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历史 2024-6-19 18:25 763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黄帝故里,即黄帝的故乡。每逢清朗时节,在黄帝故里祭拜这位中华人文始祖,成为社会一大热门。然而,现在国内至少有六个地方都自称为黄帝故里。它们分别是河南新郑、陕西黄陵、陕西宝鸡、山东寿丘、甘肃天水、湖南长

黄帝故里,即黄帝的故乡。每逢清朗时节,在黄帝故里祭拜这位中华人文始祖,成为社会一大热门。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然而,现在国内至少有六个地方都自称为黄帝故里。它们分别是河南新郑、陕西黄陵、陕西宝鸡、山东寿丘、甘肃天水、湖南长沙等。

这些年,这些地方一直在大力宣传炎黄文化的发祥地,大兴建设,打造“黄帝故里”景点和文旅手刺。

据史料纪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一个人只能出生一次,也即黄帝的出生地只能是一个地方。

何况,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故里是海表里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是中华文明的精力标识,岂能儿戏?

考据史事,一般重要从两方面观察:笔墨纪录和史迹文物,也即笔墨史料和实物史料。

黄帝是我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以为全族的始祖。

在先秦时期,对黄帝神话传说的载录就散见于许多文献中。到西汉史家司马迁撰成《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汗青形象初次在正史中被确立,并成为子女黄帝传说的叙事母本。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自称黄帝故里的根据来由是什么。

河南新郑

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曾向导百姓登新郑的具茨山拜祭黄帝。

在史料方面,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纪录:“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明代陆应明在《广舆记》中纪录:“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纪录:“(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另外,《大明一统志·古迹》中纪录:“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清一统志》中纪录:“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

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多次毁、建,到明清时期修缮,并在祠前建有轩辕桥。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在此立有“轩辕故里”碑。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但是,有学者以为,虽然有熊氏势力强大时曾居于新郑,但这并不等于黄帝一定出生于新郑。而且,这还与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等史料纪录不符合合。

陕西黄陵

不少汗青学家以为: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区;有熊氏之少典族与有蟜氏西迁的过程中,在今天的西北黄土高原生下黄帝,这与《吕氏春秋》《史记》等史籍纪录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呈黄,故称黄帝”的说法符合合。

而今陕西黄陵有一株古老柏树,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

有学者以为,黄帝出生于此,逝世后也安葬于此。

《史记·五帝本纪》中纪录:“黄帝崩,葬桥山 。”《索引》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这是关于黄帝陵的最早、最权势巨子的纪录。

汉武帝时,曾亲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后,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恒久被称为“桥陵”,号称“天下第一陵”。

清代官员毕沅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曾立于陵前。民国时期,改桥陵为黄帝陵,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被镌刻成碑,置于黄帝陵墓前。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陕西宝鸡

陕西省宝鸡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古称陈仓、雍城、西虢、西岐等,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之称,是周秦王朝发祥地之一。

有汗青学家以为:炎帝族所在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黄帝族所的姬水距离姜水不远。因而可以推测炎黄两个氏族部落发祥于宝鸡一带。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甘肃天水

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上邽,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等闻名,是华夏文明的告急发祥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纪录:“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有学者也以为,当初迁徙入上邽的少典氏族与华阳有蟜氏通婚,生下黄帝,初居于今天的天水附近的寿丘。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山东寿丘

汉代学者孔安国在《尚书》中纪录黄帝的出生地为山东寿丘,子女很多人也就以此为据。听说宋真宗曾在寿丘建景灵宫祭祀,尊黄帝为始祖。

然而,所谓的孔安国的《尚书》是伪古文籍,这已成为文史学界知识。因此他说的“黄帝的出生于山东寿丘”也就难以成立,后人也就是以讹传讹。以致有学者经过考据,宋真宗所建的景灵宫也被鉴定为伪遗址。

同时,有汗青学家以为,黄帝生于山东寿丘之说难以成立:其一,在新石器期间,我国北方人重要居住在黄河支流的二级台地上,而处于黄河卑鄙、大水浩荡的山东,不大概有人居住。其二,黄帝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山东是夷人的重要运动地区,作为姬姓少典族子女的黄帝怎能出生在夷人的重要运动地区?在周成王从前,并没有迹象表明姬姓发展到山东境内。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湖南长沙

有学者根据“黄帝生于寿丘”“生黄帝轩辕于青邱”的史料,考据以为:天上的寿星、青邱星对应地上的长沙国;黄帝的祖先、正妃、嫡系子孙均生活在湖南,黄帝杀蚩尤后在今洞庭湖一带即位,代神农氏,死后葬洞庭湖边,因而华夏文明源于湖南。

这个说法颠覆了“华夏文明源于黄河流域”的知识,可谓石破天惊。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以上六个地方各执一词,均以为是黄帝的出生地大概安葬地,是华夏文明之根源。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引经据典,将本地与黄帝的平生事迹故事挂钩,修造黄帝祠、黄帝城等。

这此中,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和陕西黄帝陵的动作最引人注目。

近些年,新郑市对黄帝故里景区不断进行了重修、扩建,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占地面积100余亩,整个景区布局突出“中华之根”主题,有中华第一祠、中华第一鼎、中华第一碑等景点,突出“举世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力故里”的定位。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大批海表里炎黄子孙聚集在此,举行寻根拜祖大典。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陕西黄帝陵的规模和祭拜运动规格也很大。

2004年起,一年一度的清朗节公祭黄帝陵运动,升格为国家祭祀大典。2006年,清朗公祭轩辕黄帝仪式(黄帝陵祭典)运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陵县也成为中国著名的祭祀文化之乡。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对于黄帝的出生地和安葬地的争议,有些学者却冷眼待之。

例如有些学者以为,黄帝其人是否在汗青上真实存在,尚不能证实,很大概是个神话传说人物形象,因而祭祀黄帝的意义更多的是“祭神”。

复旦大学教授、汗青地理学家葛剑雄曾在《南风窗》杂志2003年第8期发文,以为祭祀仪式从本质上讲是对神的崇敬,是信赖魂魄不死。他以为这是一种宗教运动,不利于汗青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因而把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级”层面举动就很不对。

对于这些纷杂的争议,从汗青学角度来讲,留存至今的史料,不一定每件都是客观、真实的,此中不免含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很多史料之间也是互相矛盾。以是,后人不能完全遵循“论从史出”,更不宜根据孤证就断论黑白。

这个因素,也是造成黄帝的出生地和安葬地的争议的告急缘故原由。

多地争抢“黄帝故里”名号,华夏文明之根究竟在何处?

但是,作为炎黄子孙,对于黄帝的出生地和安葬地的器重,慎终追远,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祖归宗”,以此加强中华民族的凝结力和向心力。

从这个意义来看,推许和祭祀黄帝就很有须要。

#清朗##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黄帝故里#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