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假如玄武门得胜的是李建成,大唐还会有厥后的光辉成就吗?

历史 2024-6-15 15:49 763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弑兄杀弟后欺压父亲李渊交出权利。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大唐自此进入李世民期间。李世民统共在位24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社会管理典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弑兄杀弟后欺压父亲李渊交出权利。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大唐自此进入李世民期间。

李世民统共在位24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社会管理典范——“贞观之治”,为厥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也是玄武门之变的政治遗产。

假如玄武门得胜的是李建成,大唐还会有厥后的光辉成就吗?

正是由于如此,人们总是把唐朝的光辉和李世民接洽在一起,但很少有人想过,假如李世民在玄武门失败了,结果又会是什么呢?假如李建成登基称帝,是否也能够创造类似“贞观之治”这样的治世?

本日,我们不妨就此做一个合乎历史逻辑的推测,看会不会得出相似或相反的结论。

01、李建成大概得胜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李建成不由于过于自信而麻痹大意。

就在玄武门之变的那天早上,预感到环境有变的李元吉建议李建成:“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意思就是做好军事预备,根据形势变化决定下一步行动。

可惜李建成自信齐备都在掌握中(“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根本不听李元吉的提醒而贸然进宫,造成了兄弟二人喋血玄武门的惨剧,连同男性子嗣尽数被李世民诛杀。

假如玄武门得胜的是李建成,大唐还会有厥后的光辉成就吗?

玄武门之变

假如当天李建成服从了李元吉的建议,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就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力量对比来看,李建成的胜算要大得多。

起首,拥有嫡长子和太子双重身份的李建成,九年来始终处于大唐权利的核心,死后有父皇李渊的支持,朝堂上有重臣的拥戴,积累的政治资源。其次,东宫有成建制的两千长林兵,统兵将领薛万彻等人虽然不怎么着名,但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最后,李建成另有李元吉这个同盟,两府团结的力量是相当刁悍的。

而李世民却只有秦王府心腹12人和擅自招募的八百猛士,双方实力对比是极其悬殊的。虽然他贵为天策上将,职位至高但没有权利,由于按照唐初的是府兵制,朝廷不设常备军队,士兵都是种地的农民,农闲时由折冲府都尉和果毅练习,只有战时,将领们才气凭天子的诏书和兵符调兵打仗。也就是说,当时的李世民手里除了私募的八百人外,着实并没有一兵一卒。

李建成的自信就来自于双方力量的悬殊,而李世民也是使用了这一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击乐成而逆势翻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凡李建成有丝毫防范和预备,他断没有乐成的大概。

02、假如李建成胜了,他会不会杀了李世民?

这个取决于李建成什么时间发现李世民的政变企图。由于按照李建成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把李世民赶尽杀绝。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伴随李渊去齐王府,李元吉想借机除掉李世民。但“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李元吉还为此埋怨李建成说:“为兄计耳,于我何有!”这大概是史书关于李建成最客观的记载,由于最符合李建成兄长和太子的双重身份。至于此后的各种记载,则有非常明显的污名之嫌。

假如玄武门得胜的是李建成,大唐还会有厥后的光辉成就吗?

李建成兄弟

4据此,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如下推测:

一、李建成没有意识到危险,但还是带了数量不多的护卫,就会和李世民在在玄武门短兵相接,李世民仅凭身边的十二名亲信,是很难一击狙杀乐成的,假如李世民不能乐成逃走,大概率会在拼杀中丢掉性命。

二、李建成提前做了防备,李世民大概率会悄悄撤退,不给李建成留下实锤证据,兄弟两个则会继续明争暗斗、一连比力,最终胜负很难预料。

三、李建成拿到实锤证据,他会以此为武器从政治上对李世民穷追猛打,但按照李渊的处事风格,绝对不会正法李世民,但肯定会褫夺他的封号和权利,让其永久失去争夺皇位的资格。

当然,也大概会有第四种结果,就是双方都无法置对方于死地,李渊也大概会让李世民镇守洛阳,以陕东大行台建天子旗帜,成为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割据势力,李世民则会像厥后的朱棣一样,在李渊死后随便找个借口诛讨李建成,李唐王朝则有大概重蹈杨隋的覆辙。

03、假如李建成做了天子,还能有“贞观之治”吗?

后人谈起大唐,第一个想到就是李世民和他所创造的“贞观之治”,好像除了李世民就没有别人能成就这样治世。

诚然,“贞观之治”和李世民密不可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唐初的治世和厥后的开元盛世。

俗话说“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每一个王朝、特别是一连时间较长的王朝,初期都必然有一个“治世”大概“盛世”,比如汉初的“文景之治”、清初的“唐乾盛世”,这几乎就是历史的必然。

由此来看,李渊的继任者不是李世民,也必然会出现类似的治世,只不外名称大概不是贞观而已。也就是说,假如在玄武门胜利的是李建成,唐朝依然会出现从治世向盛世的发展趋势。当然,在详细情势和特色上大概会有所差别。

我这样说并不是天花乱坠,而是来源于合乎逻辑的推理。由于反思隋朝败亡的履历教训,避免重蹈亡隋的覆辙,是唐初政治精英群体的共识。因此,虽然唐朝的天子姓李,但山河社稷确实属于整个精英群体,只要有这样一个励精图治的群体,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就错不了。

假如玄武门得胜的是李建成,大唐还会有厥后的光辉成就吗?

李建成

别的,李建成也并不像通常以为的那样不堪。比如在李渊起兵进攻西河的战役中,因“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在这个阶段,20岁的李世民是跟随哥哥李建成作战的,这些文字所记载的大概正是李建成的所作所为。

实际上,在厥后攻打霍邑、平定刘黑闼之战中,李建成的战功有的是可圈可点的。善于春秋笔法的中国史家,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另有“建成性颇仁厚”的记载,就足以阐明李建成绝非荒淫庸碌之辈。

更况且,厥后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臣名将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原来李建成的部下,比如魏征、王珪、薛万彻等人。

因此,由这样一个既具谋略,又“颇仁厚”,还受诤臣名将拥戴的储君继位,肯定也会做出一番惊天伟业,创造超过“贞观之治”成就也大有大概。

当然,真实的历史就在那里,我的推测并不能改变任何客观史实,

历史不容假设,但假设历史也很风趣!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