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财经 2022-9-13 18:15 1653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泉源 | 国民经略作者 | 凯风谁是中国本地区域经济的领跑者?如今,天下共有333个地级及以上都会、2843个县(市辖区、县级市)、3.85万个州里(街道)。近期,2022年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百强园区连续揭榜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泉源 | 国民经略
作者 | 凯风


谁是中国本地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如今,天下共有333个地级及以上都会、2843个县(市辖区、县级市)、3.85万个州里(街道)。

近期,2022年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百强园区连续揭榜。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百强市

百强都会,堪称我国都会第一矩阵。

中国地区广阔,资源天禀不一,地区经济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存在。

经济总量最高的上海、北京GDP双双破4万亿,富可敌国;而最低的青海玉树、湖北神农架等地级市(州)不敷百亿,不及东部一个经济强镇。

如果以万亿为基准,本地共有24座万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以100强为界定范围,那么百强都会的门槛,从客岁的2802亿元攀升到3083亿元。

那么,哪些省份百强都会最多?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从省份来看:

江苏(13个)、山东(11个)、广东(10个)、浙江(8个)、河南(7个)、河北(6个)、福建(5个)、湖南(5个)、江西(4个)、湖北安徽四川内蒙古(3个)。

与客岁相比,河南百强都会淘汰2席(信阳、驻马店),安徽淘汰1席(阜阳)。

与此同时,内蒙古增长2席(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江西增长1席(宜春)。

此中,经济位次上升最快的4个都会分别是:

宁德上升12名,榆林、鄂尔多斯上升11名,包头上升10名。

宁德得益于中国最大锂电池企业宁德期间的助力,而榆林、鄂尔多斯、包头皆是举世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利好。

从各省根本面来看,江苏仍旧是最大赢家,13个地市全部跻身此中,这是天下唯逐一个全部地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GDP总量最低的宿迁位居天下第75位。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相比而言,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仅有10个都会跻身百强。

珠三角9市中,肇庆未能进入百强;而偌大的粤东西北,则只有湛江、茂名两市入围,而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都会的汕头仍旧止步于百强之外。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浙江体现也相对突出。

山东11城跻身百强,仅有泰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5市未入其列;浙江8城入围,仅衢州、丽水、舟山未入其列。

值得一提的是,被万亿GDP都会群困绕的江西,则有4城入围,南昌、赣州、九江、宜春,总量凌驾同处中部的湖北、安徽等省份,。

在本地31个省份中,仍有海南、宁夏、青海、西藏4省份无一都会跻身百强榜。

甘肃、吉林、黑龙江、山西、新疆仍旧只有省会/首府上榜,平凡地级市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百强区


城区经济,是都会、都市圈经济的焦点支柱。

克日,《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2021年赛迪百强区》发布,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地市市辖区举行评估,形成百强区榜单。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根据榜单,2021年十强区分别为:

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青岛黄岛区、深圳宝安区、深圳龙岗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苏州吴江区和佛山南海区。

可以看到,十强区广东独占八席,且包办前三,此中深圳4席、广州2席、佛山2席。
以TOP100城区来看,江苏、广东位居前线,分别上榜19个、18个城区,其次为浙江、四川、湖北,分别上榜14、13、7个。

不外,这一榜单将四大直辖市的城区清除在外。从行政级别看,直辖市是省级单位,城区一样寻常都是厅级,比一样寻常都会高出半级或一级。

如果将全部城区及县级市都席卷在内,那么本地十强区矩阵将会发生巨大变革: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这些经济强区“富可敌省”,最高的浦东新区2021年GDP高达1.53万亿,如果放在都会榜中可以排在第12位,仅次于天津。

这些经济强区都有自己的“王牌”:海淀的中关村,浦东的陆家嘴,南山的粤海街道办,天河的珠江新城,在天下都是压倒统统。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百强县


推进以县城为紧张载体的城镇化,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与地市经济相比,中国县域经济差别更大,有一县可挡一市的超等强县,另有生齿连续流失的弱县。

这是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根据榜单,百强县最多的省份分别是:

江苏(25)、浙江(18)、山东(13)、湖北(8)、福建(7)、河南(6)、湖南四川(4)、安徽辽宁(3),内蒙古陕西(2);广东、河北、贵州、江西、云南(1)。

与百强市、百强区分布相对应,在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霸榜,三省合计占比靠近6成,成为中国县域经济最闪亮的地带。

作为天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仅有1县入围,为惠州博罗县。

广东县域经济为何不发达?

缘故起因在于,广东城镇化程度高,大多数强县均已“撤县设区”,而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不绝都以“镇域经济”著称。一镇经济之力可挡一市,但这也不会体如今“百强县”排名之中。

然而,粤东西北仍有大量县城存在,无一入围的背后,也足以阐明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经济差距之大。

如果将县、自治县、县级市视作广义的县城,那么在1800多个县城中,只有43个GDP破千亿。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这43个千亿县,重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仅有5个,西部仅有3个。

此中,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分别拥有17个、9个、5个、3个、3个,位居前线。

这些县城,要么靠近多数会,要么自己制造业发达,要么家里有矿,要么有特色财产。

作为天下第一县,昆山就是制造业发达且靠近多数会的典范,2021年昆山GDP达4748亿元,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凌驾贵阳、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省会都会。

陕西榆林的神木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则是产煤大县的代表。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而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则是白酒重镇,一家企业市值凌驾全省GDP的贵州茅台酒,就诞生于此。

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强市之外,另有大量生齿流失县城,都会紧缩的大趋势,不能不关注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百强镇

镇域经济,是中国地区经济的紧张构成部门。

根据中国中小都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天下千强镇名单》,我国百强镇重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两省,合计占了7成左右。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偌大的中西部,仅有贵州仁怀的茅台镇、湖北鄂州的葛店镇、安徽界首的田营镇、湖南浏阳的永安镇等上榜。

茅台镇靠的是白酒,葛店镇靠的是连接武汉光谷,田营镇靠的是循环经济财产,永安镇靠的是烟花行业,永安镇则是浏长融城的“桥头堡”、金阳新城创建的焦点区。

与在百强县榜单中的险些“挂零”差别的是,广东是百强镇的霸榜者。

以东莞为例,在32个镇街中,共有15个跻身百强镇。

经济最强的长安镇GDP达887亿元,凌驾中西部浩繁地级市,相称于湖南湘西、四川资阳、陕西商洛等地级市的程度。

东莞镇域经济之强,在于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主导财产,如长安镇的智能手机,松山湖的科创,虎门镇的当代服饰,厚街镇的机电和鞋业,中堂镇的造纸财产等。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显然,这些镇固然生存着州里之名,但现实上已与都会没有多大区别。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百强园区

园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经济地理单位。

这些园区以财产集聚为根本特性,以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为重要导向,通常都是地区发展的引领者。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结果单,我国共有48个GDP破千亿、40个收支口总额凌驾500亿元的园区。

2022年,天下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从省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占19席,遥遥领先。浙江、广东、山东、湖北,入榜园区数目分别为9席、8席、7席、7席。

这此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苏州工业园区。

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GDP总量达3330.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345.5亿元,一样寻常公共预算收入400.1亿元,收支口总额1119.7亿美元,约占苏州全市的1/4左右。

苏州工业园区不光总量遥遥领先,且财产结构相对优秀,如今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能应用、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特色财产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固然行政级别只是地级市,但却是我国各类开辟区数目最多的都会,政策上风并不弱。

数据体现,制止2022年,苏州共有14家国家级开辟区、6家省级开辟区、7家综合保税区、1家保税港区,总量位居天下之首。

综合来看,在百强市、区、县、镇、园区等榜单中,江苏可谓包罗万象,发展相对均衡,广东唯有县域存在短板,浙江山东则是镇域稍显弱势。

至于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则只有省会一家独大。
最新问答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