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我,山东人,在英国天天穿旗袍,外国朋侪因我爱上中国,非常自豪 [打印本页]

作者: 说实话真的很高兴    时间: 2023-3-15 18:14
标题: 我,山东人,在英国天天穿旗袍,外国朋侪因我爱上中国,非常自豪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56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闫闻,一个在英国致力于旗袍传统文化流传的山东姑娘。
外国模特,穿旗袍走秀,能穿出东方韵味来吗?我不觉得。
谈起和旗袍结缘,还要从我童年说起,我4岁时开始学习芭蕾舞、民族舞。长达8年的舞蹈经验,让我一直享受舞台。
(我是闫闻,盼望旗袍和旗袍所承载的文化被更多的人喜爱)
大学时,在门生会构造的元旦晚会上。我凭借多年的舞蹈功底,专门挑选了独树一帜的旗袍舞,竟不测收获了“旗袍小姐姐”的称号。
没承想,旗袍和旗袍舞由此进入了我的生活。当时,同心专心寻求独立和成长的我,费经心机去开拓眼界,积累经验。
我不光孤身去了尼泊尔,冒着余震的伤害,在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的小镇做支教老师,还给从没有过过“六一”的孩子们,跳了旗袍舞。
我还在英国留学期间,结识了爱国侨领,受她影响,负担起在国外推广旗袍文化的责任。
1995年,我出生于山东济南。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他们的辅导理念也比较传统。
就像很多父母会对女儿说:“你毕业之后回来,找份轻松的工作,买套房子,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安稳,我们也放心。”这些话,妥妥的就是他们的心理写照。
(在英国,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旗袍舞文化)
不过,这并不是我的生活寻求。我盼望人生可以追随自己的感觉,自己趟一条路,留下差别的足迹。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活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被他们掩护得很好。可越是关怀备至的照顾,我越发想要独立,想要寻衅自我。
高中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为了寻求独立,我特意挑选了很多外省的学校。然而,天不从人愿,六所学校,偏偏只有家乡济南的大学录取了我
当我从高中的告急时刻中抽离出来,满怀等待地踏进大门生活时,却发现眼前的情况,并不是自己向往的。
平庸的校园生活,放眼望去,遍布操场的门生。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时常反问自己:“如果我是他们其中一员,我有什么差别呢?”
(商务场合中搭配的旗袍)
骨子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呐喊,去体验、去跌倒、去用生活重塑生活。我渴望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树立一根标杆,显示出自己的光显特点。
于是,我在大一时就做好了规划,打算出国留学,开拓眼界,锻炼自己。主意已定,我开始有筹划地学习,就连周末、假期也安排得很满。
虽然学校和家在一个城市,但由于对自己要求严格,我两个月才回一次家。
别的,我在学校故意识地去积累一些实践经验,还担任了两个门生会的部长。有一次,碰上门生会构造元旦晚会。
那阵儿,韩国女团舞、街舞在校园里十分流行,是很多同砚的首选节目。轮到我出节目,为了与他人差别,凭着多年的舞蹈功底,我专门选了当时不太流行,又没人跳的旗袍舞来跳。
追念起首支旗袍舞,教学4人,当时,我还不懂怎样去展示旗袍的美,舞蹈青涩。出乎料想的是,竟不测收获不少掌声,我还得到了“旗袍小姐姐”的称号。
(大学时期,我教4人跳旗袍舞,当时候舞蹈还很青涩)
更不曾想,旗袍和旗袍舞会像一把钥匙,由此开启了我的生活之门,给我带来了浩繁意想不到的境遇。
我在大二、大三,分别申请了到台湾和美国的实践运动。差别的人文风俗,引发了我的探索欲。
记得在美国做社会调研时,我给学校的孩子讲旗袍知识(盘口、襟、开叉),期间还表演了旗袍舞蹈。令我感动的是,一个黑人小女孩跑过来,告诉我,说我是她见过的最好的舞者。
那会儿,很多同砚专程去纽约见地它的繁华,我也不例外。但是,到了目的地后,我发现,繁华并不吸引我,我并不想成为都市女孩,夜夜笙歌。我照旧盼望去寻求不一样的、有价值的东西。
机会偶合,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个关于环球性志愿者的信息。然后我就挑了一个与美国人文、风俗、地理情况完全相反的国家—尼泊尔,准备去支教两个星期。
(支教的幼儿园里最小的孩子,大概都不知道在过去一年的地动中失去了父母)
当我把要去尼泊尔支教的消息,告诉父母和学校老师时,料想之内,遭到了他们的猛烈反对。父母不明白,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偏偏选择又紊乱又落伍的尼泊尔?
就连学校老师也说:“你要对峙去的话可以,但必须让你父母过来按指模。”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父母才对我放了行。
怀揣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一人一行囊,开始了我的个人旅行。只是没推测,这两个星期的经历,对于我和父母来说,简直可以用提心吊胆来形容。
2016年5月,我踏上前往尼泊尔的旅程,碰巧赶上突如其来的两次地动。飞机在四川转机前,尼泊尔有一次小的地动,而从成都起飞去尼泊尔时,成都又经历一次小的地动。
地动有两三级的样子,对于本地人来说,大概这种级别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完全避开两次地动,让我升出命里偶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感慨。
(尼泊尔,很多小商贩会合在一条闹市里)
在这种心境下,尼泊尔的孤身单人行,也少了些战战兢兢。
下了飞机,我的心如同一团乱麻,似乎是在害怕的内核外包裹着难以名状的激动。从机场出来,我搭乘上一辆老旧的车子,前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车子穿过一片闹市区,街道是夹杂着石子的土路。我从车窗往外看,到处尘土飞扬,什么也看不清,嘈杂声却不绝于耳。
临近了,我才发现街边小商贩,售卖的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路边上停的显着是辆出租车,却像是快散架了一般,没有丝毫生气。尾气严重,尘土铺天盖地,道路双方的小吃摊却雷打不动。
想起刚到的一两天,我是真的无法适应,但每天照旧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2015年尼泊尔发生9级大地动后,来这的中国志愿者少了。整个志愿者中心,共20个左右的外国志愿者,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其余都是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朋侪,他们在做志愿者时,顺便还要爬喜马拉雅山。自以为英语挺好的我,到了母语是英语的志愿者眼前,简直没法开口。
在慢慢适应新生活的同时,我开始了第一周的支教。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来孩子们上学是要走这么陡的山路
我支教的地方,在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的小镇里,没有柏油马路,没有红绿灯,坡度约莫30-40°。
每天15分钟的路程,上去时需要手脚并用,下来时要鉴戒别滚到山脚下。这样的路,我每天要走四遍。
尼泊尔夏日多雨,一旦下雨,道路又湿又泥泞。这也是为什么尼泊尔的家庭里都是光脚大概穿拖鞋,要把鞋子留在门口的缘故原由了。
我住的地方,条件也好不到哪去,没有热水沐浴,吃饭也大都是泡面。但让我特殊自豪的是,走在路上,我能看到我们中国捐过去的帐篷,那一刻,我激动得都快哭了
(看到我们中国捐来的帐篷,真是特殊自豪)
我支教的幼儿园很大抵,只是一个不到30平米的小平房。这里仅有两间课堂、一个校长室、一间茅厕、一个储物间。
情况费力了些,但好在,我终于偶然机做些有价值的事。
那阵儿,每天下战书我都会早早地到课堂,把孩子们从昼寝中叫醒,给每个小女孩扎头发,给每个小男孩系鞋带。
由于资源有限,每间课堂都有两个班,两位老师同时在上课。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小孩子的注意力,特殊容易被另一个班的老师所讲的内容吸引。
我班的小孩子,年龄都在三、四岁左右,每天教会他们三五个单词,数20个数字,就已足够了。
班里原来的老师,别看她在幼儿园教了好几年,她竟比我小两岁。只管她的英文发音不太标准,教课所用的词汇也十分有限。
但我却觉得,她认真且投入的样子很令人敬佩。我还从她口中得知,这些孩子大多没有上小学的机遇。
(由于资源有限,每间课堂都有两个班,两位老师同时在上课)
荣幸的是,那年六一儿童节我们是跟孩子们一起过的。节日前一天,我曾问班主任:“寻常给孩子们怎么过六一?”老师却很诧异地看着我说:“什么是六一儿童节?从来没有过过。”
不止云云,孩子们拥有的学习用具也少得可怜。我看着孩子们用着,只剩下笔头的铅笔,为了一小块橡皮打架,心田特殊不是滋味。
他们的家景大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困家庭,父母没有工作,大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尚有些在地动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住在本地住民临时给他们搭建的棚子里,情况十分大抵。孩子们寻常没有亵服、内裤穿,没有自己的衣服,平日穿的校服都是集资捐的。
六一那天,我跟其他搭档,带着新买的铅笔和橡皮,分发给孩子们。
尚有志愿者把院子里,客岁地动损坏的滑梯和秋千修好了。孩子们听说,本日可以荡秋千、滑滑梯了,一个个都抱着我,别提多开心了。
(孩子们都特殊可爱,他们玩秋千时很开心)
那些孩子不懂文化的差别,连尼泊尔之外尚有别的国家,都不知道。
为了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节日那天,我将一直跳的那支旗袍舞,跳给他们看。差别的舞蹈、音乐,令孩子们很开心。
看着一张张笑颜如花的脸蛋,我突然意识到旗袍舞,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用特殊的情势,传递爱和勇气,拉近差别种族、肤色人们的联系。
只是当时的我,还没意推测,我以后的人生会与推广旗袍文化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间转瞬即逝,临别的时候,我留下了学校地点和校长联系方式。盼望将来有一天,我有能力立足社会时,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我如愿到英国留学。前半年,我对未来何去何从,还比较茫然。直到,遇见一些影响自己,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
就是这些人,通过言传身教、无私奉献,让我找到方向,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在英国的每一天,我都会身着符合的旗袍)
我在英国读研究生时,读的辅导学。通过学校,我获得一个在伦敦中学,当中文老师助教的机遇。临近春节时,中文老师找到一位在英国颇著名望的华侨首脑,一起准备华人春晚节目。
得知消息后,我挺身而出说我会跳旗袍舞,机会偶合下结识了对我影响很大的桂奶奶。她和她的老师单声,都是著名的英国侨领,一直致力于流传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和平同一事业。
记得初次登门拜访时,我只是见到了桂奶奶,对于单爷爷可以说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整个书房,挂了很多他的奖章、荣誉勋章,尚有他的各种荣誉照片。
能够结识两位老人,对于我来说特殊荣幸,尤其是了解到他们为祖国所做出的贡献,更令我肃然起敬。而桂奶奶更像是我生命中的灯塔,为我指引了未来的人生方向。
(左二是桂奶奶,一直致力于流传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和平同一事业,左三是我)
2018年5月,一个机会的到来,增加了我推广旗袍文化的底气。桂奶奶推荐我,去了由中国驻华大使馆和国侨办构造的,海外华人、华侨旗袍培训班 。
很庆幸,我被顺利入选,偶然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学习了旗袍文化的相关知识。
后来,听桂奶奶说,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来到英国时,自己热爱传统文化的她,受到英国服饰礼节的影响,开始逐渐实验融合东方与西方之美。
她还创作出,一套自己的中西联合服饰穿搭指南。每一次外出和出席运动,她都会穿旗袍或其他中国服饰。
奶奶的衣柜里,满满的都是她一样平常穿着的旗袍。年纪大了之后,行动不便,她也会穿中式的上衣和裤子。
由于我们都对旗袍文化的海外推广和流传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奶奶经常带我去到场一些面向外国人的运动,让我偶然机去穿旗袍。
(2018年11月在伦敦,自编旗袍走秀节目,大气、典雅,为我的年轻团队奠定基础)
当时,我们经常一起编排旗袍走秀,一起训练旗袍舞,上台向西方人展示我们中国的旗袍文化。
受桂奶奶的影响,我发觉旗袍推广,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很长时间以来,旗袍做为一种礼节服饰,而非一样平常服饰。只是在节日时才有限的推广频频,是显然不敷的。
于是,我想到了旗袍的“一样平常化”和“去场合化”。只管我的工作和推广旗袍文化没有关系。但照旧在工作中,身着符合的旗袍去见客户。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旗袍文化。
然而,在国外去做旗袍文化的输出,并不是件易事。
起初,我在第一份工作离职后,没有经济支撑,租不到符合的地方做排练室。只能找了一个偏僻、狭小的地方,训练旗袍舞。
但是,无论多难,我从未想过放弃,每周照旧过来练舞。我相信,那些生命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你花很久的时间来对峙的东西
2019年全职工作之余,那年特殊多的旗袍文化推广运动找到我。工作量之大,让我一度暴瘦10斤。
记得在“锦绣杭州·环球共舞”,环球旗袍日伦敦站中,那次运动,我编排和教学了25人的旗袍舞蹈和走秀,演绎了杭州市市歌《空想天堂》。
(2019年,以旗袍为载体向导年轻团队,演绎杭州市市歌。图片登载于欧洲时报)
运动中,我们和外国朋侪一起走旗袍秀。我专门挑了一首中国古典、优雅、蕴藉的音乐,作为配景音乐。
没承想,外国模特穿旗袍排练走秀时,竟走出时装的感觉。她们面无心情地走到前面,然后摆了一个很冷漠的姿势,缺乏中国风的柔美感。
作为中国的主办方来说,他们想要外国模特穿上中国旗袍,呈现一个中西联合的感觉。但我以为,旗袍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输出,唯有中国姑娘,才气穿出特有的东方韵味来。
而且运动,是在伦敦室外地标修建桥周围举办,来来每每都是英国人以及游客,外国人较多。
我以为,在外国人的场合,输出中国文化,天然离不开中国人的展示。于是,我几经周折地去处主办方,争取了一个由5名中国女孩走秀的名额。庆幸的是,运动圆满落幕。
(冬日室外演出,我和我的团队候场的温馨韶光)
着实,在到场一些运动时,主办方常会根据舞台的巨细以及呈现结果,要求三到五个人来跳。
于是,我想扩大旗袍团队,永久成员发展到三到五个人。然而,这一想法在落实时竟遇到诸多问题
在英国寻找喜好旗袍文化的年轻人,如同大海捞针。再加上,留门生的活动性,每年都要教新的留门生,对精力、体力也是很大的斲丧。
原本,疫情之前我已组建了5个成员的团队,但疫情之后,她们要么就不感兴趣,要么就返国了,结果只剩一个成员。
谁知,后来她也由于自己工作繁忙,把我给她的旗袍演出服退还给了我。末了一个成员都没有留住,一时间让我懊丧连连、忧郁至极。
期间,更大的打击是,收到桂奶奶去世的消息。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突然变暗,我的心脏也极重得难以自持。想起之前,奶奶卧病在床时的嘱托,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
(2018年,在伯恩茅茨博物馆演出青花瓷系列旗袍走秀)
奶奶总问我:“小闻最近有旗袍节目演出吗?”
我很内疚地说:“工作有点忙,如果有运动找到我,我都会接的。”
“要多多穿旗袍,我外出穿旗袍的机遇越来越少了。你们年轻人肯定要把旗袍文化更加鼎力大举的推广,让西方人看到我们的东方美。”
此后我每次身着旗袍出门时,都会想起奶奶。我知道这不但是我的热爱,也在完成着奶奶的遗愿。
别的,外国人的喜好风俗,并不容易改变。如果单是通过服饰去影响,真得很难。肯定要通过底层文化,去影响他们。
以是,我在出席一些场合时,选择旗袍都会去思量运动性子,并提前去做好调研。好比,提前了解所选旗袍的面料、花纹,中式元素的含义,尚有相对应的英文单词等。
记得在公司十周年庆的聚会上,我穿的改良旗袍,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也有的外国人缺乏对旗袍的熟悉,误以为穿的是和服,也让我感到流传旗袍文化的担子更重了。
(我身穿的是一件改良版的旗袍,但是《山海经》蛟的纹样可以一眼被认出是中国服饰)
一个同事问:“你穿得衣服上的图案是不是龙,有什么寓意?”他说,他的太太是日本人,偶然也会穿带有仙鹤、龙凤纹样式的和服。
“这件是改良版的旗袍,灵感来自于《山海经》里的动物蛟,寓意是,蛟出现的国度会五谷丰登。”
他对古老的东方图腾、图案,都特殊好奇,觉得神秘。还让我再多讲点风趣的纹样和寓意。
尚有工位在我旁边的英国同事,天天问我一些特殊可爱的问题。好比,我带他去到场春节运动,喝酒之前,他问我:“为啥生肖是12个一轮呢?我还以为每年都会有新的动物。”
又好比,我们公司登上了福布斯中国杂志,他看到“福”这个字,跑过来问我:“这是中国窗花剪纸上的谁人福字吗?感觉长得很像哈哈。”
(在人人都穿小黑裙的商务运动上,穿一件旗袍裙不香吗)
以及,英国同事特殊自满,公司项目在北京王府井。他每次做pre之前,也会让我纠正他“王府井”这三个字的发音。与这样的英国同事一起工作,真的很开心、很享受。
做旗袍文化推广这5年里,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身边的朋侪能在我的影响下,爱上旗袍文化,并发自心田的觉得中国很棒。
我的一对70多岁的英国老夫妇朋侪,他们每年的夏天和冬天,都会举办花园派对。男主人,英国人,我工作上的合作搭档。女主人,俄罗斯籍奶奶,一直喜好旗袍。
他们和我,是通过商务晚宴熟悉的。令我惊喜的是,他们由于我跳中国舞,而去研习了中国舞第一人“清朝德龄公主”。
这对老夫妇朋侪,每次都会邀我,和其他舞者朋侪去到场派对。派对上90%是英国本土人,有朋侪跳国标舞,有朋侪跳拉丁舞,而我仍旧是中国舞。
(图中的旗袍仕女人物是我送给英国朋侪的礼品,她摆在家里让我很感动)
有一次,一位男主人约请来的英国女士,看了我的旗袍舞后,台下找到我说:“我之前从不关注中国相关的新闻,本日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的舞蹈,我没有想到,中国舞竟然这么美和惊艳,那想必这个国家也很棒吧。”
我当时听完,心田特殊激动。虽然在英国做以旗袍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推广,已经5年了,但慢慢地,我发现着实表演完与外国友人的沟通更重要,而且接收到的反馈也更真实、更名贵。
艺术无国界,每次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喜好我们中国的文化,我都特殊自豪!
这些年来,随着有纪录片开始拍摄我,越来越多的朋侪,熟悉了我,并逐渐了解旗袍文化。很多朋侪催促我在英国开旗袍店,卖旗袍,但我并不想这样做
即使,在英国出现了批量从某宝进货旗袍,然后运至英国售卖的个体户,我也并不视他们为竞争对手。这虽然是更简单易行,挣快钱的途径,但我想做更深层次的。
(我的纪录片海报,人生头一次大制作)
将来,我打算在英国开一家旗袍文化生活馆,及生活方式等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式旗袍馆,而且面向中、西方人,让外国人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旗袍做为“中国元素”的一个代表,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而属于它的灿烂光辉、独特韵味,几经沉浮、蜕变,不应该被时间、地区所限制。
如今,旗袍不但是一种服饰更是表现中国久长历史的特殊符号。未来,等待“旗袍”和它所承载的文化,能超过山海,被更多人所喜爱和传承。
【口述:闫闻】
【编辑:拾年】
我们不能走过差别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好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