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是行星公转周期,k是常数(开普勒常数),一个只与被绕星体有关的常量。
按照开普勒定律,由于星球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所以宇宙处于调和状态。
(网络上有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这个天下可以由数学的公式构成,也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构成。Einstein said,“The world can be composed of musical notes, and can also be composed of mathematical formula. Then the music with mathematical formulas, is really a complete world.”但是,无法确定其出处。) 数学布局本身就是宇宙
又过了几个世纪,在21世纪伊始,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在他的著作《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中论述了如许的天下观:自然界的本质是盘算,但盘算的本质必须用实行探索。如果真的创建了宇宙模子,一切都可盘算,那么全部物理题目就都还原成了数学。(2002年,斯蒂芬·沃尔夫勒姆的著作《一种新科学》得以问世,基于4 000多个夜晚的工作,敲击一亿次键盘,移动一百多英里的鼠标,记录上万页的条记,加上10G的硬盘存储、一百万行编程、一万万亿次的电脑运算。)
2007年,马斯克的导师,也是《生命3.0》的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发表论文《数学宇宙》,提出数学宇宙假说。2014年,泰格马克将这篇论文扩展成著作《我们的数学宇宙》(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 My Quest for the Ultimate Nature of Reality)。泰格马克提出“可盘算宇宙假说”(Computable Universe Hypothesis,CUH):外部物理实在是一个数学布局,该布局是可以由盘算函数来定义的。在数学宇宙假说的语境中,不必要向方程“赋予”什么生命,不是数学布局如何描述了宇宙,而是数学布局本身就是宇宙。“我们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纯粹的数学……而且,它不仅某些方面是数学,它的全部都是数学,包罗你在内。”(迈克斯·泰格马克.穿越平行宇宙[M] .汪婕舒,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所以,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性子是不可盘算/不可判定的。物理实在是一个数学布局,这个数学布局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被数学加以定义,进而可以推理出:数学宇宙假苏??上是可查验的,也是可证伪的。这就意味着可以消除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1903—1995)、图灵和哥德尔(Kurt Friedrich Gdel, 1906—1978)关于现实天下不完整或不一致的团体性“顾虑”。
如果承认外部物理天下实在是一个有限的数学布局,就落入了可盘算宇宙假说的“陷阱”,从根本上影响人类关于数学布局和盘算关系的传统认知:(1)盘算只是数学布局的特殊环境;(2)不是数学布局定义盘算,而是盘算定义数学布局;(3) 盘算和数学布局分别与情势体系(formal systems)相干联。所谓情势体系,就是数学家们用于公理和推理规则所构成的抽象符号体系。按照可盘算宇宙假说,外部物理所表现的数学布局,终极可以通过可盘算的方程定义。所以,宇宙的数学性子终极成为科学家在理论上可以预测物理学的一种观察或丈量。历史上最有说服力的案例是,数学预测行星海王星的存在在先,天文学家观测到海王星在后。不得不说,泰格马克将宇宙本身就是数学的头脑推向极致。
泰格马克在《我们的数学宇宙》第九章《宇宙是由数学写作的伟大之书》中对前几章做了总结:(1)从内禀性子的意义上说,空间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对象,由于它唯一的内禀性子就是以数字代表的数学性子,例如,维度、曲率和拓扑性。(2)物理天下的所有“物体”,都是由根本粒子构成的。从内禀性子意义上说,根本粒子就是通过数学表达的存在,由于它们唯一的内禀性子都是数学性子,例如,电荷自旋和轻子数。(3)比三维空间及其内部的根本粒子更加根本的东西,就是波函数及其栖身的无穷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迈克斯·泰格马克.穿越平行宇宙[M] .汪婕舒,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大自然的定律不仅是可盘算的,也是有限的
约翰·惠勒提出了一个至今无人能回答的题目:为什么会是这些特定的公式,而不是其他公式呢?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出一个雷同的深刻题目:是什么赋予这些方程以生命去制造一个为它们所描述的宇宙?不仅惠勒,还有一些数学家也发现宇宙是由一套不可变的规则所管辖的,例如,热力学、重力、磁性等,而且可以通过数学布局描述这些宇宙规则。物理定律是可盘算的。或者说,大自然的定律不仅是可盘算的,而且是有限的。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1910—1995)、约翰·巴罗(John D. Barrow,1952—2020)、尤尔根·施密特胡贝尔(Jürgen Schmidhuber,1963—)和斯蒂芬·沃尔夫勒姆就是这些数学家的代表。 数学布局创造“现实天下”
经过数学所创造的所谓“外部物理现实”存在,可以动摇对于“现实”的唯一性与唯物性。如果无穷宇宙理论终极仍旧是数学布局,物理学的存在终究会与数学发生重合。例如,物理学最根本的单位是夸克,夸克是由电荷、重子、自旋、同位旋构成,再加上一些质量,终极的存在就是一种数学表达。所以,迈克斯·泰格马克特殊夸大,粒子可以被创生,也可以被消亡,还可以同时处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但是,不管已往、现在还是将来,波函数都只有一个,它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循着薛定谔[插图]方程决定的路径运动着,而波函数和希尔伯特空间都是纯粹的数学对象。此中,粒子是纯粹的数学对象,所有已知的根本粒子都可以由一套独特的“量子数”来举行描述。除了自身的量子数以外,粒子不具有任何其他性子。
表2.1 不同的粒子所具有的量的数目
数学的范围性
“数学曾经被视为是细密论证的最高峰,它本身不光是道理,同时也是万物运行背后的道理。”[插图]在19世纪后半期,曾经有过引人注目的“数学细密化运动”(rigorization of mathematics)。“到1900年,数学家们确信已实现了本身的目的。只管他们不得不满足于数学仅能作为对宇宙的一个近似描述的观点,许多人甚至放弃了宇宙数学化设计这一信心,但简直庆幸他们重修了数学的逻辑布局。”(莫里斯·克莱因.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散[M].李宏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这一切的改变是由于哥德尔在1931年发表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Godel’ incompleteness theorem)。该原理的核心头脑是宇宙总有人类的理性无法抵达的地方,宇宙之间全部的真理不能缩小到有限的数量。“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不仅是数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也是现代逻辑史上的紧张里程碑,引发了深刻的数学危急,导致确定性消散。所以,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指出:“‘数学化’很大概是人类原始创造力的一项创造性运动,雷同于语言或音乐,其历史观点否认完全客观的公道性。”
当我们讨论宇宙、数学和盘算的关联性,还是没有大概全然摆脱“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存在和影响。通过数学所表达和出现的元宇宙,必要限定其维度和布局。
宇宙盘算由人类大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