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亚洲水塔”的美誉,是可以与南极、北极比肩的世界第三极。
从4-5亿年前的奥陶纪开始,就有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但那时的青藏高原不是如今的样子。在2.8亿年前,青藏高原地区甚至是一片汪洋大海。
直到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挤压,随后印度板块几经运动,终于在距今8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形成了基本地貌格局,这就是喜马拉雅运动。
中国境内的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都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内的湖泊多达1500多条,水资源更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且十分丰富。
除此之外,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已知的在高原地区生活的濒危动物就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矿产资源、光照资源和地热资源更是十分丰富。
青藏高原不仅有丰富的各种资源,还是欧亚大陆沟通的主要干线,在高原生活的人们世世代代传递着属于高原的人文精神,可以说青藏高原为中国如今的安定强盛起着很大的作用。
探秘生命之源亚洲水塔
亚洲水塔是指以青藏高原为主,拥有着众多山脉的第三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除了南极和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群。
据统计,青藏高原地区拥有冰川2.43万条,面积达3.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融水量多达360亿立方米,除了极地冰盖外,没有哪里的冰川比这里的更多了。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众多的河流湖泊,这其中就包括了长江、黄河在内的亚洲最重要的七条河流。
我国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组织科考队对青藏高原进行了第一次科考活动,获得了很多非常可贵的一手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在地质构造、古生物、气候和动植物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空白。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板块运动等多种的因素,现在的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我国再次组织科考队近距离观察青藏高原的种种变化,聚焦“亚洲水塔”。
2017年6月和8月两次对青藏高原的科考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提供科技支撑。
科考结果十分喜人,可谓是硕果累累。经过湖泊测量和对水文的分析,科考科学家们确定了色林错湖的年增水量。自2005年起到2017年的这十二年间,色林错湖每年平均入湖径流量22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年增水量多达8亿立方米。
这个数据显示,因为色林错湖的快速扩张,在2009年左右它就已经成为西藏第一大湖了。截止于2017年,色林错湖湖面的面积是2381平方公里,湖水总容量是630亿立方米。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所长认为,“我们原以为色林错湖是因为降水而扩张,现在看来这快速的扩张主要是因为冰川融化。冰川融化使色林错湖成稳定的扩张趋势,这是个新的挑战,建一个国家公园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钻取湖芯和冰芯是最好的办法,这能清晰的记录青藏高原在过去的数千年甚至是几十万年间的气候变化。
于是,科考队在色林错湖钻取了两根湖芯,又在唐古拉山冰川海拔5650米的地方钻取了4根冰芯。这个工作中要克服的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但是科考队仍旧排除万难钻取湖芯和冰芯,更有意外收获,在钻取冰芯时发现了最丰富的地球冰川景观与状态稳定的普若岗日冰原。
青藏高原沟通欧亚交通
青藏高原不仅是众多水系的源头,从古至今更是沟通欧亚的交通枢纽,在欧亚文化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青藏高原,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域形成了交通网络。
这一主要干线的发源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而在吐蕃王朝时期更是谱写了世界历史的新图卷。在唐朝的吐蕃王朝建立之后,伴随其势力的扩张和影响,以吐蕃本土为枢纽,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路”,成功的连接了东西方。
霍巍教授在《社会科学家》杂志中发表的《“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中提到的:“可以将历史上青藏高原与外部世界的交通和交流史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其一可称为‘前吐蕃时期’(或可称为‘上古西藏时期’)……;
其二是吐蕃王朝(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吐蕃帝国’)时期……;其三是吐蕃王朝灭亡之后的‘后吐蕃时期’……。”霍教授的文章介绍详细,我们在这里不再进行过多引用。
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青藏高原各个部族就与中亚和欧亚的草原地区有着不少的文化交流。曾经在西藏西部出土了一批古墓葬,在众多的随葬品中就有织着汉字“王侯”字样的丝绸,同样的丝绸在新疆的多处考古遗存中也有出土。
从种种考古实物显示,早在中原地区的汉晋时代,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就已经与当时的西域新疆、中亚、南亚等地建立起了相当程度的联系与交流,开始走出雪域高原,逐步融入到欧亚文明体系中去。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高原部族,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与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对外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多条国际通道。
第一条是通往天竺的路。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不仅使汉藏文化有了新的融合,这之后还开辟了“蕃尼道”。
“可以从长安到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然后沿雅鲁藏布江溯江而上之后南下,直抵南亚泥婆罗(今尼泊尔),继而进入天竺古国(古印度)。”求法高僧和官员使节往来于这条“新道”,大大的改良了中印国际交通。
第二条是通往中亚的路。北京大学王小甫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所得,通往中亚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向北去塔里木盆地,由此东到和田(于阗)、西去叶城,由此进出西域和中亚;一条是向西跨越帕米尔高原,经勃律地区(今巴基斯坦所占克什米尔地区)去往中亚。”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路,把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蜀身毒道”、“滇缅道”一线相接,即从吐蕃东部到“南方丝绸之路”,继而进入古代印度。
这第三条路虽然没有直接考古资料证明,但是历史资料中记载详细,而且沿途遍布摩崖造像,把各处摩崖造像相连既是这条古路。
青藏高原成功的连接了丝绸之路网络,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起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关键作用。
条条进藏之路更是使中原文化和藏族文化相互融合,把中华文明深深地埋藏在高原文明的“底色”之中。
如此,高原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就与祖国内地始终保持着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为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着贡献。
青藏高原奠基强国科技
青藏高原除了其独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外,其独树一帜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品质。青藏高原的建设者们未实现科技强国梦踏实肯干,从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青藏兵站部军史馆中记录着那曾经的峥嵘岁月、光辉历史。1954年5月,青藏公路正式破土动工,这条路贯通了格尔木和昆仑山口,绵延170公里,海拔从2700米高猛增到4700米,修建的艰难困阻可想而知。
修路战士们跟永久冻土挑战、跟严寒风霜挑战、跟高原缺氧挑战,从不曾轻言放弃。10月,筑路部队开上了“生命禁区”唐古拉山,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三个工程队相互“攀比”、干劲十足。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全线通车。筑路部队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成就了这条“天路”,何其壮哉!青藏公路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个筑路史上的奇迹,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品质,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初建成,百废待兴,先进科技能力亟待提高,广大科研工作者甘愿隐姓埋名,来到这片广袤的高原之上。
他们默默奉献、贡献青春,成就了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更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使中国民族攀登上了现代科技的高峰。
1958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建设者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创新科技,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终于在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青藏铁路也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可以见得,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生了多少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情。“两弹一星”成功的铸就了共和国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成功的塑造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两条“通天之路”同样不负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如此伟大的工程,让世界都叹为观止。
青藏高原重要战略地位
从古自今,青藏高原都是一个屏障,“世界屋脊”不仅保护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传承,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更使得中国西方门户紧闭。交通便利后的青藏高原不仅支持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任务,其重要战略地位更是凸显出来。
青藏高原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近400公里,而距离北京有400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东南亚地区国家与中国一旦发生武装冲突,我国仅需要一枚短射程的技术导弹就能实施精准打击,而广袤的青藏高原把中国腹地隔绝在千里之外,冲突国家则需要一枚射程几千公里的昂贵的战略级导弹才能对我国关键城市实施打击。
如果动用空军作战,我国的优势更加突出。且不说我国拥有世界级的防控网络,冲突国家想要实施空中打击相当困难。
青藏高原被认为是世界上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没有实施过高原作战训练的飞行员,想要飞越青藏高原并保持作战能力是难上加难。
反观我国,战争一旦发生,战斗机在青藏高原起飞,只需要一个俯冲就能够精准打击到冲突国家境内任何的重要军事目标。
青藏高原有一座导弹发射场,一条铁路、一条基本贯穿全境的公路、三座已经投入使用的飞机场,交通网络发达、纵横交错。
和平时期,这将是文化交流、入藏旅游的便捷条件。一旦发生战争,全国的兵力和军用物资将以立体运输方式,交叉进入藏区,快速便捷的提供兵力支持和后勤保障,确保祖国西大门无虞。
青藏高原这个海拔均高达5000米以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足以让各国军队仰望高山、无可奈何。
结语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动植物和水资源,孕育了众多的生灵,成就了“亚洲水塔”的美名。在这片高原上诞生的“两弹一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民族的强大,并时刻承担着保卫祖国的艰巨任务。
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高原上,为高原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成就了不朽的高原精神。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中国西方门户大开,真的会很危险。
参考文献
[1]郭洪纪,青藏地区在中印地缘战略中的突出地位及国土安全分析(期刊)·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26_35
[2]霍巍,“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期刊)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哲学与人文科学·考古;《社会科学家》,2017年.11期20_25
[3]郑思哲,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的精神象征(期刊)柴达木开发研究,2021年期
[4]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王敬东,大科考!聚焦“亚洲水塔”!(报道)央视网 2017年0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