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实际 [打印本页]

作者: 乐可糖无    时间: 2024-6-8 13:58
标题: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实际

文/兰妈谈育儿
任何关系都必要靠经营,任何关系的好坏背后所隐藏的也是因果论,能悟懂这一点和孩子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前几天,听朋友讲了一个真实履历
15岁女孩茵茵,爸爸从前前扬弃她后,就不停跟妈妈、外婆生存在一起
妈妈忙于工作,外婆又心疼茵茵没人照顾,于是就背井离乡成了这对母女的精力支柱
再加上茵茵从小没有爸爸的缘故吧,外婆对茵茵从小就特别疼爱,茵茵对外婆也极为留恋
可11岁那年,老家的外公抱病了,外婆必要回家去照看
其时的告别之际,茵茵但是把眼睛都哭红了

但这份不舍也仅仅是告别时的短暂感动,晚上妈妈让她给外婆打电话聊谈天时,她就满脸不耐烦地嚷嚷说:“真烦,有什么好打电话的”
那一刻,妈妈只以为有些失望:“明显外婆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转个身的功夫就不想念了”
而不久后,茵茵从外面买返来一只仓鼠,每天一日三餐都经心努力地奉养着,如果到学校投止了,每天也按时按点往家里打电话、扣问仓鼠的情况
包罗:
吃得好不好
有没有喂水喝
新买的玩具会不会玩
赶紧多拍几张照片看看心爱的鼠子

如此细心体贴的一幕,更让妈妈想不通了
她不明白,明显外婆那么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效果却不如一只小小的仓鼠感情深,也不停以为:“这就是典范的白眼狼,养不熟”

可有一次春游,妈妈如往常一样把书包塞满了零食、水果,嘴里还不停唠叨一路上的留意事项时,茵茵有些不耐烦地打断说: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必要还把我当小婴儿对待吗?还有啊,你老说我对你们的感情还不如一只仓鼠,那是因为仓鼠能把我当成它的主人,而我也能在它身上找到存在感”
原来,外婆和妈妈自认为的掏心掏肺,对茵茵来说却是长不大的心田克制
特别是当她把好吃的零食喂给妈妈和外婆被拒绝说:“你吃,我不要”、“我不爱吃”、“哪有大人吃零食”时
正因如此,茵茵就喜欢被小仓鼠需求的感觉,潜意识里也就对仓鼠的关心和爱凌驾了家人
说到这里也大概清楚了,那些掏心掏肺爱孩子,最后却被子女反感、冷淡的父母,并不是孩子有多薄凉,而是相处关系背后的因果论
特别是以下三种“因果关系”,往往就是你对孩子越好、孩子却反感你的来由:


01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
和15岁女孩茵茵相似的另一个女孩
也因为从小没有爸爸,妈妈就愧疚地以为:“原来就没有爸爸,可不能让她以为妈妈也不爱她了”
于是,每个月工资根本上都是花在她女儿的身上,要什么也都会尽数满足
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间,所见有限,必要的东西也往往可以轻松满足
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要的可不止是零食玩具,身上穿的用的,还有手上拿的手机,根本上都是一口一个名牌
当妈妈以为压力过大,忍不住提示她:“妈妈年纪大了,挣不了多少钱,你省着些费钱”时,女孩非但没有体贴妈妈的辛苦,反而当着一众亲戚的面说:“我妈不让我吃饭,也不给我钱买衣服穿”
最后,迫于形势压力,也不想让外人围观看笑话,妈妈只好一次次妥协
而一晃又是多年已往了,曾经的小女孩也成长得亭亭玉立,大学结业后在一家公司练习
本以为好不轻易把孩子造就出来就熬出了头,可从小衣食无忧、被宠着长大的女孩,也让她即便是成年也依然没有独立意识

有一个月,就因为工资不够花找妈妈要钱未果,女孩就高声嚷嚷着宣泄不满
她说:“没钱你生什么孩子,把我带到这个天下上就是来刻苦的吗?真倒霉做你的孩子”
听完这番话,妈妈还试图解释说:“你如今已经长大了,可以本身挣钱养活本身,就要学会更独立、承担起本身的将来”
女孩呢,完全听不进去,她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妈妈不爱我了,妈妈讨厌我”
就因为没有满足需求,也因此忘记全部的好,只记得全部的不好
这就是典范的被惯坏了
如果养孩子就是不停地付出,孩子要什么就安若泰山地满足,那效果无非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还有屡见不鲜地接受的有因有果
记得生理学的情感论里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之以是敢在你面前无所顾忌,缘故起因无非有两点:
第一,你没有原则,别人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别人说什么也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第二,你有原则,但往往碍于面子没有勇气、或底气而轻易妥协,最后反而被人轻易抓住懦弱
很显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正所谓:“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众人也只会记住千里迢迢见想见的人,并不会记住千里迢迢想看你的人
不想养出最后还反感你的孩子,那情感论里的原则就是因果关系
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我们的爱也是有原则的,比如,不切实际、还危及康健的要求,我们是不会满足的,因为我们更爱你的康健、安全”
真情告白、但不随意满足,这才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爱,也是等价情感表达的最直接方式

02
拒绝型
让孩子把礼品退回去
人与人之间,无非是需求、和被需求,而这些恰恰是相影相随的
不管缺了谁,这段感情都不会完美
网上曾经看到一个视频
有一个儿子,在母亲节那天买花,想要给妈妈惊喜
可妈妈看到后并没有感动,反而批评买花不实用,还让孩子把花退回去
也就是这样一番话,直接让孩子委曲地哭了
后来,尽管妈妈也跟她儿子解释,表现以后想要什么会跟孩子开口,但拒绝孩子心意的习惯付出,到最后也会变成屡见不鲜的习惯
亲戚王奶奶的暮年生存就是如此
年轻的时间同心用心扑在孩子身上,可面对孩子的给予却始终拒绝
小时间,儿女喂她吃糖果,她会说:“爸爸妈妈都是成年人了,这是小宝宝吃的”
再大些,儿女想要帮忙扫地、洗碗,她会说:“你把本身的学习管好就行了,家里不用你费心”
等成年后上班了,儿女回家给她买礼品,她也会说:“我们在家里什么都有,你们挣了钱就省着本身花,不用管我们”

后来,儿女们真的如徐奶奶所想的那样,不经常回家,没有多少电话,乃至想吃糖时还被讽刺说:“你都老了,还吃糖,那都是小孩子吃的”
好不轻易聚在一起吃饭,桌子上留着的永远都是鱼头和鱼尾…
原来,徐奶奶之前为了把鱼肉省给她的孩子吃,就告诉子女们说:“我只喜欢吃鱼头”
这就是拒绝孩子关心你的因果关系
正如每段关系的开始都是相互客客气气一样,父母把好东西都省给孩子,孩子自然也想把好东西留一些给父母
倘若这个过程中,家长只知道付出、不知道接受,那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他们不必要…”、“也不喜欢”的潜能认知
以是,对父母反感的孩子不是白眼狼、也不是淡漠无情,他们只不外是被拒绝后失落,感受不到需求、也无法获取情感能量
就像情感能量一书中说到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情感都像是一个小口袋,装进口袋的,是你的需求和满足,而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却是爱别人的能力、与成就感”
而孩子爱别人的付出过程,也恰恰是他们了解爱、学会爱、和延续爱的过程
若这个阶段,父母接受了,那孩子的爱才会真正完整

03
强势型
家长说的话就是圣旨
没有天生薄凉,只有不一般履历的童年,已往成长的好坏体验,也会直接决定接下来的情感状态
有一个朋友,经常被她妈妈骂“白眼狼”、“不孝女”
时间长了,村里也传出她怎样不孝的各种声音
比如:
“这姑娘好家伙,自从出去上班后,一连好几年都没有回家陪她父母过年,性格是真的野啊”
“这眼高心大的人果然不一样,飞出去,就不想再返来了
“还经常听她妈妈说,早知道养出如此不孝敬的女儿,当初还不如直接掐死”
听着一句句熟悉的声音,我好像慢慢理解了朋友身上的淡漠
一个整天生存在打压、和强势环境的人,先不谈有没有亲近你的想法,光是一句句“白眼狼”就让人忍不住躲避
事实上,朋友母亲的强势远比一句句“白眼狼”还要可骇
小的时间不喜欢吃蔬菜,妈妈还非要给她夹蔬菜
如果不乐意吃,就给你一个愤怒的表情,然后威胁说:“再让我发现你挑食,看我不把你扔门外去,好好把你饿一顿,到时间连草都知道吃了”

高考时不善于理科,计划选择和文科有关的专业,母亲反对
如果没按照她的要求报考志愿,那接下来就是各种借口逼迫妥协
大学结业后参加工作也是一样,哪怕是已经离开家、依然无法摆脱掌控
但凡是母亲的一句话,那绝对要如圣旨一样绝对服从
否则,母亲的“毒嘴巴”就来了
完全不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得了,反正就是要用激将法逼你妥协
后来朋友实在是受不了母亲的掌控,就躲在外边不敢回家
用她的话来说:
“不是我不乐意回家,也不是我不想孝敬,而是一靠近谁人家全身上下都不惬意,也不管你怎样对他们好,他们始终都以为你不如别人优秀”
这就是距离下的淡漠,也是成长环境下的因果关系
最重要的是一个从小都以为本身不被爱的孩子,长大后又怎样爱别人、爱本身呢
综上可见,一个孩子爱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建立在被满足、被接受、还有被恭敬的基础上
一个父母真正爱孩子的方式,也是让他们在这些体验感中真正拥有爱、学会爱、延续爱…

那么,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一场因果关系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