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哑巴狗(小小说)

[复制链接]
好奇的赵二叔Lv.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5-6 14:21: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远村

疫情反复,在表面打工的刘三山总是干干停停,忙活一年干来,还没有已往正常年景半年挣得多。想想恒久下去,家里外头两头都落下下个好,刘三山就听了媳妇的建议:“去他娘谁人脚,干脆在家算了,咱也到了花甲之年了,还是回家守着妻子孙子热炕头,不管咋说还得上一头。”
刘三山回了家,想着本年在家守着三四亩地,也不大概会有多大的赚头,开春之后,就和老伴李桂兰琢磨着再干点啥副业赚点钱,也补充一些放弃出外打工的损失。
也是冥冥之中有福星保佑。刘三山两口子这一琢磨,还真找到了一条赢利的路子,这路子就是养摇头虫。这一养,到了本年霜降过后,还真大见效益,算下来,能挣五六万元。小试牛刀就旗开得胜,可把刘三山两口高兴坏了。高兴之余,可都说:“说到底还得感谢黄毛的祖奶奶。黄毛,黄毛,今天给你炖排骨吃,到时候别忘给你老奶奶也送两块。”
黄毛是条毛色金黄小母狗,带着狼犬和柴犬杂交的特性,听到主人叫它,颠颠地跑过来,摇着尾巴,先是“汪汪”叫了两声,接着就迷眼仰脖发出了一声轻快的长嚎,带着明显的狼性。
“唉!说起来,黄大妞也离开人间有快四十来年了!俺真想它。它真是咱家的福星啊!”刘三山说着,就帮着李桂兰摒挡炊具,忙活着炖排骨,思绪呢,早回到了爹娘活着时常念叨的三年困难时期。

其时候,刘三山还没出生,爹娘完婚后五年,生下了大哥金山,二哥银山。到1960年,大哥已经4岁,二哥已经两岁,全村都在一个锅里搅勺把,史称“吃食堂”,吃得到后来连红薯秧子也磨成粉掺到红薯面里,还是没法填饱肚子。女人们从1959年到1961年,三年里根本都饿得绝了经,因此上,在豫西南柳河湾一带,那几年很少有娃子出生。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村民们饿得着实是朝不保夕,自然就想些邪法,打起了偷鸡摸狗的主意。牛马驴如许的大牲畜都归生产队团体饲养,老弱的已宰杀改善了大食堂的伙食,猪羊鸡鸭鹅之类的家畜家禽,那几年也很少有人家饲养,人都没吃没喝,哪能养得起它们呢?倒是由于狗们饿极了连人屎青草杂虫也吃,猫们天生会逮老鼠,在村上有些人家还有幸存的。
那还是最饥荒的1960年青黄不接之时,村里就成立了打狗队,以“狗眼看不起贫民,是地富分子的仆从,打死吃掉就当是享受胜利果实”这个冠冕堂皇的来由,开始对全村的狗们进行大捕杀。
刘三山家其时有一条正有身的母狗,生性温驯,颇通人性,白天一般都眯眼卧在院门口,很少对着行人吠叫,只是到了晚上,碰见生人进了院落才高声叫着报警。这母狗由于很招刘三山的父母和大哥二哥喜欢,就按它的毛色天性,用个女孩的小名起了个昵称叫“黄大妞”。
村上兴起打狗队的时候,黄大妞身上还泛着油光,只管只是半膘,没有后秋时肥胖健硕,但由于怀着身孕,看去也有七八十斤,若真是捕杀了,总也能得到几十斤狗肉。黄大妞之所以能在村民们饭都吃不上的年代还能皮毛发光,是它掌握了在野地里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后秋上,地里庄稼虽说不多,可豆丹、蚂蚱、蟋蟀、蝈蝈等虫子却不难捕到,柳河里也有残存的小鱼小虾和黄鳝、泥鳅、青蛙,田地河坡上还有老鼠、土蛇,有时候还有野兔、野鸡、刺猬等,这些野物儿都能逮了充饥养膘。

黄大妞最善于的是抓豆丹吃。豆丹俗名又叫芝麻虫。这肉虫说是芝麻虫,却很少以芝麻叶为食,最喜欢生在黄豆地和红薯地里。这虫子幼虫外观像桑蚕,通体青色,头上长一只尖角,能长到两寸来长,身体小手指粗细,蠕动着,靠吃庄稼的叶子为生。到了后秋时节,这虫子便钻进了土地里,大部分酿成了赤色的蛹,这蛹有一寸来长,上头长着由尖角酿成的曲别针样的鼻子,尾部却是尖尖的,好几个环节,人一旦从地里挖出它,它就不停地摆动着赤色的尖尾巴,煞是好玩。而这蛹过了一个冬季,在第二年又酿成了一种灰白色的大蛾子,在夏末秋初开始了产卵的任务。
黄大妞抓豆丹吃野虫子,就是到了青黄不接的夏历三月,怀了身孕还有半膘,自然就逃不过打狗队的“狗眼”。有两次打狗队上门抓捕,亏得刘三山的父亲刘明辉得信早,把它捂了嘴藏到床下的红薯窖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浩劫。奈何这打狗队在村上拉网似的抓捕,根本上已把大巨细小的家犬捕杀净尽,刘明辉眼看黄大妞再藏在家里没吃没喝命将不保,这天半夜,就特地把它从红薯窖中提出来,给它喂了半块预备下的菜窝窝和一只老鼠,摸着它的狗头嘱托:“大妞啊,这光景咱家是着实保不下你和肚子里的娃子们的命了。你听我给你指条活路吧。”
黄大妞两眼正闭着,这就仰面睁眼,看看刘明辉,从嘴里“叽咛”了一声,明显是不愿意。
“大妞啊,不是我狠心撵你,是你藏在家里真难躲过一劫啊!”刘明辉又抱着大妞的头摩挲,说道,“眼下地里的麦苗已经能藏住兔子了,西坡地里的野猫洞、破墓、野树林,都是你的藏身之地。你白天万万猫在那里别动弹,黑天里再出来抓兔子挖老鼠掏蛤蟆洞,等熬过了明朗,麦稍一黄,也是你坐月子生小狗的时候,其时候,你藏在麦地里,一家子就不愁吃喝了。”
黄大妞听着主人的叮嘱,又哼唧了两声,好像是听懂了人话。
“今夜里我就护着你出门。”刘明辉见黄大妞认真地听着,就又小声叮咛,“只是你出门了,到地里可万万记取别乱叫唤啊。唉,你不召唤,狗娃们也不敢叫唤啊,一叫可就坏事了!”
叮嘱完了这些,刘明辉起身打开房门,又悄悄地拨开院门,往四下望了望,但见四野寂辽,月光惨淡,已是四五更时分,外边倒是安宁。于是,进门轻唤了一声黄大妞,大妞便摇摇尾巴跟着他。正待出门,老伴张大英却也醒了,醒了结只是长叹一声,把大妞唤到跟前,又摸摸狗头,带着哭腔说:“妞呀,不是俺们狠心,是着实没招了。你先在外躲一阵,等打狗队不闹腾了,家里日子稍稍好过一点,俺就去接你回家啊。去吧,听话啊!”
黄大妞就用鼻子蹭蹭女主人,尔后,听刘明辉轻唤了一声:“大妞,走了!”猫了腰跑出了院门。
一主一狗在暗夜里出门往西,半刻钟就出了村庄。放眼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有冷风吹过,刘明辉不觉打了个冷战。望望在夜空下用身子摩挲本身裤腿的黄大妞,刘明辉又俯下身子抚摸了一番狗头,轻声说道:“记取,到野地里白天趴着别动,黑地里再出来找吃食。还有,万万可别乱叫啊!”想想,又拍了拍黄大妞的脑壳,说道:“啥人都会有个三灾八难。你躲过了这一劫,俺只要饿不死,咱们早晚还会早早早晚晚在一起的。想你了,我会去看你的。去吧!”
黄大妞又“唧咛”一声,顺着大道跑了,跑出不远,又回头站住,两只闪闪发光的眼睛在夜幕里显得分外明亮,明亮里又浮出虚光,显然是堕泪了。刘明辉又轻轻咳嗽了一声,跺跺脚,黄大妞这才扭了头,箭也似跑下了大道,倏乎消散在夜色中的麦田里。
大约是黄大妞夜遁后的月把光景,村上的狗们已被打狗队消灭得再无踪影。没了狗肉汤吃喝的打狗队便散了伙。而旷野里的麦子们,这时候只管还不够壮实,依旧在夏历四月里开始拔节灌浆,多少给饥肠辘辘的乡亲们带来些希望。

这时节,原来见了人心惊胆战,老远就跑得无了影踪的野兔们却胆大起来,见了在麦田地边薅草的老人小孩,竟敢立起前爪隔着丈把远距离对视,待你扔已往一块土坷垃才不紧不慢地跑进麦垄子里。
一天早上,刘明辉起来扫院子,却见院子里丢着一只足足有四五斤重的大野兔。而院墙头上,显然有什么动物蹬过的痕迹。刘明辉掂着野兔,心中似乎明确了什么,不由生出了一股暖流,又有些酸酸的。
又过了一个星期,刘家的院子里又丢进了一只野鸡。
刘明辉私下里和张大英一探讨,还是在随后的好几天里去大西坡转悠了几圈,先是边走边唱着宛梆或豫剧中的唱段,后来就趁着四下无人之际,冷不停冒出一句:“可别乱动了你呀,弄欠好有伤害哩!”
随后月余,院内再无动静。
五月里,割罢麦子,饥荒稍稍减轻,不久,玉米、高粱、芝麻、黄豆、绿豆、红薯等秋庄稼便成片地在原野上铺睁开来,青纱帐迎风招展着,又成了野兔、野鸡、刺猬、老鼠们的天堂。
刘明辉这就抽空挎一个草筐子,唱着地方戏,又到大西坡里随意溜达。这天,在一片苞谷地里,刘明辉就听到有动物“唧咛”一声,循声望去,分明是黄大妞趴在垄沟里,尾巴急促地动摇着。
“哎呀,大妞呀!”刘明辉见四下无人,就蹲下身子轻唤,“大妞,过来,过来,叫我看看你!”
黄大妞这就匍匐着朝刘明辉蹭过来。待它鉴戒地扫视了一番,这便对着青纱帐里低声而悠长地嚎叫了两声,就听见邻近的黄豆地里一阵晃动,从里边一下子蹿出三只黄绒绒的小狗来。一只小狗的嘴巴里,还叼着一只乱动的芝麻虫。
“嘿嘿,大妞呀,你可真中,真当妈了?还把娃们养得恁好!中啊,你中啊!”刘明辉一看,笑着不停地夸赞黄大妞。黄大妞美得用鼻子拱拱这个小狗,又用爪子扒拉扒拉谁人小狗,高兴地在玉米垄沟撒着欢儿,显然是在炫耀本身的效果。
“好了,好了!大妞,你还是先带着娃子们躲藏一段吧。我看日子也快好起来了,你娘们再耐烦等一段,我能早点叫你们归去就回家呀!”刘明辉恐怕袒露了大妞母子们的形踪,就拍拍大妞的头,又一个个爱抚了已经长有半尺高的狗崽们,一挥手,让它们钻进了无边的青纱帐里。青纱帐里随之又响起了几声低沉的长嚎。

日月很快就轮回到了1961年的麦收时节,在刘明辉的巡视提醒中,黄大妞母子们又躲过了一次危机时候。到了这年秋季,红薯又一次丰收,已经解散的大食堂又让柳河湾里家家户户生起了饮烟。
“娃子们,是时候叫咱们大妞一家回来了!”这天,刨完红薯的刘明辉对金山和银山说道,“咱家的大妞和娃子们都藏在那片槐树林里,你们把捡到的那些摇头虫,逮到的蚂蚱都留着给大妞家当见面礼吧。”
金山银山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跟头流水地随着爹爹就往西坡的槐树林跑去。
“大妞啊,带着娃子们出来吧,日子开始好过些了。回家喽!”刘明辉朝林子里高声召唤,两个儿子也连连大叫着:“大妞,出来吃摇头虫。”“还有老扁蚂蚱哩!”
稍等,林子里传来几声长嚎。又等片刻,就见黄大妞起首蹿了出来,随后,又朝林子里轻嚎两声,三只强健的黄狗又相继跑了出来。大伙正高兴着,又从林子里跑出了一只半大黑白相间的花狗来,这花狗围着黄大妞摇头摆尾,又鉴戒地望着刘明辉父子。
“哈哈哈,好你个大妞,真鬼精鬼精哩!”刘明辉大笑着指着俯在地上摇尾巴的黄大妞,对金山银山说,“你们看看吧,大妞真能成精了。已往,它只带小黄狗们出来,连我也不知它还生个小花狗。你们知道为啥不?它是担心小花狗没有掩护色,容易袒露目的哩!”
黄大妞哼唧着,好像是承认主人看破了它的心思。

刘明辉父子带着在外东躲西藏一年多的黄大妞一家回村,很快轰动了柳河湾。三里五村的人都来看稀罕。各人最初都搞不明确,黄大妞和它的4个子女,两公两母,不知道为啥都不会叫出端庄的狗吠声,从嗓子里憋出的,都是类似狼嚎的长调。不久,还是金山在逗小花狗时发现了它脖颈上的伤痕,原来是它的声带被咬坏了。而那3只黄狗,也无一例外。
“大妞,老实交接,这几个狗娃的嗓子是你咬坏的吧?”刘明辉佯装恼怒,用手往脖颈上比画,又发出狼嚎,问黄大妞,黄大妞这就发出“呜呜”的悲吟,眼里渗出两滴浊泪来。
张大英见此,就边给黄大妞母子们倒红薯吃,边感叹:“大妞也真不容易啊!娃子们,你们今后可要对它们好!”
正由于念着黄大妞一家的不易和黄大妞的好,这一家子都被刘明辉一家养了起来。黄大妞知道主人家养它们母子不易,加上改不掉吃野物的习性,总是带着一群子孙到庄稼地里逮小动物吃。时不时地,还给主人家叼回一只兔子或野鸡回来。每到秋日,大妞母女又添了小狗,总见它们在小狗面前呕出大口大口的食物来,让小狗们吃得滚瓜溜圆的。1962年秋出生的刘三山三四岁时已经知道,那是“狗沁”,重要因素就是芝麻虫或摇头虫以及蟋蟀蚂蚱的混合物,全是营养丰富的野味。
黄大妞一直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闭了眼,算起来也算狗类中的高寿。它闭眼后由刘三山根据爹妈的嘱咐,埋在了柳河湾一处向阳的缓坡上。它的子女,到如今已经繁衍成一种既会狗吠又会狼嚎的一大族群,在柳河湾一带成为看家护院的闻名犬种。刘家如今正养着的黄毛,已经是黄大妞的十几代孙,而它还有个活着的老奶奶,也是年近三十的高龄老狗,算来也该向黄大妞的女儿小花狗叫祖姥姥了。

“这几年,早听说南边人爱吃芝麻虫,一斤能卖四五十块。那咱要是卖摇头虫,肯定比芝麻虫更值钱!”刘三山凭着这个由黄大妞家族诱发的灵感,这就试出了一个独门买卖。因此,就有意留下一部分摇头虫做种虫,喊上大哥二哥两家一道在柳河湾搞起无公害奇虫养殖。
“咱是发家不忘引路人。等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带上排骨、芝麻虫,喊上黄毛和它老奶,去黄大妞的坟场,也祭拜祭拜这个给咱家带来好运的好妞,它们的先人吧!”金山银山一听,鼓掌喝采。
黄毛听见刘家三兄弟的对话,又叫又嚎地,很欢势。它那奇特的叫声,引来了满河湾亲戚们高兴的呼应,也让疫情尚未完全消散的柳河湾,顿时活泛起来,显得生气盎然,
(本文配图选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