中国大连。5年前,她在日本的一家贸易公司担任翻译,期间结识了丈夫山口。

两年后,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如同大多数传统的日本女性一样,有了孩子后,陈丽丽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职业妈妈。

生存重担维系于丈夫一身,这让本来优渥的日子越发捉襟见肘。

为此,陈丽丽向电视观众展示了她引以为傲的“省钱秘笈”:开车10分钟前往特价蔬菜店,购买每天必须要食用的特价菜,然后直奔房子后的小菜园。

两年前,本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陈丽丽,模拟网络视频开垦出了这片小菜园,种上了青菜、萝卜等传统蔬菜。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为了保障食材康健,她很少给这些菜喷洒农药,以致当节目组录制时,她频频被菜地里窜出来的虫子吓得哇哇大叫。

本身种菜不光给陈丽丽的生存带来了成就感,也确实减少了一家人的生存开支。

受极致天气影响,近些年日本蔬菜歉收物价飞涨,菜场里一个西红柿折合人民币就要15元,高昂的生存成本下,不少日本工薪族深感艰巨。

有了陈丽丽的打理,一家人的炊事费大约是5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足2500元。赶上丈夫下班早帮助带孩子,她还能赶往离家近来的健身房举行有氧运动。

夫妇俩的物质生存算不上富足,可由于种菜自给自足,费钱少,他们的精力层面简约且充实。

当陈丽丽在菜地里除草施肥时,位于北海道的芝霖正开着挖土机帮村民种地。

差别于陈丽丽为了节省生存成本而种菜,来自湖南的芝霖选择种菜,是出于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

爱种菜的芝霖着实是一位高学历的全能学霸,读完博士被安排到了北海道电视台工作。尽管后来又被提升到东京的公司,可那段远离城市喧嚣的生存,让她彻底爱上了这种自由舒服的状态。

于是,她来到北海道的乡间,花费40万人民币买下了一处占地八十几个平米的森林小木屋,靠着网上接些筹划创作的业务营生。

村里的年轻人所剩无几,就剩下四五户上了年龄的老人,芝霖虔敬地向他们学习种菜技能;附近另有保持着狩猎风俗的猎户偶尔送她一些野猪肉。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芝霖在北海道

村里人少,赶上农忙时,芝霖本身驾驶着挖土机帮村民开沟挖渠;从菜地里拔出的奇怪大萝卜,嘎嘣一口满满的绿色食材的味道;推开窗户就能直面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门前小溪奔流不息、旷野间的鹿群转瞬即逝……

“我喜欢在这里居住,从前是,如今是,以后也应该是。”芝霖坦言。

不外,如许的选择终归不是日本社会的主流。近几年,随着日本老龄化的加剧,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大量农村的土地被闲置疏弃

这也让夺目的国内投资者从中窥出了商机,范继军便是其中一例。

2016年,从IT行业转型的范继军来到东京近郊,创建了北海农场。在这里,他率领着一群爱种菜的中国人莳植了几十种中国特色蔬菜,还将国内亲子农业、旅游观光的服务也搬了过来。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北海农场的种菜大棚。图源:北海农场

在他的努力经营下,时至本日,北海农场已经发展成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大棚100余栋、年销售额超5亿日元的超等农场。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由于种菜,中国人一度占据了西方媒体的热门。

2021年,一位名叫应明照(音译)的华人夫君上热搜了。时年53岁的他来自浙江青田,15岁开始打理服装厂的生意,23岁定居于西班牙马略卡岛。

早先,他在岛上开了家服装店营生,后来又经营了一家农产品超市。没有中心商赚差价,应明照出售的农产品,全是他在本身三公顷的土地上莳植出来的。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马略卡岛村庄一景

每天早上六点半,应明照定时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奔向自家的菜园,直到邻近中午才打理超市,午餐后又回到菜地里干活,凌晨结算完当天的业务额后,他才安心入睡。

乐成总会眷顾每一个努力者,靠着这股拼劲,应明照不光将超市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还成了马略卡岛上第一个种亚洲水果和蔬菜的中国人,引得不少西班牙人慕名前往他所在的小岛,只为能买到他亲手莳植的中国蔬菜。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邻国,意大利。

意大利米兰,欧洲人口最麋集、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依附丰富的文化古迹和遗产,活力四射的夜生存,被誉为天下时尚之都。

在这片纸醉金迷的土地上,周海滨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种菜。

1995年,周海滨从浙江温州来到意大利的一家中餐馆打工。期间,他发现意大利的中餐馆选用的蔬菜大多来自泰国,品种相对单一。

中餐要想迎合外国人的味蕾,怎么能离得了中国蔬菜呢?徐徐地,他有了在意大利种菜的想法。

2007年,周海滨在米兰周边的瓦雷泽市买下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始尝试莳植蔬菜。后来,他又引进了中国大棚蔬菜的莳植技能和设备,投入了近百万欧元在在曼托瓦建设了一个大型农场。

2020年汹汹来袭的疫情,不光没有影响周海滨的生意,反倒让他产生了线上线下结合销售的想法。当年,他就在米兰华人街,开设了本身的蔬菜专卖店,还通过微信小程序——类似于中国线上团购的方式销售农产品。

如今,周海滨的农场占地面积已凌驾23万平方米,向周边地区供番薯、苦瓜、冬瓜、芹菜、豆角等50多种蔬菜。由于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农场里的蔬菜除了供应中餐馆、工厂及个人,还经常被来自德国、匈牙利、捷克、法国等国家的商户订购一空。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前几年,《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加拿大的种菜之路!》视频一经发布,便劳绩了全网近30万的浏览量,主人公董健毅火爆北美。

北大地质学硕士,手握环球第一大油服公司offer的董健毅,本来计划在移民加拿大后大展拳脚,不料遭遇2014年下半年油价崩盘,他失业了。

如同无数渺茫的中年失业者一样,董健毅艰巨地寻找着翻身的机会。偶然间,他发现当地蔬菜需求量挺大,但却没有人莳植。

于是,他开始琢磨:“要不我试试?”

可从技能大拿变身菜农,谈何轻易?为此,董健毅选择前往几百公里外的一家华人农场免费打工半年。

2017年底,他回到了居住地卡尔加里,和人合资买下了一片土地。

卡尔加里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的落基山脉,高纬度、高海拔,冬天经常下暴雪,积雪厚达50厘米,全年只有100天左右的无霜期,蔬菜莳植难度极大。

返国观察一番后,董健毅和老婆决定因地制宜,建立了加拿大第一座占地1000平米、双拱双膜冬暖型“中国式大棚”。大棚里的蔬菜全部采用有机方法莳植,不利用化肥农药,绿色的莳植理念和蔬菜独具的浓郁口味,引恰当地很多白人前来参观学习。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加拿大的种菜之路!》视频截图

视频火爆后,成为网红的董健毅夫妇,依旧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节奏。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关于未来,夫妇俩满怀向往:“虽然一路走来吃了很多不可思议的苦,不外是有成就感的,能够推动着我把这个事情干下去,以为会越干越精彩。”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充沛的水分、肥沃的泥土,是蔬菜莳植的必备元素。可在中国人看来,再恶劣的环境,都不能拦截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

即便是众多无边的戈壁,哪怕是冰天雪地里的南极。

2006年,温州人孙建省来到了戈壁土豪的城市--迪拜。

当地生存极度奢华:伊拉克烤鱼、阿拉伯炸鸡,来自天下各地的精品海鲜,迪拜土著酷爱的鲨鱼肉,另有迪拜特色的土豪大餐——重达400斤,被几个大汉合力抬上餐桌的烤全骆驼。

唯独稀缺的,是包罗蔬菜在内的绿色植物。

迪拜属于典型的热带戈壁天气,常年干旱少雨,蔬菜价格高居不下,苦瓜13迪拉姆一斤,红薯12迪拉姆一斤,洋葱8迪拉姆一斤(1迪拉姆约合1.8元人民币),如许令人咋舌的价格,让孙建省看到了潜藏的巨大市场--在迪拜种菜。

为了将这近乎荒诞的梦想酿成实际,孙建省先是与迪拜官方协调,发掘了六口凌驾100米的深井,随后他又运来了很多动物粪便,将其发酵后和黄沙混在一起,终于形成了恰当蔬果生长的泥土。

抗风沙、搭电路、铺管道……孙建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极在阿联酋迪拜纳兹瓦戈壁中,开辟出了一片蔬菜的绿洲。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建在戈壁中的温超农场。图源:温超团体官网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孙建省在迪拜的农场一期、二期共有130亩,拥有20个水冷温控大棚,莳植着从中国各个城市引入的优质菜种50多种。别的,该农场另有100多平方米的保鲜库。

如今,温超团体每天产出数吨青菜、黄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供应着迪拜80%的华人和中资企业和高档旅馆,一举摆脱了迪拜华人不得不靠烧烤度日的饮食风俗。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千百年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成了中国人传承的精力诉求,他们不遗余力地开辟每一寸土地,栽种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和蔬菜。

由此创造铺天盖地的传奇。

2006年以来,中国启动了“10+10”互助筹划,即在10个非洲国家建设10个农业技能树模中心,并向每个中心配备10名左右的中国专家。

别的另有一些中国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在非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业投资和互助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10万多名中国人在非洲从事农业生产和技能指导,他们分布在非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粮食、蔬菜、水果、茶叶、棉花、油料、养殖等多个农业范畴。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有一座修建面积80平方米的温室内莳植着多种蔬菜:辣椒、西红柿、小黄瓜……

爱种菜的中国人,正在外洋创造新风口

采用无土种植技能的温室,由中控体系控制灯光、温度、通风以及营养液的注入,因此即便是在酷寒的南极,温室内还可以常年保持25℃,种菜因此变得为所欲为。

中国人爱种菜,是天赋,也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作为环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中国承载了供应环球亿万家庭菜篮子的重任。据2023年4月20日发布的《中国农业预测报告》表现,2022年,我国蔬菜总产量为7.91亿吨,比上年增长2.0%,蔬菜出口量占天下蔬菜出口量的14%左右。

尤其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互助在不停进步。

农业农村部为此有过统计,2023年我国蔬菜出口额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18.74%,已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其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比重占50%以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深化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见,我国蔬菜产业大概将迎来外洋莳植的新机会。

实际上,不光是种菜,中国对外的农业投资比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从法国的葡萄园到澳大利亚的牧场,再到乌克兰的农场,中国的外洋农业投资遍布全天下,其多样性超乎想象。根据农业农村部早前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到达302亿美元,为2015年底的2.3倍,在环球10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农林牧渔类境外企业1010家。

从小处说,种菜,是中国人的精力故园,承载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天然的向往,构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一直连续至今。

而从大处讲,实施外洋农业投资战略,确保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当下,环球各国都进入一种不确定的关系中,饥荒、灾害频发,农业是人们饮食生存的基础。实际上在外洋种地的中国人,在为外洋消耗者提供优质粮食蔬菜的同时,也在为保障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做出本身的贡献。

*本文结合网络公开资料整理,参考资料:

[1]《中国女孩隐居日本乡间4年,花40万买下森林小屋,开窗就能望见富士山》,日本通

[2]《又有华人由于种菜上了消息!这次是在西班牙》,中国侨网

[2]《断货!限购!韩国陷“白菜荒”!什么环境?》,央视财经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