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孩子吃芒果,我只配吃芒果核”你的自我感动看似无私实则最自私

[复制链接]
云南红河蒙自文澜落龙庄肖植俊Lv.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1-15 05:41:3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着多年的教育履历,考取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咨询师证书。
本日,想跟大家聊一聊父母的自我感动这个话题。
去年,一部《小舍得》演绎中国家长众生相,一经播出,热度一起飙升,快速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蔓延。

为何《小舍得》能引发现象级的热议呢?这部电视剧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豆妈以为,这部剧的最大价值就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式家长”的反思。
所谓“中国式家长”,是指那些每每以自己为中心,习惯包办、控制孩子的大小琐事,极度器重教育,而忽略了个性发展的家长们。在生存程度越来越高的本日,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时代淘汰的产物,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发展受到器重,“中国式家长”越来越成为一个贬义词,孩子们对这个词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揠苗助长的鸡娃式教育
在《小舍得》里,要强的妈妈希望儿子是学习最好的,她不停地给孩子施压,说教,乃至吓唬,告诉孩子:你必须是最良好的,你只有比其他人都良好,未来社会上才有你的一席之地。还将“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比力对象:你看***家的孩子,人家结果那么好,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
无比熟悉的语句,让我想起来,我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能明确,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但是无法苟同这种胁迫吓唬式的“激励”。这不仅会让孩子们“功利性”地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为了媚谄父母而学习,还会引发孩子对学习的焦虑、自卑乃至烦闷心理。
研究表现,中国有半数青少年考试焦虑,体现出烦闷倾向的超过三成,并且孩子考试焦虑的来源不是分数低,而是低分会让父母扫兴。
正是父母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和“为你着想”,推动孩子们一步步迈向深深的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豆妈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孩子们接受了父母的平庸,父母们却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
确实云云。就像《小舍得》中颜子悠控诉妈妈“我妈妈爱的不是我,爱的是考满分的我”,大概这句话有些极度,大概家长们会反驳,但是究竟就是,假如孩子分数低,家长就会疯狂给孩子报名补习班,大概请家教授课,给予他们的会是看不到止境的补课和无休止的习题。
岂非这是爱他们的体现吗?


毫偶尔义的自我感动
前段时间豆妈看到一位妈妈在外交平台上晒芒果,并配文“有俩孩子后我吃三个芒果核,孩子吃芒果肉,我只配吃芒果核。”

这本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却引发了网友的质疑。网友们纷纷以为,这位宝妈的母爱令人动容,可是在这份爱着实过于沉重。
毕竟都2022年了,没有谁买不起芒果,多买一个也不会停业,宝妈这样的活动,外貌上是“好吃的都给孩子吃”的爱,实际上是用委曲自己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愧疚,达到“情感绑架”的目的,让孩子铭刻自己的付出。
可见,自我感动的父母的爱,是有偿的爱。

《小舍得》中也有雷同的情节:米桃的父母不听班主任的建议,让孩子去少年宫和图书馆补充短板,反而不吝自己吃苦,多打工,也要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一系列活动给米桃增长了很多压力,导致她心理失衡,产生烦闷心理。
其实我以为,“自我感动”的父母是最自私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就理应满足自己的期望。

但他们却没有想过,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生的,更不是为了完成父母心中的“青云之志”而生的,孩子固然是父母生命的一连,却不愿定是父母思想和价值的一连。这些父母沉浸在自我感动中,却忽略了孩子们真正的需求。
这是一种很深切的悲哀,孩子们本应该对辛劳付出的父母的感恩之情,却反过来被父母们使用,其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孩子成为满足父母欲望的附属品,要么孩子不再心怀感激,反而对父母的付生产生抵触心理。这都是人们都不乐意看到的。


强硬无理的控制欲
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讲的是女儿填报志愿,妈妈逼迫她选择师范类院校,让她未来做个老师,而女儿想学习空乘专业,两人由此产生争吵。

看到这个视频时,豆妈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报考志愿的情况。固然父母也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教师,但他们非常尊重我本人的意愿,我们没有在专业选择的事情上产生抵牾。
由此,我感到了深深的庆幸,庆幸自己的父母比力开明,庆幸自己可以大概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父母选择的人生。
《小舍得》将这一抵牾放大,把南俪和田雨岚塑造成全能控制型家长,妈妈将孩子的统统都安排好,爸爸靠边站,孩子只要服从就行,终极却是两个孩子都出现了心理问题,欢欢有烦闷倾向,子悠出现幻视现象。

这确实有戏剧性的浮夸成分,但更多的是对逼迫孩子的父母的抨击和警告
父母常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面前”“我都是为你好”……
不能否认的是,父母们有着更丰富的履历和人生阅历,但凭履历真的能做对每一道选择题吗?
不能。

首先,如今的社会飞速发展,多少职业岗位兴起,又消灭,当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贴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如今的孩子们面对的竞争和父母小时间面对的竞争不可同日而语,孩子们必要受到的教育也不能与父母们完全等同,父母的乐成履历并不能保证让孩子们也能乐成。
其次,父母的期望肯定是孩子们可以大概逾越自己,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更好的生存程度。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让孩子们按照父母的履历行事,可以大概达到这一目的吗?不能。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按照前人的足迹走,只能成为前人,不能逾越前人。想要实现逾越,就绝不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路径走下去,只能取其英华,去其糟粕。

最后,父母们肯定是希望孩子可以大概快乐幸福的,那些被父母掌控的孩子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2015年,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学者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生存在较大支持且控制较少的家庭情况中的孩子相比,被父母管束过多的孩子并不快乐
研究人员通过对5000余名1946年生人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表示童年时被父母侵犯过隐私或自己的独立意识被父母打压的人,在他们青少年时期、30多岁、40多岁乃至60多岁时进行的总体幸福感测试中得分较低。


怎样制止成为“中国式”家长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很多父母都希望尽自己统统本领帮助孩子发展,却不知“中国式家长”的管制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脆弱。
那么该怎样制止自己成为“中国式家长”呢?

·了解孩子的心田诉求
笔者以为,家长与孩子之间最康健的关系应该是知心朋友。父母要体会孩子的心田天下,了解孩子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制止大多数意见分歧带来的抵牾。
·摆正心态、适当放手
家长总是无时无刻在意孩子,想要了解孩子的统统,但我们应该清晰过分的干涉只会让孩子远离、不乐意和我们接触,所以摆正心态最重要,家长不要对于孩子有太强的控制欲望,适当的放手,也不是放手不管,适当的时间引导孩子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孩子履历不足。

·好好沟通
对于孩子总是对峙的、以为自己是对的事情,家长不能和孩子硬着来、对着干,而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好好地和孩子沟通,找出孩子对峙的缘故原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父母可以团结履历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最后照旧让孩子做决定。有关原则性的东西,家长该对峙的照旧得对峙,毕竟孩子的想法也有不足的地方。
最后,豆妈要强调的是,父母是孩子人生中影响最深远的人,父母的言行肯定会影响到孩子。

假如各位父母们不希望孩子未来强势或脆弱、刚愎自用或没有原则,请从如今做起,做一位开明、适当引导而不强势欺凌、坚守态度而不顽固守旧的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软文发稿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媒体投放平台,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尽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人人都是传媒者!。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