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万古明月,万古心:共赏诗画里的月色!
[打印本页]
作者:
尹秀贵
时间:
2023-9-9 18:22
标题:
万古明月,万古心:共赏诗画里的月色!
薄暮暮色,明月高悬。星汉光辉光耀,弥漫苍穹寰宇。
一掬明月于万里星河浮现,形如冰清玉盘,洁白无瑕,又似光阴铜镜,照古观今。
明月,自古多诗情。
它是揉碎在灼华星辰中的斑斓,是照亮寂寥的烛火,是朗空遥夜对晨光的嘱托。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月,是藏在诗词里的思绪。
“除却天涯月,没人知。”月,是白首如新的难觅知己。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月,是澎湃心头的清清冷冷。
图 | 泉源于央视网
古往今来,月有多少种寄寓,就有多少个故事。
千百年前,众人叹月赞月,望月写月,欲乘风而去,观琼楼玉宇,欲上青天揽明月,欲抱明月而长终;历经千年沧桑,后人从未消磨对月的执念,对天地玄黄的敬畏,对星汉苍穹无限探索。
从“嫦娥”揽月,到“北斗”指路,再到“天和”遨游星辰,中国星际探索的脚步千古未绝,从“嫦娥一号”乐成发射升空,到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月面勘察任务顺利完成,再到嫦娥五号探测器乐成发射,我们以航天科技的创新飞跃筑起属于国人的星辰大海。
从圣籍贤书到翰墨丹青,再到如今的阵容浩大的探月工程,关于皓月苍穹的故事延续至今。这轮万古明月,从圣贤的诗词歌赋中走来,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跋涉,成为华夏文明汗青发展进程中的惊鸿一笔。
写月
写月,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的先秦陈国。
《陈风·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写月的开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由此开启了望月怀思的先河。
韶光流转,这一年已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的苏东坡与挚友乘兴泛舟赤壁之下。一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图 | 明·仇英《赤壁图》(局部),绢本设色,25.7x90.8厘米,全卷25.7x523 |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乌台诗案后的月夜泛舟,是苏东坡几经重辟后的得意其乐。山河无穷,风月长存,苏东坡的人生已然从山河风月中得以摆脱。江月,是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仕途崎岖中的落寞,化成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抒己意的苏东坡终极只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清澈剔透的月光直射心底,荡漾一层又一层的感怀涟漪,这轮明月召唤起苏东坡心中升腾着的抱负抱负,那是从未妥协的代代相传的家国梦。
图 | 泉源于央视网
如果说,最让中国人朗朗上口的关于月亮的诗,信任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明月的忠实粉丝。
他自嘲“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自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自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代的李煜也常沉郁在夜不能寐的幽幽情怀中,其对月的幽思,从未断绝。“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寂寥的月光亮彻大地,幽怨欲绝的意境由然而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寥梧桐深院锁清秋。”
冷月如钩。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月色中。
月夜,大抵也难表达这种内心深处隐寓的无可名状的孤寂与凄婉。
画月
诗中月,是难过,是圆满;是书不尽意,更是万语千言;是前尘旧梦,是深夜里的辗转反侧,是绝望里的豁达潇洒。
而画中月,是沉静古朴,是万籁俱寂。是月下松的寂寥无言,是夜与琴的凄美绝唱,是江与舟相伴无眠。
“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就曾绘过不少关于“月夜”的题材,最经典的莫过《月夜拨阮图》。
图|南宋·马远《月夜拨阮图》轴,绢本,浅设色,111.5x53.1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意境深邃清远是马远的绘画风格,《月夜拨阮图》无疑是延续“马一角”的独特创作风格。
以“残山剩水”的结构,渲染出广阔无边的寂寥寂静。穿透汗青的纸墨,残景一角中,仍深感月夜无眠,独坐寒江的深远。
图|南宋·夏圭《松溪泛月图》页,绢本设色,24.7×25.2cm |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同一时期的夏圭,尤擅臆造清风朗月夜。
《松溪泛月图》中,明月高悬、烟波浩渺、泛舟江上、水天一色。极简的画面,却富有浓浓诗意。
图|《松溪泛月图》局部
清朗月夜,友人相聚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一派澄净。
图|《松溪泛月图》局部
近景几株松树,寥寥数笔,空机灵妙,意蕴油生。
图|元代·张可观 《露台月夜图》 ,绢本设色,33×38cm
居于上海松江地区的元代画家张可观,热衷于写江浙一带的山川皓月。《露台月夜图》月色中,一文士与二童子分别坐、立于露台之上,融于月色之中。远山苍润、松树遒劲,情况幽然,尽显安谧夜空。
图|清·余集《梅下赏月图》立轴,纸本,墨笔,纵65.2厘米,横31厘米 |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清代余集《梅下赏月图》中一士人,身着袍服,头戴摺巾,反背双手,闲步赏月。两枝老梅偃蹇相伴。以淡墨陪衬明月,空旷幽淡,娴静黯然。
图|清·金农 《月华图》纸本
清代金农 《月华图》中一轮满月,外射七彩光芒。月中隐隐勾勒出玉兔与桂树,将月赋予神之传说。意与神和、迹与手化,天趣自成。
探月
星霜荏苒,古人对月的心向往之,幻化成辞章藻句,镌刻于中华五千年汗青长河中。
万古明月,荧光斑驳,千年来照耀华夏大地。是这轮长存的明月,是这份逾越时代的文明交流,让现代强国的铿锵步调向浩渺星空的明月不断进发。
近十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共进行了274次发射,推动我国全面建成航天大国。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着收罗的1731克月球土壤已顺利返回地球,嫦娥探月工程六战六捷,100%乐成率创造了人类探月汗青上的最高纪录,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把握月球采样返回本领的国家。
如今,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本领的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也已处于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科技,赋予了明月新的生命力。明月,与本日的我们更近了一步。
我们向月球发起的每一次探索,都肩负着古代先人仰面望月的祈愿;载人运载火发射的每一声怒响轰鸣,都是时代强国扣问苍穹的有力回应。
明月长存,中华文明长存,发显现代科技强国的动力也就永不枯竭。这,就是中国文化独特的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们与古人千年来延绵永续的默契。
九霄逐梦再问天。我们以星辰为舟,以明月为桨,誊写着关于“九天揽月”的传奇,延续着中国探月梦。
月,是中国月,是故乡月,更是每个民气中的多情月,长明于众多星辰。
结语
星河滚烫是人间抱负,
洁白明月是人间火光。
月光如水,浸润无声。
光阴失语,唯月能言。
编审:张筱曼主编:邓莫南责编:彭 锋、韩 丹撰稿:张金梦
编辑:刘梦迪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