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小国接连“退群”,若中东欧互助机制解散对我有何影响?

财经 2022-9-26 16:29 821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近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公布退出“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再加上2021年5月公布退出的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就已经全部退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互助机制?很多人以为退出的都是一些小国,与中国往来贸易额并不大

近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公布退出“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再加上2021年5月公布退出的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就已经全部退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互助机制?很多人以为退出的都是一些小国,与中国往来贸易额并不大,以是影响根本可以忽略。但是在这个被称作“17+1”的互助机制中,那17个中东欧国家原来就都是小国,这是否又阐明这个互助机制自己就不重要呢?下一步如果有更多国家退出这个机制,那将意味着什么?

小国接连“退群”,若中东欧互助机制解散对我有何影响?

中国-中东欧国家互助机制诞生于2012年4月26日,最初是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推进互助的协调机制。2019年,希腊也加了进来,由此升级为“17+1”。这17个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国。

既然云云,我们直接发展与欧盟的关系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单独拉一个群呢?最早退出这个互助机制的立陶宛就以为自己在欧盟框架下与中国发展经贸往来就可以了,立陶宛称这个机制对欧盟构成了“分裂”。这话是否在理呢?

真实的环境是,参与这个机制的中东欧17国根本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他们在欧盟经贸活动中是被严重边缘化的,长期不受欧盟器重。以是当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建立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总体贸易额增长是与欧盟贸易额增幅的2倍,中东欧国家由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希腊为什么厥后要自动参加这一机制的重要缘故原由,在欧盟框架下,希腊属于欠发达国家,2010年希腊发作债务危机的时间,欧盟在是否要救助希腊的问题上争吵了5年。

从全球经贸体系的角度看,也不存在所谓“分裂”欧盟的问题。

好比WTO是全球范围内的一项贸易制度,但是全球范围内同时另有很多地区性的贸易机制与之并行,各种机制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并不矛盾。这在当初建立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的时间,各国就已经很清楚。在互助机制建立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前,中国和欧洲总体互助不断扩大,中国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同伴关系。与会向导人对在此背景下举行会面感到高兴。以是立陶宛所谓该机制“分裂欧盟”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在这个互助机制建立的第二年,一项总额为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就建立了,我们是资金提供方,其他成员国可以提出项目申请。好比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就是利用这项资金建设的。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并不但仅是双边贸易的机制,它同时涵盖了基础设施、高新技能、干净能源等范畴的投资与互助。而这些事变已经远远超出企业与企业的双边贸易范畴,是必须在当局层面才能实施的。如果没有这个机制,那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互助就只能是一对一的模式,缺乏地区层面的通盘统筹。

举个例子:中国-东盟“10+1”机制是1997年建立的,性子与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相似。在该机制下,我们已经建成了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现在正在建设中,现实就是对中老铁路的延伸,未来还将通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如果没有地区性互助机制,要建设这样一条贯穿多国的铁路是很难想象的。其着实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中也有雷同规划。在“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爱互助的十二项措施”的第七项就是:共同探究通过合资互助、联合承包等多种情势开展地区高速公路或铁路树模网络建设。

显然,如果没有中国-中东欧互助机制,那么对两边都是一个巨大损失,我们不可能在欧盟框架下帮助欧洲国家增强该地区经济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未参加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就更难借机加快自身发展。而中国失去的将是连接亚欧大陆的这片地区长期稳固发展的环境保障,这里是“一带一起”的必经之路。

有意思的是,此次公布退出的2个国家所发布的声明,说话相称温和,都体现要继承努力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务实的关系,这被舆论普遍以为是背后有大国在捣鬼。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不排除接下来还会有国家“退群”,好比外媒报道称捷克也在考虑退出这一机制。

如果说部分小国在大国政治冲撞中来回摇摆可以获取临时利益,那么对中东欧国家这个团体而言,背后那个大国是否有意愿长期帮助其经济建设呢?如果有,那对我们并不是坏事,有人代劳还不好吗?如果没有,那么接连“退群”末了伤害的又是谁呢?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