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每次CZ-5B发射后都炒作火箭撞地球!梦天舱发射:期间周刊评价最高 [打印本页]

作者: 挖机维修    时间: 2023-3-28 09:26
标题: 每次CZ-5B发射后都炒作火箭撞地球!梦天舱发射:期间周刊评价最高
梦天实行舱已经于11月1日4时27分稳稳地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在了一起,未来的天宫将会以“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在轨运行。举世各大媒体都惊叹于中国航天在2年内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基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笔者在欣赏这些报道的同时,却发现一个CZ-5B火箭发射之后老话题,大多数媒体都有意偶尔的提及到CZ-5B火箭的“助推器”即将撞击地球,并且声称“不知道哪座都会会被火箭摧毁?”,子虚乌有的事变,却在多个媒体的接力之后开始发酵!
梦天舱发射:评价最高的居然是美媒期间周刊

“梦天舱发射成功,中国天宫空间站补上最后一个模块,天宫即将建成,中国将成为举世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并且在未来10年内,天宫或将成为唯一在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
梦天实行舱发射成功后,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几乎都有这样的说法,而且与前几次报道不一样,这一次有多个媒体报道非常正面,比如路透社和美联社以实期间周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尤其是期间周刊,乃至有一种替中国航天澄清事实的意味。

路透社与美联社报道关键词:中国航天已成为美国强有力竞争者
比如路透社表示:
“这是在美国拒绝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后独立建设的空间站,天宫已经成为举世知名的品牌,指出中国已经答应了9项来自瑞士与印度等多国科学家提出的试验”
路透社回顾了天宫空间站的建设过程,肯定了中国航天独立建设的成果,并且认为中国航天非常开放,已经与多国睁开航天合作,路透社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太空领域中美国强有力的挑战者。

令人意外的是美联社的报道也非常正面,中国天宫空间站是在独立状态下完成的,并且中国另有庞大的行星探测计划,现在的嫦娥和天问计划已经让举世为之侧目,而在未来,中国将成为美国太空探索领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期间周刊:替中国航天澄清事实
期间周刊报道的切入点就将报道定调了, 字里行间看来,对中国航天报道非常肯定:
思量到天宫的第一个核心模块仅在去年 4 月才被送入近地轨道,完整天宫的关键布局自己就是一项壮举。天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除美俄外第三个派出宇航员、建设空间站的国家。
2年不到就完成了天宫空间站建设,并且表示中国的航天计划不光仅只有天宫空间站,另有月球南极的基地,并且打算在那边架设一台望远镜,还打算从火星网络泥土样本。

除了这些套路用词以外,期间周刊还从另一个角度澄清了中国航天的态度,只管中国实施了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以及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和载人登月,但中国并非要与美国竞争,更不是要将太空军事化!期间周刊认为,中国并非想对抗,他们只是想被举世承认和信任。

期间周刊的评价没有超出笔者的预料,但文末的澄清确实有些意外,由于美媒在报道时不停都将中国航天与军事用途挂钩,特别是CNN的报道,每次都会念叨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军方向导,有军事用途的计划等等,乃至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指责中国计划殖民月球、窃取技术并利用天宫研究如何摧毁其他卫星等等,让人非常生气!

因此期间周刊替中国人说话着实让笔者带出了一些感情,难得看到西媒云云正面评价!但这样的声音着实是太少了,由于除了期间周刊以外,几乎所有的外媒在正面报道后都会带上一个负面报道,比如彭博社的报道除了提及中国了不起的成就外还认为中国正在和俄罗斯合作月球研究站对抗美国的“阿尔忒弥斯协定”,完全就是倒打一耙!

由于“阿尔忒弥斯协定”自己就是美国主导创建并声称要对抗中国在月球睁开的计划,现在反过来说中国与美国对抗,你说这是不是被彭博社这疯狗反咬了一口?

然而彭博社这样的报道居然还不是最负面的,比如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提到了CZ-5B或的芯级火箭将坠入地球,表示很有大概坠落于生齿麋集区域,并且还称2020年CZ-5B发射后,就有残骸坠落于西非科特迪瓦边远地区。

另外纽约时报还大篇幅的表示中国的CZ-5B火箭没有离轨装置,也没有为此改进计划,任其无控坠落,似乎中国航天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居心不良T媚课CZ-5B发射后都炒作火箭撞地球!

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在10月31日20:48分刊发的,但各大追踪在轨物体的个人以及机构更早,对于中国航天负面消息的发掘,西方从官媒到机构再到个人,已经形成一整个链条,乃至这些环节之间都是无缝衔接的,无法想象的可骇!

最快的轨道数据公布:绝对是恶意揣测
笔者搜索了全网数据,发现最早发出恶意揣测信息就是是ID为@pedro_leon名称为Pedro León - Exploración Espacial的推特账号,居然云云态度,简直就丧心病狂:

作为CZ-5 R/B火箭的发射者,就任由对方恶意揣测落点吗?不能根据其轨道准确预告落点在哪里,然后公告消除这个影响,究竟能否做到?
答案是很难!现在CZ-5 R/B(芯级火箭)的相关信息如下: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关系,第一个编号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目录序号,是由美国太空指挥部(USSPACECOM)赋予环绕地球的每颗绕地球人造物体一个5位数字编号。而审定名(COSPAR ID)则是国际卫星标识符,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定名编录。

基于这些信息,就可以在各大在轨物体追踪机构,比如北美防空司令部或者EUSST(欧洲空间监视和跟踪机构)等会定期发布信息,当然各国的航天机构也有本领公布这些信息,比如中国航天局也会发布这些信息。

以上公布的是编号,这是查询这个物体的编号,同时另有轨道高度,但仅凭这些信息是不够的,一般同时公布的另有两行式轨道根数,这是一种轨道编码方式,用于确定给定历元时候下,绕地运行空间目标的轨道根数,可以比力精确的给出在轨物体运行的参数。比如10月31日发射的CZ-5 R/B(芯级火箭)残骸的数据如下:
1 54217U 22143B   22305.86442512  .02098673  76264-5  52983-3 0  99902 54217  41.4736  99.4282 0092433 184.6395 307.1178 16.17166814   241与11月1日相比,这个轨道根数的数据有了比力大的差异,这表示CZ-5 R/B的轨道正在快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望远镜以及雷达等测得比力准确的数据,比如EUSST的雷达就发现CZ-5 R/B正在有规律的翻滚中,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它的轨道衰减难以预测:
这几个因素下导致CZ-5 R/B的轨道不可控因素太大,因此衰减时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数据,精度大约在± 20%左右,比如现在绕地一圈大约是89分钟,20%就是18分钟,按间隔算就是1/5个地球周长的间隔,偏差高达8000千米左右,根本就没法参考。

比如在2022年7月底的CZ-5 R/B再入时曾给出多个预测,最早是预测会在美国西海岸的平静洋坠落,厥后预测南平静洋无人区,最终坠落所在却位于菲律宾附近的苏禄海,这个偏差简直就是半个地球,但毫无办法,由于要预测它的落点原来就是一个超等难题。

既然落点不能预测,那么能开辟出轨控技术控制落点呢?
技术上并不是一个问题,比如只必要几种技术即可让火箭残骸准确落入预定所在:
这些技术都非常成熟,而且火箭将载荷送入轨道后燃料其实另有剩余,但二次点火技术必要额外增加成本,姿控体系也要额外增加成本,再过通讯与测控也必要增加成本,现在有两种方式解决这个再入问题:
第一种方法其实最简朴,比如将大型一级火箭在大气层内分离,那么很快就会坠落地面,将发射场设置在海边,一级脱落在大海上就解决问题了。

第二种方法其实是没人用,由于成本着实是太高,除了像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术是直接返回发射地或者在落点下方的回收船上,但这些火箭也只是在大气层内返回,大气层外就不返回了!另外像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高轨道载荷时也存在一级火箭再入的问题,但西方媒体并不在意这个再入问题,这个下文可以具体聊聊。

美欧火箭再入问题挺严峻:但没有人关心
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行舱发射时CNN就炒作过CZ-5 R/B火箭返回的问题,并且在其发表的文章中表示:
没有其他国家将这些 20 吨重的物体留在轨道上以不受控制的方式重新进入
似乎看起来美欧是绝对不屑做这种将大型火箭残骸丢在近地轨道上这种事变,但事实却完全相反,由于CNN表示这是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说的,结果乔纳森转手就在其推特上贴出了一份大型不可控再入的列表:

洋洋洒洒,目录中总共有54个物体,最重的有75吨,最轻的也有6.5吨,笔者并非是想比烂,究竟留在轨道上不可控再入确实有一些风险,但绝对看不惯西方把SpaceX的火箭再入比作是烟花,而将CZ-5 R/B比作是大水猛兽,最恶心这种双标操作:

不知道哪位大神整理的数据,基本就是一个大型双标翻车现场,上文指责中国的CZ-5 R/B火箭不可控再入的纽约时报也是同样的嘴脸:


看到这样的说辞,估计各人瞬间就会火冒三丈!但就算西媒这样操作了各人也毫无办法,由于话语权在他们手里,比如炒作这个话题的媒体有CNN、BBC、彭博社、路透社、美联社等各位耳熟能详的西媒,当然另有推特上各种科普账号乃至是官方机构。

就如笔者发长文骂西方双标狗,就算骂得再狠西媒也看不到!只有将其翻译成英文文章或者做成英语配音的视频发表到油管上去,并且要让其成为爆款视频,才气让西方大众打仗到我们的声音,但就现在而言,国内个人作者不借助机构想要在油管上混出点名堂,那个难度着实是太大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