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福祉大学任教的近10年间,石晓玲在校表里各方面的增援下,单独主持完成了3个日本文部科学省提供科研经费的国家项目。她的“婴幼儿母亲的生理健康-中国和日本的共同点及差异”获批2012年度科学研究费,“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家长接纳儿童负面情感的能力来防备荼毒儿童的方法”得到2014-2016年度科学研究费,“提高家长接纳儿童负面情感的能力来防备荼毒儿童的增援方案的开辟和结果验证”则得到2018-2021年度科学研究费。这三个项目,第一个分析婴幼儿母亲的生理健康因数,第二个研究孩子发脾气攻击父母时,保持包涵态度的方法,第三个开辟了对有虐儿不安的家长举行防备性干预的教程。由此自主研发的幼儿家庭育儿增援教程 ( Social Health Cycle Program)是针对第一阶段全民防备的,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结果,在网页上公开。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社会的有序发展,石晓玲盼望下一步可以有机会把开辟的育儿增援教程推广到有急迫必要的中国幼儿家庭,盼望未来有更多企业或个人参与进来。 在日研究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的鉴戒意义
育儿理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停演变。在农耕期间,生儿育女的目的是为了储备劳动力。但进入近代社会,尤其是到了信息期间,生养的生物学上的意义被淡化,生养成为个人的选择,目的侧重于精神的慰藉和个人价值的满足。
继日本之后,中国和韩国也相继面临高龄少子的标题。石晓玲在中日比力研究中发现,日本生理学者柏木惠子指出的育儿困难的本质是,家长对自身发展的资源投入和对育儿的资源投入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的观点同样适当中国国情。她曾在以被荼毒儿童为主的儿童养护办法工作,又对日本社会举行了恒久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的育儿家庭及家庭工作者而言,也有很多可鉴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