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家有这种氛围,孩子很轻易抑郁 [打印本页]

作者: 谦晓    时间: 2023-3-24 04:26
标题: 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家有这种氛围,孩子很轻易抑郁
没有哪个父母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个没有任何伤害的、完全积极向上的原生家庭氛围。
但只要父母信赖,孩子所有的举动都是事出有因,孩子就有了抵抗生存中统统虚假和脆弱的底气。


前阵子,看了《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看到里边的数据,深深叹了口气。


数据表明,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靠近于成人。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


而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缘故原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亲子关系。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


我看到有批评说,怎么如今父母这么重视教育,孩子抑郁症还这么高发?


是啊,我们期盼着孩子能快快乐乐生存,为什么小小的他们,承载了这么多负面感情,乃至让本身抑郁了呢?


这让我想起了外甥女娜娜。


1、
“我哪敢说!”


娜娜本年上初二,是个非常良好的女孩。


每次眷属集会,娜娜都是重点表扬对象:


“期中测验又考了年级前五。”
“同砚们都喜好她,只要是她说的都乐意资助。”
“老师说她作文写得特好,又被当范文了。”
……


可近来不知道为什么,娜娜的成绩开始下滑,无缘无故哭泣,还经常偶然识地抠手指……


表姐怀疑娜娜得了抑郁症,就让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去跟孩子聊聊。


事情并不复杂。


娜娜班上的一个男生喜好娜娜,偷偷在她的书包里塞了一封情书,娜娜看了之后很慌张。


她不知道如何拒绝,才不会伤害那个男生;又不敢问爸妈,由于爸妈严令克制早恋,即便是别人喜好她,也会盘问她,乃至“监视”她。


一时之间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平衡不了这件事和学习,成绩就下滑了。





娜娜说:


“小姨,你知道吗?我爸妈看我感情不好,连问都不问我怎么了,就诘责我成绩为什么下滑了。


为了让我提成绩,天天让我做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卷子,然后跟我说什么,你看这张卷子,是XX重点中学的,但是你爸妈求爷爷告奶奶,花了大价格给你弄来的,你成绩上不去就对不起我们!


我听了就想死,就想成绩上不去,我还活着干啥……


要是得抑郁症就不消想这些事儿了,我乐意得。”


听到娜娜这么说,我特别心疼,但也并不意外。


表姐家的教育方式一向如此。


2、
“我知道爸妈对我掏心掏肺!”


自打娜娜上学开始,表姐表姐夫就对她非常严格。


娜娜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到表姐家做客,表姐让我帮孩子讲几道数学题。


我清楚地记得,表姐站在旁边看我们做题时,娜娜坐得板板正正,我讲完一个知识点,她就重复一次。之后表姐做饭去了,娜娜才放松下来,开始问一些她还没明白的地方。


我问她,为什么刚才不问?


她说,如果她问了,妈妈不是批评她不敷用心,就是批评她学得慢。


这种环境在娜娜上了初中后,愈演愈烈。


确实,表姐非常爱女儿,掏心掏肺为女儿计划好了统统,娜娜也知道这点,所以对妈妈百依百顺。


但是,表姐很少肯定孩子的积极和天赋,在说完娜娜取得的成绩后,总要跟着说一句——


“要不是我时时监视,她哪有本日的成绩。”


或是——


“她呀,照旧贪玩不敷勤劳,这个样子想考清北还差太远。”


而娜娜听到这些话,就会失落地低下头,小声说:“我会继承积极的。”





3、
“爸妈,我好克制!”


作为妈妈,我可以或许明白表姐的心情。


当父母的,谁不渴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呢?


然而,孩子究竟不是呆板,他们有本身的需求,也渴望本身能被欣赏,活得更有价值。


娜娜是所有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但她总是克制本身,满意父母的等待,却从未按照本身的想法活过。


这次的“早恋”事件,孩子特别想处理惩罚好,可她又不知道怎么做,反倒影响了感情导致成绩下滑。


而父母逼得又紧,最后孩子可不就只剩下“抑郁”一条路了吗?






究竟上,娜娜身上发生的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曾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的倾吐。


由于她不停为本身的学历自卑,所以从儿子上学开始,就花大价格逼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和爱好班。


即便儿子不喜好,她也强迫孩子对峙学。


小学倒还好说,她只要强势起来,孩子哭哭啼啼也就照做了。


可儿子上了初中后,就变得叛逆起来。面临她的责怪,也敢高声指控“你只知道逼我学习,你本身考不上好大学,就让我考,有本事你本身考”。


这位妈妈听了之后非常愤怒,对儿子又打又骂,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扳扳儿子的“坏毛病”。


不意,儿子被查出患了抑郁症。


虽然不敢信赖,但她也隐隐意识到,是本身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生了病。


她想不明白,本身只是渴望给孩子最好的,让他以后能过上好的生存,为什么孩子不光不明白,还抑郁了?


记住这个问题,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父母最困惑的事。





4、
“爸妈,我很痛苦!”


其实,孩子不是不明白父母,相反,他太能明白父母,对父母的感情变化太敏感了。


小时间,他会把父母的焦虑内化本钱身的,总想着捐躯本身满意父母。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愈发强烈,孩子就想按照本身的意愿活着。


面临不明白本身的父母,有的孩子不敢反抗,会选择苛刻本身;有的孩子反抗了,但又会生出忸怩感。


不管孩子如何做,内心都会产生强烈的内耗,他的痛苦水平是很高的。


孩子没办法解决这个逆境,时间长了扛不住了,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看到的,可能是孩子突然之间变了、抑郁了、狂躁了;没看到的,是孩子不停以各种方式给父母发信号却被忽视,最后承受不住的大崩溃。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以前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父母连打带骂也没出现什么问题,是如今的孩子太脆弱了,碰到一点点事就接受不了,动不动就抑郁、自残。


借用北大六院儿童精力科专家、资深家庭治疗师林红博士的话来回答:


如果一个人吃不上喝不上,关注点固然只会在温饱上,顾不上去关注本身的感情。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哀愁的境界就会更高。


我们要熟悉到,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的活生生的人,家长不能只把他当成物质生命,好像管吃管喝就尽到义务了,觉得孩子的痛苦都是无病呻吟。


孩子们的烦恼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孩子们天然会有更多精力层面的追求,去思索“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们简简朴单把问题归咎为孩子脆弱、不抗挫,不去看孩子真实的状态,也就别怪孩子用“生病”或极度的方式向我们表达——


“看看我,感受我,明白我!”





5、
“爸妈,我碰到了困难,必要资助!”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讲,人都有好好活下去的原始动力。


尤其是孩子,身上就带有一种发达向上的生命力,不消如何经心培养,他本身就能茁壮发展。


当他停止了生长,乃至开始自毁,我们就要想想,孩子是不是碰到了什么困难、被什么人或事伤害了。


这不是说所有的坎儿都是父母造成的,有可能是老师、同砚、亲戚,乃至就是孩子身边发生的一件事造成的。


关键是,父母用何种态度对待孩子。


比如,我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被班里的同砚霸凌了。


一开始孩子忍着不说,后来霸凌越来越过分,孩子实在受不了就跟父母说了。


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诘责:


“为什么就欺凌你不欺凌别人?”
“你是不是做错事了?”
“为什么不反抗,怎么这么怂?”


孩子就沉默了,从此之后再也没跟父母说过类似的事。


父母见孩子不再提起,以为本身的教育方法很有效,还自得地把这事儿告诉了周围的人。


结果没多久,孩子在家里的卫生间割腕了。


荣幸的是抢救及时,孩子没有生命危险,但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必要休学在家休养。


也是这个时间,孩子父母才真正意识到,霸凌不停存在,孩子不再跟他们说是由于,说了得到的也是批评。


父母不给孩子撑腰、不肯看见孩子面临的真实处境、不明白孩子苦闷的心情,反而简朴粗暴教育孩子一通,挑孩子毛病,把孩子进一步推到了孤立无援的深渊。


于是,孩子从失望逐步走向了绝望,当孩子再也无法承受时,就选择了用极度的方式,本身“解决”问题。





6、
“爸妈,爱我、看见我、让我做本身!”


怎么说来说去,又成了父母的责任?


看到这,估计不少民气里都冒出了这句话。


起首,我们得认可一点,在家庭中,未成年的孩子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离开父母很难生存,精力上也很轻易被父母影响。


其次,我们本日看到的所有故事,意义不在于非难父母,而在于警觉。


我信赖,绝大多数父母打心底里渴望孩子好,渴望孩子少走弯路,一生幸福顺遂。


所以,面临孩子展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妨先问问本身:


当孩子摔破一只碗,有没有须要严厉批评他一顿?


当孩子偶尔成绩下降,需不必要让他把错题抄上一百遍?


当孩子跟本身诉苦,要不要责怪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孩子明白说了“不”,是不是肯定要孩子继承下去?


当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有没有及时察觉并资助他?


当孩子好不轻易做好一件事,可不可以及时鼓励孩子几句?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确实必要反思一下本身。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父母要怎么做,才气最洪流平预防和克制孩子抑郁或出现其他心理问题呢?


尹建莉老师提出,母爱(家庭教育)的使命有两个——


第一个使命是和孩子密切,庇护孩子发展。
第二个使命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密切,指向的是——


让孩子时时间刻感受到被爱着、被看见、被恭敬、被欣赏、被明白。


而分离,则指向——


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允许他成为本身,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


说白了,养育的关键就在于,这些人格层面上的东西,父母有没有给到。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肯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完善无缺的原生家庭环境,究竟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们在长大之前,也都是孩子,也都带有各自原生家庭的烙印。


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育儿为契机,重新养育本身,不再重复上一代错误的教养方式。


教育是一件“秋后算账”的事,以前种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可如今种下的樱桃,未来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果实。


带着这个信心,我想,我们肯定会成为孩子心目中,那个最好的父母。


与你共勉。

作者先容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