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标题: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集》:以无穷的想象,看到宇宙的无穷可能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樱姿    时间: 2023-2-27 12:46
标题: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集》:以无穷的想象,看到宇宙的无穷可能

阿瑟·克拉克,“二十世纪科幻三巨头”之一,代表作《2001:太空周游》弘大庄重,展现人类的已往、如今和可能的未来,是难以逾越的科幻史诗。
克拉克还是个科学家,写了很多优秀的科普著作。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古迹是:1945年,克拉克发表科学设想论文,详细叙述了卫星通讯的可行性,后来的发展证实了克拉克的预见。为了怀念克拉克的功绩,同步卫星轨道被定名为“克拉克轨道”。
在克拉克的作品中里,科技细节的形貌准确无比,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他曾说:“保持科学的准确性对科幻作品的创作来说是至关紧张的。”
阿瑟·查尔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2008


01

科幻小说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躲避现实。克拉克表明过“科幻”和“奇幻”的区别:“科幻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通常你不会希望它发生。奇幻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往往至心希望它发生。”
人们往往拥有聪明而不具备远见,克拉克说优秀的科幻小说家肯定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是上天赐予的最紧张的礼物。”
毕竟上,卡拉克被称为巨大的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人类登月、视频通话、人体冷冻、地动预测、AI革命等等。他在《太阳帆船》提到使用“太阳风” 作为太空动力,小说问世不久,NASA开始研究“太阳风”了。
由于出色的科学预见性,他乃至在作品再版的跋文中,说明当初哪些预测准确了,哪些预测过于保守了。
克拉克激发了各人探索太空,美国登月飞船指挥舱乃至以他的书名定名,而宇航员们大多熟读他的科幻小说。木星和土星无人探测项目的科学家托伦斯·约翰逊回想一次航天集会的情形:“火箭工程师们围着桌子坐成一圈,都说本身读过克拉克的小说……因此我们成为了火箭工程师。”
说回这本书,科幻短篇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里面很多主题和设想,如今看来依旧超前。
科幻小说可能必要很多篇幅去构建一个完全生疏的场景,而科幻短篇不必面面俱到,猝不及防的结局总让你会心一笑。
《2001 :太空周游》电影脚本和小说几乎是同时创作,都被奉为神作。


02

在《地光》里,月球发现铀矿,地外联邦当局和地球当局打起来了。
地生手星联邦当局不断殖民新星球,必要大量的铀;地球当局担心联邦当局面力不断扩大,试图阻止联邦获取铀矿。
这场“月球之战”写得荡气回肠,联邦当局汇聚了聪明的大脑和先辈的科技,他们低估了对手,被地球的秘密武器重击;而地球当局也见识了联邦当局高科技的威力,他们重启谈判了。
未来或许属于联邦,但他们所拥有的几乎这一切都源自母星。到底要如安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
《2001 :太空周游》电影剧照(1968年)。


03

在《登月冒险》里,克拉克以极其生动的笔墨写了英国、苏联、美国太空船登月、在月球工作生存的趣事,此中《观察太空》很好玩。
美国决定在月球复制“火焰演出”,将几百公斤的钠金属从地表射向月球的上空,在地球只需一副望远镜就能看到钠原子在月球大气层发出的光。
这个实验广受关注,开始先喷出了四个字母,随后才是真正的“烟火”,有人密谋了“史上最巨大的广告”。
有人将尺寸相符的模块放入钠金属弹的喷嘴里,这样一来散逸的蒸汽便会自然形成笔墨……“O”和“A”成形有些困难,不外“C”与“L”都完美无缺。
指挥官简直气炸了,钠金属弹是在地球准备完成、运到月球的。
不久后,他们找到了罪魁罪魁,开除了谁人批红判白的工程师。他大概不太在乎吧,他可有好些年不需烦恼财务问题了。
不由得“广告植入”一下,哈哈。


04

在《安全调查》里,制片人聘请了手艺精深的汉斯制造太空剧集的道具。汉斯不招助手,本身画图设计、制作模子,他热爱这份工作。
汉斯的设计里有一种真实感,布满了写实主义风骨,令人印象深刻,在剧集的幻想元素中脱颖而出。
一个深夜,汉斯给新设计的太空服头盔润色,两个不速之客上门了。来者穿着大衣,帽檐压得很低,看不到脸,他们自称来自安全局。
此中一人拿出照片询问:飞船内部、火星都市的景观、质子枪……汉斯认可这些都是他设计的。两人密谈了一会,那人继承说,这是一起严肃的泄密变乱,让汉斯跟他们走一趟。
汉斯想起一个听说,在战役期间,有位科幻作家精准形貌了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引起了当局恐慌。他和那两人走到门口,重申一切都是巧合,“我没做任何触怒FBI的事。”
“FBI是啥?”他问道。
汉斯没听到他在说什么,他只看到一艘宇宙飞船。
这些科幻短篇,脑洞大开,时而冷峻,时而幽默,时而浪漫,时而跳脱。高科技带给人们巨大的便利,但利益纷争永远会暴露人性的昏暗面。“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巨大。”
《2001 :太空周游》电影剧照(1968年)。


05

书里有两个故事我特别喜好,布满科学哲思。
《星》发表于1955年,获得雨果奖。这是一个神学与科学碰撞的故事,笔调伤感。
地球观测到一起超新星爆发,为了探索成因,他们飞到“凤凰星云”,一睹劫难现场。
我们渐渐穿越了六千年前因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气体外壳,这外壳如今仍在继承膨胀,依然炽热无比,乃至直到如今,依然在散发着紫罗兰色的强光。只不外,这层气体已经过于稀薄,不足以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
恒星爆发后坍缩成一颗白矮星,爆炸规模巨大,炽热的碎片至今仍在飞散,残骸覆盖了数十亿千米的空间,细致观察才能看到混沌的气体和纠缠的漩涡在缓缓移动,场景汹涌恢宏、摄民气魄。
飞船搜索到一颗孤独的行星,遗留在迢遥的外围,绕着恒星旋转。它距离恒星太过迢遥,幸免于难,但烈焰咆哮而过,烧光了星球的气体,连岩心都烧焦了。
他们在行星着陆,发现了这个星球在地窟留下的宝藏,显然这个星球希冀存留文明的果实,希望有朝一日被其他文明发现,避免湮没在无垠的太空中。
我们细致研究了这些记录,六千年来第一次,另一个文明活生生地展如今我们面前,这个文明温馨而美丽,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比我们本身的文明更优秀。
主角是飞船上的首席天体物理学家,也是耶稣会士。他曾坚信,信仰不会因时间空间而改变,“壮丽的苍穹印证了神创世之光彩”。如今,当毕竟摆在眼前,他陷入了信仰危急。
对于一个种族而言,失败和灭亡都是可以明白的,一如地球上的王朝更迭和文明兴衰。但全族在壮盛时期被彻底摧毁,没留下任何幸存者——怎么可能?这与上帝的仁慈格格不入。
银河系每年都会有上百个恒星爆炸,同事不相信世上有上帝,不存在神圣的正义,“宇宙的存在并无目的,亦无宏图。”而他认为“上帝没必要在人类面前为本身的行为辩解,造物主固然可以按本身的意愿毁灭这个天下。”
通过天文数据和谁人星球的岩石记录,他们可以确认谁人星球的年代。超新星爆发、谁人星球被毁灭的时间,与耶稣降生、天上有颗特别的光体(伯利恒之星)的时间相符合。
毋庸置疑,千古谜团终于被解开了,然而,上帝啊,有那么多星星您可以选,为何偏要将他们投入火焰,用他们的消失来照耀伯利恒?
《2001 :太空周游》电影剧照(1968年)。


06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发表于1953年,也是获得雨果奖,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瓦格纳博士迎来一位特别的客户:西藏僧人,他要求一台计算机“做功课”,这个功课他们已经做了三个世纪,把神的名字编入到名录中。
在我们设计的字母表中,只要九个字母,经过排列组合,便能将神所有的名字都列出来。
上帝、耶和华、安拉等等,都是人造符号。穷尽所有字母,完成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就一定能找到谁人神的名字。在一个名字中,同一个字母出现的频率不能凌驾三次。
僧人告诉瓦格纳博士,只要编程合理,把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好,完成这项功课原本必要一万五千年,有了计算机只要一百天就够了。另外,僧人要求提供两名工程师进行维护,包管进度。
两名工程师查克和乔治在西藏的寺院待了三个月,感觉苦闷。
他们不明白这个“香格里拉计划”:计算机把那些字母进行排列组合,排完一组又一组,源源不断地打印出来。那些僧人把它们警惕翼翼地切开,再装贴成一本本厚厚的大书。寺院回荡着绵绵不绝的诵经声,还有打印机发出的沙沙声,就像永不停歇的雨滴。
他们相信,一旦把神的名字都列举出来——据他们估计大概有九十亿个——神的意志便会得到彰显,人类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们说神创造人类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只要名录完成,神就会参与”,听起来就像一旦任务完成,就是天下末日。
查克想了个办法,在例行检查时更换零部件,故意拖拖时间,等末了一个名字从计算机出来,他们已经下山赶到机场了。
于是,查克和乔治按计划下山了,夜色笼罩下来,他们还差一小时就能到机场,此时计算机应该竣工了。
“瞧啊。”查克低语道。乔治也抬起头,望向夜空(凡事终有尽时)。
苍穹之下,一片寥寂,群星渐渐地闭上了眼睛。
《2001 :太空周游》电影剧照(1968年)。


07

科学和哲学,殊路同归。“哲学是科学之源”,科学理论的内核都带有某些哲学头脑。
《星》像一首星球挽歌,《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像造物主的一场游戏,这两个故事糅合了科学、宗教和哲学,让你心有戚戚焉,不禁发出“天问”:宇宙存在道德么?如果有上帝,上帝有慈悲心么?
人类如浩瀚星辰的一粒沙尘,却梦想飞天,解开命运的终极暗码,渺小而巨大,沧桑而悲壮。
在克拉克的科幻小说里有一种“漫长而不朽的视角”,人类短暂的生命要么无关紧张,要么变得更有意义。
愿我们活得像克拉克为本身写的墓志铭一样:“他从未长大,但他从未停止成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光临 天盟传媒 - 一个会员自行传媒的平台,人人都是传媒者! (https://tianmg.com/mp/) Powered by Discuz! X3.4