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大学精讲17:八目-诚意正心1 [打印本页]

作者: 奇大人    时间: 2023-6-29 11:40
标题: 大学精讲17:八目-诚意正心1
八目之中,格物、致知是一个层面的事变,诚意、正心是另一个层面的事变。诚意,即端正自己的出发点;正心,端正自己的思想。表面上看,诚意正心又是可以归并的,但要细分也有一点区别,诚意是动机、是你的出发点,要真诚无伪,这叫诚意。正心呢?心是内心的运动,你内心的想法和思想,要正,不能有歪想法、歪动机。心是意的一个延伸,如果细区分的话,诚意就是你的动机、出发点要真诚无伪,而正心是你所有的想法都要端正。两者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好比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你反面的想法就肯定都是好的吗?出发点是想帮一帮这个人,但你反面的想法就能完全是正确的吗?可见诚意与正心并不完全雷同,“意”是动机、是出发点,而“心”是反面所有的想法。端正自己的意念叫诚意,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的,这叫正心。正心可以说是诚意的后续,两者合起来是一个过程,诚意是开始,正心是后续。
我们先说诚意。
下文在传的部门曾子解释什么叫诚意,他归结为一句话,“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就是你不要自己诱骗自己,就是你内心的每一个出发点都要真诚,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明明德”。你不要诱骗自己,就是你要完全从你内心真实的情感出发,就是你的出发点,你的动机,都不要诱骗自己,这叫诚意。
你首先要做到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才能诚意,就是你对人性要有一个深刻的相识,对自我要有一个深刻的相识,然后你才能知道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你真正的愿望是什么,才能做到不诱骗自己。
曾子下面还做了个比喻,来解释什么是不诱骗自己。“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好像你讨厌恶气味一样,就像你喜欢美色那样。在这两个方面,我们是最容易知道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不会自欺的,是不是?比方说,我们如今一开门,恰好赶上下水道冒水了,屋里面弥漫着臭味,这时间所有人的表现都是真实无伪的,捂鼻子的,皱眉头的,往外跑的,甚至骂脏话的,表现都是真诚无伪的。美女走在街上,男子不管怎么控制,末了还是多看了一眼。不是说多看美女两眼就是有什么想法,这是发自内心的对美的喜爱,无法拒绝,这也是一种真诚无伪的表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是真诚无伪的,是内心想法真实的表露,没有诱骗自己。
参照曾子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白,诚是真诚无伪,所谓诚意,是指真诚无伪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说,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做,不要自己诱骗自己。
我们前面讲过,格物首先是要相识自己,但是,如果没有诚意,就会自己诱骗自己,就不大概真正地相识自己,也就做不到格物。换句话说,要修格物,肯定同时修诚意,甚至是先修诚意。
没有诚意,也不大概做到明明德。好比,你看见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街上跌倒起不来,有没有上去扶的激动?这种激动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你的“意”,这种善念就是你天赋的“明德”的体现。但是,你做没做到“诚意”,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做,去把老人扶起来?大多数人没有去扶,就是没有做到“诚意”。为什么?这个时间你去采访每一个没有扶的人,他都能拿出一种说法,他就是用这种说法去说服自己的,说服自己不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激动去做,这不就是诱骗自己的心吗?结果是没有扶,天赋善良的天性就没有体现出来,“明德”被后天的习染蒙蔽了,当然就没有做到“明明德”。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己,才能看见自己善良的本心。
上面这个例子虽然是一样平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如果我们经常在小事上这样诱骗自己,末了的结果是,你就不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了。小事如此,大事又怎么办?公司的决策、用人,你真正做到了不诱骗自己吗?溜须拍马的人为什么有用武之地?乾隆明知和珅是奸臣,却离不开和珅,这不是自己诱骗自己吗?
骗自己就是留下一个陷阱,早晚是你自己要掉进去。我就要把这个部下提拔到主管的位置上,为什么?你能够不骗自己拿出真实的想法吗?你有没有其他想法?按儒家思想讲,莫要用你的情干涉你的心,那么在提拔一个干部之前,你能不能和他把关系拉远一段时间?如今干部提拔之前不是都要下放锻炼吗?如果你以为不能,你肯定诱骗自己了,你肯定不是由于他的本领素质提拔他的,而是夹杂一些其他的缘故原由。这个人你可以长期不放在身边,你也不以为缺了什么,说明你和他之间是纯工作关系,没有情感在里边;离开他你生活不安闲了,那是由于他溜须拍马把你奉养好了。所以,在工作中提拔一个你生活中离不开的人,你的用人多半是有问题的,尽管你能说出一大堆提拔他的来由,其实你都是在诱骗自己罢了。
用人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这单生意该不该做?你的决策是发自内心的吗?恐怕大多数不是吧。那你的生意就做的伤害了。
真正的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会发现,在一样平常生活中,我们险些每天都在诱骗自己。不论是什么事变,当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来由的时间,当你需要说服自己的时间,当你说“但是”的时间,你多半就是在诱骗自己了。这方面我就不多举例子了,大家可以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
小孩子一样平常不自欺,小孩子一样平常说实话,所以儒家以为诚也是人的天性。好比,我换新衣裳给朋友看,问:“看我这衣裳怎么样?”朋友一样平常不会说:“好难看!”一样平常不会这么说吧?我们总是有点自欺吧?说:“你穿挺有个性。”这还算比较诚的了。另有的就是很违心地自己诱骗自己:“挺好,穿的挺好。”只有小孩子说的是实话:“皇帝啥也没有穿啊!”小孩子受到的后天的习染比较少,所以还经常能表现出天性中的诚。因此,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能够不失去其赤子之心,能像小孩子一样保持着天赋天性中的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真正的大人物,才能获得人生事业的乐成。可见,修这个诚对人生的乐成黑白常重要的。
修诚,也可以避免人生的许多尴尬,进步人生的幸福指数,让我们生活的更惬意一些。好比,朋友请你吃饭,明明你非常不喜欢这家饭店的菜,简直感觉难以下咽,却不能守着诚,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违心地说,这家饭店的菜做的真好吃。结果呢,朋友把稳了,以为这家饭店的菜对你的口胃,以后只要请你吃饭,就肯定是在这家饭店,你抱病住院他给你送饭,还特意跑到这家饭店去打包饭菜。你没有做到诚,末了受罪的是谁?
老婆穿一身儿你以为非常没咀嚼、非常难看的衣服问你,好不好看?你不诚,没有本着内心真实的想法说,而是告诉她好看,老婆记取了,以后每次重要场合陪你出席时肯定穿这一套衣服,末了尴尬的是谁?
不仅生活中需要诚,管理上更需要诚。你如果不能做到诚,就容易让员工误解你。员工都以为你喜欢那个,现实不是,不就容易出问题吗?所以,唐太宗说过:“君犹器也,民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老百姓就像水一样,君主就像器皿一样,水的外形是方的还是圆的,取决于器皿,而不取决于水。同样的道理,员工的状态现实上不是员工自己决定的,而是老板决定的。但关键是老板要诚,要让员工能够清晰的熟悉到你想让他是方的还是圆的,你想让员工圆,结果员工都以为老板想让我们方,那就出大问题了。
你想要到达人生不纠结,到达内心喜乐的状态,诚是很关键的方法。不消违心的应付,不消其他的谎话来圆这个谎话,那才会喜乐,而且人际关系才会处置惩罚的很好。一旦有人问你,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就反思吧,对方不知道你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了,说明你没有完全做到诚。一旦有人对你说这句话,你就应该高度警惕了,你的为人处事肯定有问题了。
诚字非常重要,也非常难以做到。怎么修这个诚呢?
先说一种古人的方法:记日记。为什么古代那么多名流有日记传下来?他们不是为了把自己的人生纪录下来供我们仰望,当年他们的出发点是自我修炼。在写日记的时间,你非常清晰,将来别人会看到的,虽然如今我不给别人看,但总有一天日记会公之于众,大家都会看到的。存有这种心态,写日记就可以磨练自己是否做到了诚。
当你纪录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时间,如果哪件事你不敢如实纪录,要么不写进日记,要么就是写的时间自己都知道有美化、有修饰,总之不是完全客观属实,与真原形况有肯定的出入,那么就可以肯定,你这件事办的肯定有问题,你反思吧,检讨吧。这是古人修诚的方法。
曾国藩在北京当官的时间,受两位当时非常著名的儒家学者的影响,一个是唐鉴,一个是蒙古族学者,名叫倭仁,他们教曾国藩自我修炼的重要方法就是记日记。当时的北京有一个按照儒家方式举行修行的小圈子,曾国藩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之间还相互翻阅他人的日记。我们想想看,如果你要求自己将所作所为都如实写入日记,而且还知道,马上就会有朋友看到,这对你的举动举止会有多么强的约束力,修行会多么的精进,这就不仅仅是修一个诚字了。
你读曾国藩的日记会发现,他对自己的一样平常所作所为没提几句话,非常大略,重要记的是和修养有关系的事变。特别是他年轻的时间,曾国藩也是毛病非常多的人,傲慢、浮躁、不诚、好色、性情不好等等。他后来有那么高的境界,是按照儒家的方法一步步修出来的。从道光八年在都城,他开始追随唐鉴、倭仁两位理学家修行,他从两位老师那边学到的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记日记。
为什么要写日记?对自己错误的心痛,你想的时间的心痛,和你写的时间的心痛,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记日记所能到达的效果,和反思绝对不一样。
看曾国藩年轻时间的日记,有许多深刻反省的内容。好比某天没忍住怒气,把家里的仆人骂了,反省。好比戒烟失败,复吸,自我批判,从此一辈子没抽过烟。
日记是古人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其功能重要是对每天的举动举行反思,养成在日记中反思的风俗,通过日记的情势逼着自己对一天的举动举行反思。不要记流水账,那没有用,要去反思。今天我处置惩罚恰当的地方就不说了,哪件事处置惩罚的不恰当,记下来,为什么不恰当呢?究竟是什么缘故原由干扰你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反思,下回才能做对。今天白天做了哪件不应该的事,记下来,反思。
曾国藩年轻的时间开始记日记,不停到死,重要目标是锻炼自己的心性。所以古人有一句名言,“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是我追求的,但是我也做不到。坦荡、磊落,这是我仰望的境界,我的座右铭,但我不敢说我能到达。没有这一点,想到达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那是做不到的。
关键是能不能做到。我想到达,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没有成为巨大的理学家。倭仁做到了,曾国藩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留意到曾国藩一生的经历。清朝是满洲人创建的王朝,曾国藩部下的武装气力多强啊,他如果造反,八旗兵根本打不过他。为什么皇帝信任他?为什么他末了是第一个封侯的汉人?换别人不肯定吧!岳飞是怎么死的?应该说,好人好心,赫赫战功,但皇帝怎么就把他干掉了?人际关系没理顺吧,最起码是和皇帝的关系没理顺。曾国藩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拥有二十万湘军,皇帝还能信任他,就是由于他“事无不可对人言”!
我们还可以举另一位古人的故事为例。唐朝的大将郭子仪,赫赫战功为什么能荣华富贵一生?现实后来他家子弟有点骄奢淫逸,欺男霸女的事变没少干,但是皇帝为什么信任他?还把公主嫁给他儿子?有一出戏叫《打金枝》,讲的就是郭子仪的儿子把公主揍了,皇帝还掩盖他。郭子仪当年把家里的大门敞开,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出,他在向人显示,“事无不可对人言”。
说到这儿,我以为各位企业家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得不到员工的信任?怎样让我们的团队绝对信任我们?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才是诚的功能的体现。反过来也是一样,员工怎么能得到老板的绝对信任?还是诚。这是儒家最大的特点,它是针对所有人的,它是阳谋。
阳谋的特点是我明白的说给你,然后它还能起作用。诡计呢?见不得光,一暴光就无效了,这种谋略叫诡计。儒家这些谋略都可以明白地对你讲,然后还能发挥作用,都是阳谋。而且儒家的思想智慧,是大家都需要的。
有人说,企业内训的课没法讲,由于老板和员工一起听,那只能说明你讲的是诡计,你要教员工怎么糊弄老板,又要教老总怎么糊弄员工,那肯定不能一起听。儒家的思想各取所需,事无不可对人言,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智慧,是阳谋,当然可以同时对老板和员工讲,甚至可以同时对所有人讲。
你跟老板不诚,他就不大概信任你。你在老板那边,什么事变都是内心想法的自然表露,老板还能猜疑你吗?所以儒家讲,“诚自行来”,你诚不诚,不是靠赌咒发誓,而是在事儿上见,诚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当然,记日记首先是修炼诚,不要诱骗自己,如果明知道自己不能如实纪录,那还不如不写,否则就不是修炼诚,而是天天在作伪了。别的,这也是对自己举动的检验,当你下笔出现犹豫的时间,那件事你处置惩罚的肯定有问题,就是你需要反思的地方。每天都对自己举行一番这样的检验,修行进步当然快。从诚意的角度说,真正做到这一点之后,才能对自己的一切动机、想法有准确的把握。
为什么要记日记?不仅仅是道德修养,遏制自己的恶念。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对自己有一个苏醒的熟悉,就是格物,修诚就是格物。你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动机有苏醒的熟悉、正确的把握,那你的决策就要出错了;如果你自欺了,不诚了,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准确的把握,你反面做出的事变,就要对不起自己了。
开个玩笑,凡是结婚嫁错郎的姑娘,一样平常都是没做好诚意,对自己的内心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我是不是喜欢这男孩不是很清晰,末了人家送上99朵玫瑰,又下跪、又送钻戒,就让人家给忽悠蒙了,就嫁给人家了。如果你真是像“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那样,非常清晰你内心的真实感受,那就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了。
所以诚是最重要的,修诚不仅仅是要遏制人的恶念,最重要的是你能看清自己的真实想法,决策才不错,你选择的人生蹊径才是对的。如果你连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真正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晰,你怎么大概选择正确?从另一个角度说,你都不相识自己,又如何实现格物?怎么大概相识他人、明白事物?那么你的人生不就是在稀里糊涂中渡过的吗!还怎么大概走向乐成!我以为,诚意的重要性正是在这里。
#国学##儒家##传统##人生##人生微语##修心##修身##中国式家庭教诲##家庭##教诲##分享##哲学#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