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心易:出家人会不会有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喵咪很神奇
时间:
2023-8-16 05:53
标题:
心易:出家人会不会有烦恼?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标题。许多人会好奇:出家人到底会不会有烦恼?一个人有烦恼还是没烦恼,不仅和生存方式有关,也和他的观念及看标题标方式有关。为什么那么多人关心烦恼的标题呢?因为现代人的生存比较混乱,爱恨交错、胶葛不休的事情太多,可谓烦恼重重。作为出家人,起首生存简单,没有世间的各种压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办事的过程中有仏法智慧引导,这本身就不容易产生烦恼。我曾经说修行大事,就是追求破迷开悟的觉醒,同时帮助统统众生走向觉醒。做如许的事有什么好处呢?起首是不容易失败——因为它就不容易乐成。没有成败得失,有什么可以烦恼呢?反面多少点我就不逐一说了。我始终以为,出家人没什么得意和失意的标题,许多事情只要去做就是了。假如你有因缘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固然很好;假如没有因缘,你可以本身静修,坐看云起,也很好。反正怎么都是好的,就不容易有烦恼。
世人常说出家好,出家人没负担。这也不对,《回向偈》里就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偈句。而四恩之一就有父母思。大多数人不了解,以为出家人就是背弃父母,不孝养父母。果真云云,就会违背仏法入世的本源。仏法讲,我们要报酬无始劫以来父母的恩情,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没有他们哪来今日之我?虽不能常年承欢膝下,但出家人也用本身的方式孝养父母,报酬双亲的恩德。我常想,仏教是慈悲济世的宗教,仏陀的慈悲滋养着我们的慧命。出家人应该是慈悲的范例,以仏的慈悲精力悲悯芸芸众生,父母亦在此中。能孝养双亲,悲悯万物,这才是真正的佛道。世人常说出家人没有社会责任感,也不对。出家人也是国家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我们爱国爱教,也关爱社会。宗教界在社会慈善事业,救生护生等公益上也取得了不菲的结果。但我们从不宣扬,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世人常说出家人无情,也不然,出家人辞亲割爱,志求佛法,舍去世俗的爱情,舍去小家的温情,将世间情爱升华为普渡众生的大慈祥,把大爱普洒给每个有情众生。这种无言的大慈祥,绝非世人能尽知。
一个真实的故事,很简单,有一次去朝五台山,也就是到外地弘法,一起上电话不断,于是感叹事件繁忙,应酬太多。旁边一个人突然说到:“师父啊,还是做一个小僧人(清众)清静些。”我身边的一位法师接茬却说:“千万不可。如今小僧人欠好当的,出了家要是本身兄妹好,能帮你照顾父母还好,要不本身这一关总是要过的,尚有本身的师父老了,在庙里,你不是有德有修、当职管事的老僧人,老了在庙里好坏常可怜的,一个人住的简单阴暗的房间,病在房间都没人知道,又无儿无女没人照顾你,医疗费用多了,就有人开始故意见了,恨不得你这故乡伙早点死,人谁不老呢,但这是个很现实的标题,有的慈悲你还好,不慈悲的找个来由迁你的单,那是可怜巴巴的流离陌头就惨咯。所以清众也欠好当的。”
我从前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出家做僧人,年轻的,有本领的,当职管事的那就是富贵命,谁人都恭敬你。可是到大哥了,病了,没本领了,就会如乞丐一样可怜。” 大概这句话有人会以为太过了,言重了。在一般人眼里,好像出家人都是不劳而获,过着安逸舒适的生存。殊不知,出家人割爱辞亲,出家为僧,年轻时放弃世间的种种享受和名誉,为寺院为仏教奉献本身的青春,整日为着寺务繁忙不息。可是到老了,大部门僧人都会存在得不到养老保障的标题。特殊是在一些小寺院,经济条件欠好的地方。出家人老了是很可怜的,一个人孤苦零丁。若是没有徒弟大概徒弟不孝,一个人,整天在屋子里,无人问津。大概哪天病死在床上都没人知道。如许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常有一句话:出家人以庙为家。可到老时那句“以庙为家”很有大概是对本身这一生的讽刺。
每个出家人都碰面临父母大哥的标题,然而大部门也只有爱莫能助了,只能以种种虔诚换来的功德回向于本身的父母,在经济物质上却很难给予帮助。若是自家兄弟姐妹有本领,又有孝心,那还好些。如若不然,这父母的养老标题,就已经是出家人眼前难以跨过的门槛。面临兄弟姐妹的冷言冷语,面临父母孤独无助甚至委屈的神情,这些都是常人所无法想象和蒙受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出家人到处赶经忏,做佛事,靠着这些菲薄的收入,以期能为父母给予一点物质上的帮助。而这些人可以说抛下自尊,抛下僧格,到处赶经忏做佛事,跟打零工的又有什么区别呢。还要受到社会舆论的非难,还要被僧团藐视,还要被那些虔诚的居士嫌弃。大概,上面所讲到的事情是许多虔诚的信徒所没有思量到的吧。如今许多人只关心出家人是否有认真修行,是否按照他们的意愿过着清苦的生存,是否不问世事,青灯仏卷。世间的人,总是以贤人的标尺来衡量出家人。却从来不曾思量出家人这身僧衣背后所掩藏的种种艰辛和困难。
面临烦恼的态度不同——世间人将烦恼归咎于外境,逃避烦恼,腾挪不息;修行者反求诸己,面临心灵,对治烦恼。世间人随着烦恼流转,在散乱与昏昧中醉生梦死;修行者承担烦恼,坚守心地的光明,把握摆脱的契机。正如有僧人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赵州言:“老僧只管看。”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