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印本页]

作者: 梦艺场    时间: 2024-10-2 18:54
标题: 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天下,我们可以听科学家的;那,关于人生呢,我们可以听哲学家的。
这一次我们说一个关于人生的大话题。在这个话题上,假如你听经济学家的,那就落了下乘,哲学家有个更高级的理解。
请答应我先介绍一部影戏。





影戏《朝圣之路》讲述了一位父亲在西班牙的朝圣之路上完成儿子未尽旅程的故事。故事开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汤姆·艾弗里,一名成功的眼科医生在打高尔夫球的时间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来自法国,一位警长告诉他:你的儿子死在了法国的比利牛斯山——一个汤姆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比利牛斯山是欧洲著名的徒步路线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出发点,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雨夺走了原本打算走完整个朝圣之路的丹尼尔的生命。
无比悲伤的汤姆去往法国,想要接回儿子。但是,就在整理儿坠室庖的时间,他似乎对儿子有了些新的理解,一刹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警长的帮助下,汤姆火化了儿子的遗体,带着骨灰盒和儿子的行囊,他要替儿子走完这800公里的朝圣之路。
故事就此睁开。
故事的主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我们这一次要说的那个人生的大话题。









01
什么是更好的自己?




经济学家有个假设说,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会按照自己的代价观行事,这就是经典的理性人假说。经济的底层逻辑是选择,选择需要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你的代价观。假如你一直按照自己的代价观选择,那么,恭喜你,你就是经济学家口中的理性人。
你想要升职加薪,想要减肥,想要更康健的生存方式,你说要是实现了这些,我就会是更好的自己。你树立了一个明确而清楚的目标,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想要看会书,于是你就看了会书;你想要去跑个步,你就去跑了步;你想要喝瓶冰镇啤酒,于是你就拉开了冰箱门,这些事情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想要”很好,但是不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这些事没有改变你的代价观,全部的这些事都是你现在代价观的一部门。
代价观是决定一个人是谁的关键,它说的是这个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觉得什么更紧张。
哲学家的洞见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得拥有一个新的代价观。









02
什么才是真正的渴望?




如今组织行为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有一套体系化的决议理论,看起来很美,但是哲学家们却对此体现不满【1】。已故以色列女哲学家叫埃德娜·乌尔曼-玛格丽特(Edna Ullmann-Margalit)说,人们的很多选择,不是在让自己的代价最大化,而是重新改变了自己的代价观
假如说,不按照代价观行事,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那么,你当前的某个选择大概不符合你当前的代价观,但是你的选择自己却改变了你的代价观,用你的新代价观看,你的选择是理性的,这岂不是一个悖论?
《纽约客》编辑约书亚·罗斯曼在他的一篇文章讲了自己成为父亲的过程的故事。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做出要孩子这个决定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成为父亲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是当他抱着孩子的那一刹时,他说,自己的感受无以伦比。假如将自己等同于自己的代价观,那么,当成父亲之前的约书亚和之后的约书亚就不同的两个人,以是,之前的约书亚是无法替之后的约书亚决定是不是要成为之后的约书亚的。





耶鲁大学的哲学传授、作家 L. A. 保罗,提出过一个维吉麦原则(Vegemite Principle),来表明上面的那种悖论。她的意思是,假如你没有自己品尝过这种澳大利亚产的、由啤酒酵母制成的食品酱,即便你听过再多的形貌,尝过再多种不同的食品酱,那也无法判断出自己是不是会喜欢它。就像你和别人家的孩子相处再长的时间,也无法让你相识自己孩子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真正的生存是,你自己偶尔抛弃部门“旧我”,然后成为一个新我的过程。
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家艾格尼斯·卡拉德(Agnes Callard),在她的书《渴望:成为的自主过程》(Aspiration: The Agency of Becoming),有个更透彻的表明。
卡拉德说,渴望不同于一般的欲望,因为渴望的对象并不完全清楚,乃至在追求过程中不绝演变。她将渴望视为一种独特的、自我转变的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渐渐理解和认同新的代价。从起心动念到拥有一个新的代价观,从而定义了新的自己,这是个过程。这就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基本逻辑。









03
渴望不是想要




卡拉德以为,有渴望的你才是自主的你。一开始你大概并不喜欢踢足球,有一次当你看到一群同砚踢完球兴高采烈的从操场有说有笑的回到教室,那个场景打动了你。
你开始有一点含糊的感觉,想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觉得自己应该也行,你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场景,在新的场景中,有说有笑的人群中有你。
未来那个和同砚有说有笑回到教室的你的代价观,和如今的你的代价观不同,但是,你心田的火苗已经点燃了,于是找到其中一位关系较好的同砚,和他说,下一次踢球的时间,能不能也带上你。你乃至在暑假的时间还专门报了一个学习班,你徐徐的喜欢上了这项活动,你的代价观变了,你成为了一个新的你。
学习一门新技能、培养一种新的爱好或改变生存方式,都是这样一个过程。上面是个简化的例子,在真实的生存中,这个过程是复杂且非线性的,布满了不确定性和挑衅。也许有父母的反对,训练的艰难,融入新队伍的别扭,这并不是一个一挥而就的过程。





想要或者需求是want to,是你现有的代价观的召唤,是近况的一阶导数;而渴望want to want to,是你开始故意偶尔的对代价观的改变,是需求的一阶导数,是近况的二阶导数。就像是路程是速率在时间上的积累,而加速率则是速率的改变。
你以前不踢球,如今开始踢球了,这种事看起来简单,但是说起来有点难度。别人问你,以前你不是不踢球的吗,怎么如今忽然开始踢球了?你回答说踢球时的那种控制感,挥汗如雨时的通透感,团队共同时的归属感,我很喜欢。这么说,你大概只是在臆断。这时的你大概还无法了解到这些更深入的感受,以是你对询问的朋友说,踢球能锻炼身体。而这是你为了在朋友面前显得酷而刻意的轻描淡写。
此时,你对这件事的理解是含糊的,但是你有了一种渴望。你无法清楚的表达这个过程,但是,哲学家可以。
你的渴望有三个过程:
渴望,把已知转化成未知,把有限拓展成无限,把枯燥打造成有趣。渴望,让天下活了起来。
理解了这个渴望原理,你就看懂了很多和成长和变化干系的事情。人类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乃至是自我逾越,都是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原理。




04
渴望即芳华







影戏《头脑特工队2》简直就是渴望原理的实际打开——芳华期就是在用渴望重塑自我的过程
在芳华期,原有的由坚固信念构成的代价观开始被打破,你开启了一个重修的过程。你渴望被新朋友接纳;你渴望与那些看起来更酷的人在一起;你渴望有所成就,于是你开启了大胆的探索。你做了以前自己绝不大概做的事情,你的渴望战胜了你原有的代价观,你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是的,你会怀疑自己,你也会胆怯,你也会激动,但是你终将重构出新的代价观。
你并不知道进入新的球队会怎样,但是你看到身边的偶像那种很酷的状态,你心生向往。她能进2个,你想你也能,你乃至能比她更好,你要进3个。你拼尽尽力,你刻苦训练,你乃至做了原本想都不会想的事情。而全部的这些,并不一定能带来你期待的结果,你需要时间,你需要让新的代价观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迷茫、挣扎乃至是痛苦,都是你必须履历和承受的,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所谓的生长痛。





芳华,就是一个代价观转型和重新塑造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关于芳华的创作总有个主题叫迷茫
所谓中年油腻,说的是这个人只有需要(want to ),而没有了渴望(want to want to )。他以为自己已经阅尽一切,自己的代价观可以表明一切,他很自洽,但是他也已经彻底告别了芳华。
就像那句话说的:有的人30岁就死了,只是80岁才埋。这句话的原型大概来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原文是这么表达的【2】:泰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期间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每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下次,当你再迷茫的时间,别慌,你应该光荣,这是你的芳华在和你对话。









05
自我实现是自我逾越的副产品




渴望理论故意思的地方是,它告诉我们,完全理性的决议不太大概发生。因为,你无法通过学习、思考、请教来彻底相识清楚当你自己身处某个场景下,你的代价观会是怎样的。遭遇爱情,孩子出生,来到一个新的情况生存,你的代价观会改变,你成为了新的你,而旧的你是无法给新的你拿主意的。
以是,当面临庞大选择的时间,别太具体,比如别纠结于这个工作自己更喜欢照旧那个工作收入更高,你可以想想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工作会不会帮助你走向这条道路。使命会有召唤,但是,当它召唤你的时间,你每每看不出它是个使命。但是,就是这样玄妙的感召,引发了你的渴望,你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你选择了一个新的代价观。





马斯洛金字塔的顶端是自我实现。马斯洛的晚年时,他说这个模子还应该再做一些修正,在自我实现之上还应该有一层叫逾越自我。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你只有自我逾越了,才气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自我逾越的副产品。
在你没有彻底想清楚之前就出发,你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你也不知道这个活动竣事之后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但是,你给了自己一个机遇。
《朝圣之路》中的汤姆前往西班牙,并带着丹尼尔的骨灰,一边行走朝圣之路,一边将骨灰撒在沿途的各个所在。随着步伐的前进,汤姆不仅渐渐理解了儿子的生存选择,还重新审阅了自己的人生。他开始放下曾经的固执与私见,敞开心扉,感受到亘古未有的自由与平静。
这段心灵之旅不仅让他完成了儿子的夙愿,也让他重拾了对生存的热情与希望。这是一条朝圣的路,也是一条逾越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路。









别错过每个起心动念,别浪费每个迷茫,那是未来的你在向如今的你的召唤。






注释:
【1】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1/21/the-art-of-decision-making
【2】[法] 罗曼·罗兰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 名著名译丛书).人民文学出书社.2018:187.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