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男童如厕争议:被彰显的辩论,被掩藏的感情 | 新京报专栏 [打印本页]

作者: 王胜权    时间: 2023-7-18 13:43
标题: 男童如厕争议:被彰显的辩论,被掩藏的感情 | 新京报专栏

斥责小男孩的密斯的过激反应,某种程度上源于网上的话题设定。
▲公共卫生间。资料图。图/IC photo
文 | 刘远举
克日,一则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两位女子在厕所内猛烈辩论,旁边站着一个正在哭的小男孩。孩子母亲称该女子将孩子凶哭,伤害了孩子心灵,要求道歉。另一女子则表现这里是女卫生间,男孩不能进。孩子妈妈却说自己孩子年事很小,才6岁,并反问道,“谁说这么点孩子不可以进女卫生间了?”


小孩子,或者更准确地说,小男孩进女卫生间,不停是网上容易引发猛烈争论,且有流量的话题。这则视频再次引爆了该话题。


不难看出,视频中,两方都有过激反应。那位密斯看到了小男孩进卫生间,在隔间中没有关门,语气应该不算和善。另一边,当妈妈看到孩子哭了,反应也很猛烈。


此类话题经常引发舆论争议,谈及最多的办理办法是建立第三卫生间。我国2016年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计划标准》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运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从现实来看,普及第三卫生间很难,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有的地方有第三卫生间,但没有充分使用好,以致用来放杂物,许多人压根就没有这方面意识。但更难明决的是,大量的已经建成的公共设施中没有第三卫生间,小孩子进异性厕所,会是一个恒久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类问题,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办理,不仅是底子建立的问题,也是公众思想观念的问题,全社会应该形成相应的共识。


孩子对于性别意识的觉醒,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早。3岁到6岁是孩子性别角色确认关键期,带男孩进女厕所,对小男孩的身心康健发展很不友好。这些道理都对,但是,没人答复,当没有第三卫生间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这是现实中,许多妈妈独自带着儿子出门时的困扰。


相对而言,更衣室、浴室差别于如厕。更衣室、浴室赤身裸体,孩子的侵入性更大,反过来对孩子的刺激也更大。而且,更衣、沐浴都不是一个突发性举动,家长完全可以事先安排妥当,避免把孩子带到异性更衣室或浴室。但如厕问题差别,它是突发的,不可避免的。


猛烈反对母亲带着小男孩进女厕的人,对于这种困境提出的一些方案,几乎都是毫无育儿履历的空想。


好比,提倡爸爸带儿子,避免妈妈单独带儿子——妈妈带男孩,爸爸带女孩,都是正常情况,无法避免;给孩子穿尿不湿——孩子3岁左右,就不会用尿不湿了,穿着也影响办法,出门玩,让孩子尿到尿不湿里,是不人道的;在无人的角落,尿到奶茶杯中——一时之间,家长到哪里找一个杯子呢?带折叠马桶——不停带折叠马桶,也并不方便;请工作职员带到卫生间——店员走不开,商场的服务职员,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而且,帮助如厕并不是看着那么简单,要帮忙穿脱衣裤,还要帮忙擦屁股,依靠工作职员去做,并不现实。


小男孩不应该进女卫生间,这是一个禁忌。小男孩和他的妈妈,共同突破了这个禁忌,但一样平常来说,女性卫生间都有隔间,小男孩并没有构成侵占女性隐私权等。反过来,因为有隔间,对小男孩的打击其实也比较小。


相反,如果是爸爸带小女孩进男厕所,对小女孩的打击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在男厕所设立小女孩的蹲便器的缘故因由。小男孩小便被看到,也不是大事,不必认为破了男女之大防,构成对女性的冒犯。所以,相比之下,在没有第三卫生间的情况下,在公共卫生间中设置男童小便池几乎是唯一选择。


其实,穷究起来,大声斥责小男孩的密斯的过激反应,某种程度上源于网上的话题设定。


许多男士都有如许的履历,在商场的卫生间,即便在有男性小便的情况下,女性干净工仍然不回避,继续工作,男性也见惯不惊,大家各行其是,互不干扰。也没人去投诉,在网上也没有形成猛烈的争议话题。同样的,男性带女性幼童进入男厕所,也没有形成话题。


所以,更深层的缘故因由在于某种感情。这种对生养女性的不友好感情,源于一些年轻人的某些感情的投射。


是否完婚生养,是个人选择,人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应该被恭敬,但现在许多时候,不婚、单身主义等选择,好像成了一种更先进的思想观念,以致占据了更高的道德位置。


这些观念,自然衍生出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厌小”。特别是在婚姻与生养中,女性天然的负担了更大的责任,所以,性别议题每每转化为“厌小”感情,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不但对孩子不够友好,也对同为女性的母亲不友好。


撰稿/刘远举(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吴兴发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