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如果马寅初没提出生齿论,也没有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么样?

[复制链接]
辞然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5-17 07:10:0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

据统计,中国生齿增长率自2022年就出现负增长,从2017年开始下滑到出现负增长只用时5年。相比日本用时24年,我国如今已急速下滑至全球倒数第二的生育率,令人堪忧。
与生育率暴跌相反的是,中国女性终生不生育孩子的比率却在直线攀升。据中国生齿与发展研究中央的一项研究表现,2010年至2020年各年事层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上升约1倍。
此项数据中,上升最迅猛的是20至30岁的年轻女性,10年间至少进步了10%,而35岁女性也从5.39%上升至10.91%,40岁女性亦上升至7.85%。
随着生育率暴跌和女性终生不育率不断进步,生齿老龄化题目也引发关注,因为我国已在2023年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关系着社会劳动力的存续,更是我国经济长久稳健发展的一大隐忧。

百废待兴,生齿成压力

生齿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题目的产生,多多少少是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当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多子就是多福,尤其是在大多数家庭以务农耕田为主的古代社会,孩子多意味着有充足的劳动力。对封建统治者而言,生齿更是极为告急的劳动力和兵源。
1949年到1957年的八年时间里,中国生齿出生率一直保持30%以上,1957年生齿总数超6亿人,平均每户家庭至少有6个孩子,可见“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多么根深蒂固。
然而,其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仍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落伍的农业大国,87%生齿会合在农村,工业就业生齿比例仅为8%,饱经磨难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底子有多么薄弱呢?1949年中国人均GDP为23美元,美国则是1882美元。其时,原煤、钢铁、原油产量以及发电量都远远不及美国,全国科技人员更不足5万人。
哪怕撇开工业和科技不谈,1949年那11318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也是堪忧的。对于其时拥有5.42亿生齿的新中国而言,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再加上畜牧业发展滞后,肉蛋食品供应不上,粮食产量严肃不足,很多人都吃不上饱饭,生活非常困难。
生齿过剩,陷生存困境

在这种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生齿自然增长率仍旧保持在年均2%,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并无不妥,但在近6亿生齿基数的前提下,这样的增长速率无疑是骇人的。
闻名生齿学家马寅初颠末三年的钻研,推断按照2%的年均增长率发展下去,中国生齿将会在50年后暴增至26亿,26亿生齿是什么概念呢?
《新生齿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域以外,在一切生齿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控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2022年11月15日,全世界生齿已经达到80亿,那26亿也就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生齿全部挤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中国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最大生齿数量只有16亿。
生齿超负荷,资源分配不均就成为必然的难题,这一点不妨参考我们的邻人印度。印度国土面积328.7万平方公里,制止2023年4月为止生齿已经达到14.25亿人,拥挤到何种程度呢?
印度达哈维穷人窟是世界第二大穷人窟,在这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生在世超200万人。这些人生活在局促破旧的房屋里,忍受浑浊的氛围和肮脏的生活环境,一样平常饮用水都取自恒河。
达哈维穷人窟里的大量年轻人没有工作,哪怕抱病了都无法得到医疗保障,因为他们自小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缺乏教育和技能又要怎样在生齿浩繁的国度谋生?

分配不公,矛盾重重

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生齿论,如果50年前没有实行计划生育,那么没有种姓制度的中国同样逃不外教育资源严肃倾斜的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人除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之外,重男轻女的头脑一直非常严肃,为了生一个男丁可以尽心尽力。远去的暂且不谈,就拿偏宏大山里的女孩来说。
张桂梅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有的贫苦家庭为了把有限的钱都用来供儿子上学,以致会逼迫面临高考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硬生生剥夺了女儿继续接受教育的时机,这对女孩们何尝不是一种扼杀?
女孩们接受教育的时机大幅低落,没有充足的知识作为底子,连最根本的同等都无法保证,她们要怎么实现本身的人生代价,又要怎样立足于社会?

现今的中国女性劳动到场率高达70%,位居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在重男轻女头脑催化之下,有限的就业岗位有多少能轮到女性头上?就业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例,如果一个上层精英家庭拥有至少6个孩子,继教育资源倾斜之后就是这个阶层对某领域资源和时机的把持,漂泊到普通人手里的就业资源极少,就像如今财阀横行的韩国。
不公平的资源分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分裂与对立也只会日益加深,这也是韩国医生团体辞职变乱越演越烈的根源所在。
伴随着这种不稳定,底子办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题目都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国际地位及竞争力。

新中国甫履历百年的积贫积弱,如果背负着庞大生齿,要怎样在群狼环伺的国际形势中尽快实现复兴,避免重蹈落伍就挨打的覆辙?
身兼经济学家的马寅初,就是看到“生齿红利”背后的巨大隐患,才会提出“生齿控制”,这可以说是结合其时的国家形势所作的权宜之策,自然不会是十全十美,世上也不存在完善政策。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偌大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题目,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是宗旨。非要以现今角度批判过去的话,未免有失公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