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视频让人看得压抑~
01
重庆地铁,一个小男生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妈妈蹲在地上辅导。
孩子做不出来,妈妈随手一巴掌就打在孩子脸上,孩子一边抽泣一边改题。
妈妈还没动手之前,手里拿着笔给孩子讲题,手还不由自主地震了动,其实是说话的惯用动作。
当孩子看到妈妈的手轻微动了动,立马就伸起胳膊挡了一下,这条件性反射纯熟到让人心疼。
说起辅导孩子写作业,家长也是一肚子委屈。
每个写作业的孩子,都是能把父母气疯的战神。
怎么教也教不会,不会还不认真听,马虎敷衍瞎搅,磨蹭墨迹发脾气……家长是忍得了一次两次,忍不了三次四次一百次。
网络上也时不时出现陪作业的热点,爸爸/妈妈被气得住远了,孩子和家长因为作业闹抵牾要跳楼,家长们提起陪作业那真是怨声载道的。
地铁上打孩子的妈妈,虽然打孩子耳光的时候很清脆,辅导作业嗓门很大很凶,但谁也不能否认她对孩子的爱。
摇摇摆晃的地铁上,坐在座位上的是孩子,她蹲在地上给孩子讲题。她也应该是带孩子的主力吧,接送孩子上放学,照顾孩子一日三餐,辅导孩子作业。
她的生活,基本上都围绕孩子了。正因为爱得深切,所以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更轻易牵动她的心,让她行为失控,一巴掌呼在孩子脸上。
也许在冷静过后,她也会抚摸孩子的脸,内心有内疚,悔恨的复杂情感。
带孩子很辛劳,但孩子也很辛劳。
02
看到过一小段妈妈带孩子的视频,一两岁的孩子跬步不离地跟着妈妈,妈妈去那边她就去那边,直到妈妈情绪瓦解,对着孩子大发脾气。
走路都踉踉跄跄的孩子,在妈妈想推开她的时候,依然一次次走向妈妈,想抱抱妈妈。
每个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是妈妈身上甩也甩不掉的包袱。
理论上说,专家也说,养孩子要百口加入,爸爸的加入尤其告急,不能丧偶式育儿。
但现实生活里,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家庭,妈妈都是育儿主力,是要承担兜底责任的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许多,有自古“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一连,有女性育儿天然的上风,好比女性孕育生命,跟孩子有天然连接,女性更仔细更有耐心等。
如果把育儿的责任都推给妈妈一个人,妈妈就可能像上文里的妈妈一样,时刻处于紧绷状态,一天24小时不得闲,情绪很轻易处于瓦解。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要求父母记录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孩子的患病情况,同时每半年为这些父母做一次生理康健评估。
结果表现,父母具有较高情绪压力,存在焦急或抑郁题目标,孩子的患病次数明显高于父母生理康健的孩子。
由此可见,父母的情绪瓦解,孩子自然也就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幸好,在我国,有一种独特的“隔代带娃”现象。一项调研表现,有94%以上的老年人在差别程度地养育孙辈。
有了外助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低落了年轻爸爸妈妈养家带娃的压力。
但不能否认,有些家庭里,百口人一起带娃的模式,反而让育儿之路变得更艰巨。
围绕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诲学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意见不一致,百口轮番上阵,有宠溺孩子的,有严加管教的,故意见不合家长打架孩子遭殃的……
总之吧,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抵牾的期间,养个孩子是百口上阵,老人捐躯退休时间,妈妈无怨无悔兜底,爸爸全力赚钱养家,一切为了孩子。
但孩子也很难,作业不会被掌掴,眼见妈妈情绪瓦解,身上背负着百口的期望,同样压力山大。
明明已经为孩子放弃这么多,怎么还是鸡飞狗走不顺心,百口累孩子也不快乐呢?
03
我也经历过全天24小时带孩子完全无歇的状态 ,说真话,身体的累还可以忍受,内心的累是说不出的苦,内心时刻绷着一根弦,没有放松的时候。
如果孩子有明显偏离预期的行为,就很轻易爆发,彻底瓦解。
在偶尔的爆发之后我发现,我情绪欠好,孩子情绪也受影响,明明可以很快做完的事儿,在我俩都赌气之后,事变就变得格外糟糕。
我开始故意识地调整自己,当我察觉到状态很糟糕的时候,我就想办法调整自己。
把孩子托付给家人,自己出去喝杯咖啡逛趟超市,没人可托付的时候就让他看10分钟电视,玩一会儿游戏。
我知道把孩子扔给电视欠好,但一个情绪接近瓦解的妈妈,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爱之深责之切,我们希望孩子一切都好,对他有深深的期望。一旦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就很轻易扫兴,生气,伤心。
就像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孩子搞混了拼音,算错了数学,记错了单词,我们就焦躁了,连这么简朴的题目都不会,以后还怎么考高中,考大学,怎么适应这社会激烈的竞争?
但是,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一个不会做的题目呀,妈妈为什么这么大发雷霆?这种沉甸甸的背负着未来的爱,孩子真的承受不来。
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他只是个孩子,不会拼音不会算数很正常,逐步学就是了,今天学不会另有明天,明天学不会另有后天。
孩子时刻担心挨打挨骂,他是不会有太多心思学习的。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抽点时间让自己开心,才能成为情绪稳固的妈妈。给孩子创造轻松舒畅的学习氛围,孩子不担惊受怕,才能踏踏实实学习呀。
先好好爱自己,才能做好爱孩子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